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成君
中圖分類號:F272.5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11-000-01
摘 要 如何有效激活一線基層員工學習的內在動力,促進人才培養、技能提升,是企業培訓關注的問題。本文通過問題分析,提出具體管理措施,通過培訓經費管理模式的轉變帶動了基層班組和員工個人學習態度的轉變,并對其運用效果進行有效跟蹤總結及應用,為供電企業培訓經費管理模式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 培訓經費 責任主體 內在動力
一、現狀和問題
近年來,電力企業高度重視員工教育培訓工作,把實施全員培訓、打造高素質員工隊伍作為基礎性、戰略性任務來抓,取得階段性成功,但培訓針對性和實效性問題始終沒有徹底解決,其深層次的原因包括培訓責任主體不清,培訓與使用脫節,有些直線管理者重使用傾培訓。二是存在為培訓而培訓現象,求數量不求質量,應急式培訓過多,與員工職業發展關聯不夠,員工學習動力不足。三是基層工學矛盾突出,缺乏培訓經費和場地,缺乏優秀的師資和精品課件等培訓資源,自主培訓困難。
二、培訓經費管理模式轉變思路
按照全面人力資源管理創先思路,著力推行“人力資源部門+直線經理”的管理模式,將培訓經費使用額度分解到各級業務部門和基層班組,賦予培訓自主權,積極為基層單位配套完善培訓場地、師資、課件等資源,以政策和資源支持,傳遞責任,使各級直線管理者在培訓方面發揮主導作用,努力推動各單位一線員工個性化學習和自主培訓工作。
三、具體對策
(一)通過“下放”,落實培訓管理責任
責權明確方能管理到位,力度充足才能激發活力。為確保經費管理到位、責任明確,劃分了三級責任主體,對其責權進行了明確劃分。一級責任主體:人力資源部歸口,各職能部門協同聯動。開展各業務線條的新業務培訓和常規業務培訓。統籌使用企業層面的年度培訓經費,用于一級培訓項目,以及二三級重點培訓支持項目。二級責任主體:基層單位。面向本單位非班組人員,統籌使用本部年度培訓經費,用于組織二級培訓項目以及重點支持的班組培訓項目。三級責任主體:基層班組。面向全體班員,開展本班組基于崗位勝任能力的個性化學習和內部自主培訓。自主使用班組培訓專項經費,重點是在崗培訓、師帶徒培訓、課程課件開發等。
同時,把企業培訓經費的一半用于基層劃小分配,賦予二級單位、基層班組充分的經費使用自主權,預算內的自主培訓、個性化培訓由班組直接組織實施,無需層層申請。
(二)通過“用實”引導班組履行責任
經費管理要走出“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怪圈,首先要明確培訓經費使用方向、費用列支范圍,統一列支標準,包括:教材書籍等購置性費用、內外部師資授課費用、課程課件開發費等。其次,要堅持正確的導向,引導員工積極向上,營造“爭先恐后、你追我趕”的學習培訓氛圍。然后,要鼓勵先進、激勵先進、與績效掛鉤,從二級責任主體統籌的部分經費用于支持基層班組重點培訓計劃,向年度績效為A的員工開放自助外出管理培訓,績效與培訓聯動,業績好才能享受更多福利。
(三)通過“管好”體現責任的落實
面對培訓資源重新分配,管理機制必須相應調整,“放下去容易,管得好很難”,這是很多管理者所擔心的。事前明確管理要求,規范經費支出范圍和流程,事中加強過程指導,建立教育培訓下基層服務點現場解答疑問、解決問題,檢查培訓工作情況。對費用使用進行現場確認,做到關鍵環節不缺位。事后加強效果評估,監控基層培訓責任落實情況,通過培訓評估抓住培訓全過程管理最后一環,實現評估的統計分析,有效跟蹤培訓課程師資、學員知識掌握、行為改善及班組績效提升的真實情況。
(四)加強培訓資源建設的投入
培訓經費和自主權下放以后,員工有了“我要學”的熱情,然而員工“學什么、去哪里學”,培訓經費管理同時加大了培訓師資、課件、平臺、簡易實操場等資源建設的投入,著力提升員工學習體驗的便利性和舒適性,為基層班組和一線員工開展基本技能在崗培訓創造條件。
(五)進一步建立責任目標考核機制
對年度培訓經費下達額度實行“年度考核、動態管理”,通過編制培訓目標考核制度,從崗位勝任力評價合格率、高技能人才比例、中高級專業技術人才比例、培訓經費額度完成率等方面,參考培訓評估結果,對基層單位、班組進行量化考核。把考核結果和下一年度經費額度直接掛鉤,實行上下浮動。
四、實施成效
經過近兩年的實踐,通過培訓經費管理模式的轉變帶動了員工個人從“被動培訓”到“主動學習”的轉變,基層班組從“接受培訓”到“策劃培訓”的轉變。培訓經費下放、自主責任落實、支出范圍標準明確,導向清晰,學習氛圍更濃厚。班組技能骨干授課學時大幅增長,促進班組人員技術技能水平有大幅度提升,通過技能鑒定人數明顯上升。基層班組長在員工培養、評價、使用等方面的自主性更強。基層班員享有的學習資源更加豐富和便利,個性化培訓需求得以充分滿足,學習的勁頭更足。企業通過改善培訓經費管理模式,培訓資源下沉、培訓任務下沉、培訓責任下沉,廣泛地激發了一線員工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