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元
摘 要:寫作教學是每一位初中語文老師都非常重視的部分,因為在語文的考試過程中,寫作分數占據了很大比例。而初中生的寫作教學是培養初中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表達能力的重要教學內容,同時也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寫作水平
語文教學從古至今都是一個有挑戰性的課題,歷來的專家學者和老師們也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和意見。現階段的初中語文教學需要新的改變來適應新課標改革,更好地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這種改變要從寫作訓練的轉變入手,接下來本文將圍繞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展開討論。
一、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現狀概述分析
學生寫作中存在的問題表現在寫作前、寫作中以及成型的作品三方面,在每個階段學生的問題都不同,但是這些問題都導致了相同的結果,就是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十分差勁。在寫作前,學生一提到寫作就會自然而然產生排斥心理。寫作需要學生的作文中有邏輯、全文圍繞主題,這對學生來說就是很大的挑戰。這種一談到寫作學生就色變的現象在初中生中十分普遍。學生的心態直接影響著學生寫作的狀態,因此這個問題是最基本的。在寫作中,學生絞盡腦汁也只能寫出只言片語,由于初中生生活經歷少,積累的素材也不是很多,因此導致了在寫作時沒有任何可以拿來用的素材,比如在寫作時,教師要求學生寫自己熟悉的一個人,大部分學生都寫了自己的爸爸媽媽,因為他們沒有別的選擇,素材很單一,內容也沒有吸引力。學生的作文在交上來之后,值得一看的作品十分少,都是像記流水賬一般對作文進行描寫,沒有任何可圈可點之處,這和學生在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密不可分。
二、提高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水平的探索
現代化的語文教學應該使初中生插上思想自由的翅膀,充分地進行自由的表達,在選材方面應該更加結合生活實際,而不應該進行僵化的思想教育。目前的初中生的隨筆練習和日常練習可以很好地達到這個目的,教師在平時需要讓初中生真情流露,從內心旁白的角度來鼓勵初中生發表真實的情感。在著重培養初中生的觀察和思考能力的同時,應該積極地激發初中生的表現欲,培養其表達能力,引導其展自我評價學習。在這種情況下,不能將語文教學的實際過程拘泥于語文課堂,而應該讓初中生在生活中做一個有心人,更加熱愛生活和體驗生活。要對初中生進行更好的作文教學,就需要更好地將初中生對于生活的困惑進行系統的梳理,老師應該在平時的課堂實踐過程中多鼓勵學生進行練筆,通過黑板報、故事會和演講會等形式,積極地鼓勵初中生參與到社會實踐和各種豐富多樣的語文活動中,使得初中生的語文素養不自覺地得到提升。在初中生的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我們不主張僵化和雷同,而是應該鼓勵有個性色彩的文章,只有有創意的文章,才是有生命力的、持久的文章。因此初中生的語文作文教學同樣應該把握初中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創造性和積極性。
三、初中語文寫作訓練的發展方向
伴隨著新課標改革與中考改革,初中語文教學也要做出相應的改變,寫作訓練的轉變就是其中之一。以往的寫作訓練常常是總分總式的記敘文或者單一的議論文,比如我們常說的“三大段”,就是開頭一段話,中間一段話,然后結尾再來個總結一段話,這篇文章就算結束了。這是最古老的寫作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今社會對語文寫作水平的要求。隨著中考作文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作文越來越注重學生的思維能力與辯述能力,常常需要學生從一段話中自己提煉主題然后創作文章。比如曾有一年的中考題給出了一個故事,然后讓考生從故事中提煉主題結合現實生活寫作文。教師在日常的考試中也應逐漸套用中考的模式。比如在初中的月考中曾出現這樣一個作文題目“墻角的花,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讓學生自己立意并且進行寫作。現階段的初中語文教學寫作訓練需要著眼于這些現實變化,逐漸把寫作訓練從以往的固態思維模式中解放出來,發散學生的思維,鍛煉并提高學生提煉主題的能力。在日常的教學中還可以通過鑒別欣賞的方式給學生帶來寫作靈感。比如在《邊城》一文的學習中,老師可以向學生提出諸如“本文的表現手法及表達方式是什么”的問題,讓學生在鑒賞作品中得到成長。在這個過程中,也要加強學生的素材積累,有助于學生的綜合成長。
初中語文教學需要一個漫長的改變過程,我們可以通過寫作訓練的改變來促進初中語文教學的整體發展,讓初中語文教學能夠適應中考教育的改革,為廣大學生提供有效的學習寫作的途徑。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初中語文教學寫作訓練的發展需要每一個老師的不懈努力才能真正惠及到每一位學子,這不僅有利于教育事業的發展,也會成為傳承中華文化的中堅力量。
參考文獻:
[1]溫劍鵬.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系統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
[2]何歡.初中語文隨筆訓練及作文教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
[3]趙耀杰.關于提高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水平的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3(1):70.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