武雨梅
喜歡那句“只要你愿意走,踩過的都是路”,進行高中語文教學的這幾年,我一直在摸索中探尋更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法,由于高考中語文題型在不斷地變換,很多時候,我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算不得經驗,只能說是一種嘗試,現將自己教學中感悟的復習方法總結如下:
一、讓背誦默寫充滿樂趣
高中三年,默寫一直是讓老師、學生比較頭疼的一個問題,學生背得快,忘得也快,最關鍵的是學生認為分值太少,沒有必要花時間背誦,因此,從入學之初,我就告訴學生,背誦不僅僅是為了高考時能夠得分,關鍵在于提升個人的語文素養,同時也能傳承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具體做法是:樹立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學生從內心接受默寫就是自己該負責的內容,別人都替代不了。每次默寫完之后,讓同桌互改,圈出有錯誤的地方,并簽上批改人的名字,如果我批閱時,仍存在錯誤,就讓同桌兩人一起訂正以加強記憶,同時起到督促的作用。
近幾年默寫題型有所變化,理解性默寫占主流,為了讓學生能夠很快掌握這種題型,在學習古詩詞時,我會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本課的理解性默寫題,然后在班級中互換做題,最后由出題者公布答案,這項工作堅持做下來,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就深刻了許多。
二、把詩歌鑒賞當作挑戰
一直以來,詩歌鑒賞題就是學生的弱項,于是,我在日常講授古詩時,就把鑒賞方法鏈接進去,如,在講授《沁園春·長沙》一課時,除了教會學生找意象連畫面之外,我還給學生補充了關于“煉字”題型的相關知識,引導學生就本課內容設計高考題,學生便能抓住文中“鷹擊長空”的“擊”,“魚翔淺底”的“翔”等重點字詞進行設題。此項活動可以學生獨立完成,也可以小組合作完成,出題者把答案提前備好,等小組內做完之后,再相互交流,如若本組同學未能解決,再在全班進行探討,這樣就能達到積累并鞏固的效果。
三、使閱讀欣賞成為常態
閱讀能豐富人的心靈,我要求班里每一位學生在開學初帶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同學間相互借閱,并寫出不得低于200字的讀書筆記,組內相互交流寫評語,或者課前三言兩語做點評。高一期間,為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我組織學生進行過五期的讀書心得評比,每位學生都參與,部分家長也參與其中,評比結果會在周一時的“班級新聞”中展示,根據五期評比的結果,在學期末評比出“最佳讀者”。經過一年的堅持,學生逐漸愛上閱讀,在后面的兩年中,閱讀基本轉化成一種自覺行為,他們尤其喜歡安排的專門閱讀課,在枯燥的學習之后,給些閱讀的時間,能夠讓學生心緒平靜,效果良好。
四、令考場作文妙筆生花
高考作文常令許多學生望而生畏,歸其原因,無非是把握不準立意,組織不好語言,篩選不出事例等,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做了大膽嘗試,即“以讀促寫,提高寫作能力”,具體做法如下:
(一)細處入手,擬好標題
簡單來說,寫作文就像蓋樓房,先要打好基礎才能有所建成。因此,在鼓勵學生多閱讀的同時,我把任務細化,如這一個階段,我們只關注題目,結合班級開設的“閱讀課”,請學生讀《語文報》或者自己手中的課外書籍,甚至是《高考滿分作文》,請小組內分享自己找到的好題目,分析一下使用的是哪種技巧,學生在多次交流后,總結出可用比喻、化用、引用古詩文或名句等作文題,也可用數學公式來表達,經過反復訓練,學生便擬出了《道德去哪兒了》《今天,你“孝”了嗎》《禍患常積于忽微》《生命如歌》等標題,較之以前的題目可以說生動了許多。
(二)緊抓材料,寫好開頭
面對材料作文,更多的學生習慣從中摘錄大段文字來湊字數,使得本該“鳳頭”的作文開頭就成了敗筆。為改變現狀,我建議學生開頭遵循三步走,即“概述材料—聯系現實—提出論點”。概括材料時不得摘錄大段文字,而是盡可能提取其中最能體現觀點的句子與日常積累的語句形成觀點段,很多學生便會引用名人名言來支持自己的觀點,從而引出下文中的例證。比如,學生寫《守望精神樂園》一文時引用了康德的名言:“有兩樣東西使我無限贊美和敬畏,一是頭頂燦爛的星空,一是內心的道德律。”借名家之言來書自己心中所想,不乏是提高寫作能力的一種捷徑。
(三)回歸課本,做好例證
想要寫好一篇文章,首先要明確文體,如若寫的是議論文,勢必遵循“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得出結論”的原則,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觀點安排材料,一般要求做到“古今中外”四個字,盡可能從課本中提取所需的素材,但凡文中涉及名人軼事,我都會讓學生積累到自己的素材本上,字數控制在50~150字,主要為人物的姓名、事件、重大影響等。無論是必修還是選修課本中可用素材都很多,比如《燭之武退秦師》適用于“愛國”“交談的藝術”等話題;《拿來主義》適用于“如何正確對待文化”的話題;《歸園田居》適用于“淡泊名利”等話題。
(四)利用媒介,尋找素材
一直認為,語文是一門開放的學科,可以通過許多途徑進行學習。比如,利用班會課或輔導課組織學生觀看《朗讀者》《超級演說家》《感動中國》等節目,進行素材積累。在節目中學生認識了劉慈欣,了解了江一燕,懂得了尼克·胡哲……
總而言之,要想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就得化整為零,從點滴抓起。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并在讀書的過程中做好積累,將讀到的好材料記一記,將優美的詞句寫一寫,將好的方法分析一下,將書本上的東西轉化為自己的知識。久而久之,便能做到“妙筆生花”!
當然,想讓高考語文復習的課堂靈動起來,還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只能起到“推”的作用,卻不能替代他們所為,教是為了不教,讓學生自己動起來,才是我們為師者最大的成功!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