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云南十八怪——火車沒得汽車快”,這是在云南民間一直流傳著的一句順口溜,將云南火車的速度之慢體現得淋漓盡致,也由此看到了當地老百姓出行的無奈。然而,隨著滬昆高鐵在2016年12月28日的全線貫通,“火車沒得汽車快”就已成為歷史。如今,高鐵走進云南,不僅方便了云南百姓出行,也為云南經濟發展“提檔加速”。
“要致富先修路”,這是廣大人民群眾在生活實踐中總結出的經驗。修路是致富的一個先決條件,在大西南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鐵路無疑處于骨干地位。“十二五”以來,云南省鐵路建設已完成投資900多億元,建成投產線路近550公里,新開工和在建鐵路2000多公里,云南鐵路營運里程達到近3000公里,有效提升了云南路網規模和質量,對服務國家戰略、強化東中西部互聯互通、完善區域路網和開辟國際大通道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高鐵樞紐建設帶旺旅游經濟
云南素有“彩云之南,萬綠之宗”的美譽,這里山河壯麗,自然風光優美,再加上云南眾多的歷史古跡、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神秘的宗教文化,為云南增添了無限魅力。長期以來,前來云南旅行的游客有增無減,可始終有一部分外地游客因長途成本太高對之望而卻步。滬昆高鐵開通標志著云南進入“高鐵時代”,將在云南和游客、商人之間搭建一條便捷的橋梁,“說走就走的旅行”也變得觸手可及。
其實滬昆高鐵只是云南鐵路建設的縮影,隨著云南省路網的日趨完善,昆明逐漸從全國鐵路的末梢變成了全省鐵路的樞紐。火車開到哪里,客流“火”到哪里,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數據顯示:“十二五”以來,昆明鐵路局共發送旅客1.65億人次,年均增長6.4%。
據悉,“十二五”期間,昆明鐵路局先后開行昆明至烏魯木齊、呼和浩特、長春、深圳、煙臺等連接西北、東北和沿海地區的長途旅客列車,加開了昆明至北京、廣州、福州等客流密集地區的旅客列車。充分發揮中越鐵路國際通道昆(明)玉(溪)河(口)鐵路、六盤水至沾益新增二線、廣昆鐵路復線等新建開通的鐵路線,增開昆明至大理、麗江、蒙自、曲靖、河口、楚雄等熱點旅游地區的旅客列車。隨著“紅河號”“大理號”“臨滄號”等7趟民族文化旅游列車的開行,實現了火車開到哪里,云南旅游資源和民族文化就宣傳展示到哪里。乘火車“看花游”“名山游”“看海游”“文化游”日益成為云南旅游的新品牌。
圍繞“八出省、五出境”鐵路網規劃,云南省全力推進鐵路建設。先后建成開通了六盤水至沾益新增二線、廣昆鐵路復線、玉蒙鐵路、蒙河鐵路等,結束了滇南地區無準軌鐵路的歷史,形成了中越國際鐵路通道,隨著滬昆高鐵的開通,以昆明為中心的旅游半徑將進一步擴大。
鐵路網的完善拉動區域經濟
鐵路對于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顯而易見。以滬昆高鐵為例,隨著滬昆高鐵開通運營,“華中” “長三角” “長株潭”三個經濟圈間的交流通道將被打通。此外,滬昆高鐵南昌至長沙段連通京廣高鐵和滬昆高鐵后,形成華中、珠三角、西南三個地區快捷的直達通道。算上湖北、福建,滬昆高鐵南昌至長沙段,那將是一條連接6省的人流、資源、信息交流的通道。這將極大地改善區域交通條件,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近年來,昆明鐵路局充分發揮中越國際鐵路通道優勢,借助日趨完善的鐵路網,做大國際聯運,做強公鐵、海鐵聯運,瞄準國內、國際市場,開展跨境、越洋運輸,大力拓展國內及南亞東南亞市場,強力拉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以拉動地方經濟發展為著力點,“云嶺貨物快運”列車,采用固定車次、固定編組、固定運行區段、固定機車牽引、固定站臺的“五固定”運輸作業方式,串起昆明、曲靖、宣威、楚雄、六盤水等涵蓋云南省和貴州省的共25個縣市,提供快捷、經濟的零散貨物運輸服務,有效降低全省社會綜合物流成本。
在國際聯運上,推出“米軌直通國際聯運、準米軌整車換裝國際聯運、集裝箱國際聯運和公鐵聯運”四種國際聯運方式,打通昆明—越南老街—越南海防港的鐵路運輸通道,建成輻射南亞東南亞的物流通道能力。運輸品類由2016年初的化肥單向對越輸出,到化工、機電、木材、咖啡豆等多品類綜合運輸。
在公鐵、海鐵聯運上,通過創新鐵路集裝箱運輸新產品,大力發展集裝箱運輸。通過公鐵、海鐵聯運為無鐵路專用線、不靠近車站的企業提供“門到門”運輸服務。截至目前,昆明鐵路局集裝箱運量已超過全局貨物總運輸量的20%,預計2016年集裝箱發運同比增幅可達40%。
據悉,在跨境、越洋運輸上,昆明鐵路局積極與省、市相關部門合作,在王家營西火車站開行中歐班列,將云南的咖啡、醫藥、烤煙、機械設備等外貿貨源運輸到中國至歐洲的主要城市,構建國際物流通道,打造新的國際物流服務品牌。同時,與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合作開行海鐵聯運列車,共同打造了一條西南內陸通往北部灣港口的經濟、穩定、高效的出海黃金大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