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
摘 要::新課程標準改革推行逐步深入到各個學科,對不同學科的課堂建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生物課堂的建設當中,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評價測評方式等也應該根據新課標作出調整。通過深入分析現階段高中生物課堂建設中存在的不足,探討如何通過改革的方式促進生物教學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改革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給課堂建設帶來了很多新的思路。雖然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建設從教學方式、學習方式以及評價測評等多個方面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一套教學模式,但是在新課改背景下對學生的生物學素養和生物學習能力又提出了新的要求。筆者通過分析教學中的實際情況,就提升高中生物教學效率的改革方案進行了探究。
一、現階段高中生物課堂建設的不足
隨著對新課程改革標準的深入學習,筆者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發現,經驗性的教學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課堂學習需求,課堂的教學效率達不到預期教學目標。筆者認為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課堂建設中的如下不足:
第一,教學方式方面。新課改之后,不論從教學目標設定還是對教材的改編等,都側重于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綜合素質與學習能力。但是由于受到高考教學壓力的影響,老師為了確保學生的生物學科成績,仍然只注重基礎知識的講解,不注重學生生物學習能力的培養。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學生在課堂上缺少獨立思考和探索的機會,與老師的互動也較少,容易在課上走神或者產生厭學的心理。
第二,學習方式方面。在新的課程標準要求下,課堂應以學生為中心,由老師引導,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但是有部分老師對理念的理解存在誤差或者在進行引導的時候不能合理地把控“度”。例如,有些老師認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就是要把課堂完全讓給學生,老師的引導作用也要被弱化,多采用師生互動模式。而在這種以學生為主體的互動式學習模式下,雖然活躍了課堂氣氛,但是并不適用于所有的課程類型。這種盲目的學習方式,容易導致學習效果忽高忽低,不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三,老師自身的業務素質方面。雖然新課改的實施已經走過了一個階段,但是當前大部分的一線老師對于新課改內容的學習和應用還不夠全面。此外,多媒體教學手段進入課堂后,老師們對于這一教學輔助手段的學習和掌握也較為落后,不能很好地利用其為課堂的教學服務。這些問題都說明老師們自身的業務素質有待加強。
二、高中生物教學有效改革的措施
為了加強高中生物課堂的教學建設,提升教學的質量,目前存在的這些不足之處需要一定的改革措施進行完善。筆者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經驗,對如下措施進行了探究實踐。
1.師生互動轉變教學方式
生物課程的學習有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和我們生活的生物圈。因此,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老師應該從教學目的出發,改變自己的固有教學觀念,注重對學生生物學素質和學習能力的培養。這樣自然能通過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來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在教學中,老師可以從備課階段就讓學生參與其中,集體分析出需要老師講解的內容,并搜集一些學生希望老師拓展的內容。這樣互動式的備課,既能體現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還能幫助學生更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當中,從而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高效的課堂學習。
2.有效借助多媒體,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
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加入,對各個學科來說都是一把雙刃劍,既能夠幫助提升課堂互動的實效性,又容易讓教學內容被喧賓奪主。老師們應該在備課過程中,充分考慮好多媒體的使用方式和時長,利用其更有效地延長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此外,老師還可以讓學生遞交以多媒體為載體的預習或復習作業進行學習步驟的監督。
3.完善課堂評價方式
傳統的生物課堂學習評價機制主要服務于學生的學習成績,在新課改之后的課堂評價方式應該向服務于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方向努力。我們仍然可以借助隨堂測驗或階段性測驗的方式對學生階段性的學習狀況進行評價,此外還可以借助課堂表現、課堂實驗、觀察實驗、創新探究能力、團隊合作等綜合表現對學生進行更全面的綜合鑒定。
4.加強教師自身業務學習
老師們要保持終身學習的良好心態,及時對新的教改政策進行學習,參加一些教學研討,對教學方法和多媒體教學工具的使用等進行及時的學習和交流,吸取成功教學經驗的同時,也注重自身成功經驗的總結和完善,提升自身對生物教學的業務能力,從而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提升。
高中的生物課堂當中,隨著學生對于知識內容的認知更加成熟,老師的課堂教學活動也更順利。為了加強課堂建設,促進教學優化改革,老師一定要立足新課改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與時俱進的同時也不要過于盲目,通過不斷地完善自己,逐步帶動學生對生物學科的探究熱情和學習興趣,促進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立紅.淺談“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構建高效課堂”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研究與應用[J].祖國,2017(2).
[2]陳擁軍.如何實施高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改革[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7(2).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