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雨航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胡適在北大任文科教授,為了推廣白話文,胡適常常在課堂上用白話文講課。有一天,一名大學生對使用白話文提出了反對意見。于是胡適決定現(xiàn)場比試一下,看看究竟哪一種文體更簡潔精練。胡適說道:“前幾天,一位在政府部門擔任要職的朋友給我拍來電報,請我去他們那里工作,我不想去,該怎樣回電報拒絕呢?
那位同學馬上回答:“才學疏淺,恐難勝任,不堪從命。”接著,同學們都把目光看向胡適,期待他的白話文電報。胡適不慌不忙地張嘴念道:“干不了,謝謝!”
區(qū)區(qū)五個字,“干不了”意即“才疏學淺、恐難勝任”之意;而“謝謝”既表達了對朋友的感謝,又委婉地以示拒絕。聽罷,同學們禁不住鼓起掌來,無不佩服得五體投地。自那以后,同學們漸漸開始接受和使用白話文了。
潘光賢摘自《知音少年》
(事實勝于雄辯。本文適用于成功方面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