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維林
摘 要:芒市是云南西南邊境重要的對外貿易集散地,也是少數民族聚居區,是連接中國和南亞、東南亞的重要通道,提高芒市的經濟水平,增加芒市農民的收入,符合芒市人民的自身愿望,也是祖國邊境建設、維護地區穩定、促進民族團結和共同繁榮的需要。芒市減輕農民負擔監測點自設立以來,為國家和政府掌握農民收支情況、負擔動態、針對性的減輕農民負擔發揮了重要作用。文章將芒市減輕農民負擔監測點的工作納入國家農民減負工作中,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改善措施,以促進芒市減輕農民負擔監測點工作的進步和完善。
關鍵詞:減輕農民負擔監測點;農村;農民;減負
中圖分類號:F323.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128
1 國家的農民減負政策和減輕農民負擔監測點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人口占了全國人口的2/3以上,所以“三農”問題一直是國家工作重心的重中之重。改革開放讓我國的城市和農村煥發了無限生機,全國經濟迎來了全面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然而,東西部發展不平衡、城鄉差距較大,農村收入水平,尤其是發展相對落后的中西部地區的農民生活水平依然很低。減輕農民負擔、促進農村工作的發展,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一直是國家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農民自身的強烈愿望。
黨中央、國務院對減輕農民負擔工作歷來高度重視,做出了很多重要舉措。從20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中央就把減輕農民負擔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重要內容。1990年年初,國務院下發《關于切實減輕農民負擔的通知》正式把減輕農民負擔納入全國治理“三亂”統籌工作中,正式拉開了減輕農民負擔的序幕。1994年,根據國務院指示,100個減輕農民負擔監測點正式在全國范圍內的各縣市啟動。1995年出臺了《1995年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的意見》,1996年下發《關于涉及農民負擔項目審核處理意見的通知》嚴格審查增加農民負擔的項目,減輕農民負擔103億元。2000年開始試點,2003年開始全面推行的農村稅費改革是國家為農民減負的重要里程碑,2006年農業稅全部取消。之后,國家繼續實施了很多惠農、減負政策,比如種糧補貼、家用電器購買補貼、耕地保護等,穩健、持續的扶持農業發展、減輕農民負擔。
減輕農民負擔監測點是根據農民人均純收入指標,結合不同的經濟類型和各地區具體的自然條件、經濟發展狀況而選定的,主要任務是定期掌握農民家庭收支情況和負擔動態,加強對農民負擔管理工作的指導,為中央和各省市區制定農村經濟政策,減輕農民負擔提供決策參考和政策依據。減輕農民負擔監測點的建立是國家“三農”政策的重要部分,監測點為國家省市區持續、穩健的政策的實行發揮了重要作用。減輕農民負擔監測點為國家省市區一系列惠農減負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信息參考;減輕農民負擔監測點為惠農減負政策的具體落實情況進行把握和監督,再者,對農村出現的新情況、面對的新問題進行反饋,以供決策層參考,保障農民的權利和利益。
2 芒市減輕農民負擔監測點
芒市是云南西南邊陲的一個縣級市,與緬甸接壤,是云南德宏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通向南亞、東南亞和西亞的重要橋梁和邊貿集散地,也是傣族、景頗族、德昂族等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地。芒市全境是以中、低山山地為主的低緯山原地區,居民收入以農業為主。農民多種植稻谷、玉米、豆類、薯類、咖啡、煙葉、茶葉、甘蔗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作為西南國境重要的邊貿城市、中轉站、邊境少數民族聚居區,芒市的經濟發展和農民的生活水平情況得到了國家和云南省的重視。自響應國家號召設立減輕農民負擔監測點以來,監測點為提供芒市農民的收支情況、惠農政策、減負政策的落實情況、有無新增負擔監測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芒市減輕農民負擔工作還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形勢依然嚴峻,任重而道遠。
部分監測農戶因長期外出務工或搬遷等不適合繼續承擔監測工作,監測隊伍人員年齡偏大,不利于監測活動的長期、穩定開展;監測點農戶最重要的任務是全面、真實地記錄和反映自家在生產、受教育、生活當中發生的各種涉及農民的收費情況,由于監測農戶對相關減負政策理解不透徹,缺乏必要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監測的數據處理和信息分析、反饋質量有待提高,缺乏時效性;對不利于減輕農民負擔的新情況的應對能力有待提高等;監測點工作封閉,無法發揮最大效用。
3 積極采取措施,提高芒市減輕農民負擔監測點的工作效率和質量
芒市的減輕農民負擔監測點的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績,為解決芒市的“三農”問題扮演了重要角色,但依然存在很多不足。針對發現的問題,應積極采取措施進行提高和改善。
芒市減負擔監測點須要適時對不能繼續承擔監測工作任務的農戶進行調整,監測隊伍需要注入新鮮血液,使減負監測工作后繼有人;定期組織對相關涉農收費部門、監測農戶和監測工作人員進行減負政策、業務知識培訓,提高他們對減負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增強監測農戶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提高監測人員的業務技能。把影響家庭收入,增加農民負擔的各個方面都納入監測范圍,比如農民的勞務支出、教育負擔、醫療負擔,相關國家規定減免的稅收、費用有沒有亂收費、亂攤派情況、國家的惠農補貼有沒有切實落實到農民手中等;監測點應該提高技術設備,利用先進技術,比如互聯網和數據庫等,建立健全數據庫系統和分析系統,加大資源反饋和共享平臺的建設,提高信息反饋的時效性;監測點應加強增加農民負擔的新情況、新問題的應對能力。近年農村勞務輸出頻繁,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等農民的經濟狀況和生活狀況需加強監測和反饋,免費義務教育雖然實行,但某些學校存在收補習費、資料費等不正之風,增加農民負擔、自費醫療費用昂貴等新出現的不利于農民減負的問題;減輕農民負擔監測點的最終目的是了解農民的負擔情況,為國家省市區制定農民減負政策提供信息參考和決策依據,所以,監測點的監測工作應該和其他解決“三農”問題的政策指導部門、監督部門相聯系,和惠農政策、農民工作相結合,掌握全方位的信息,及時的交流討論和信息共享,全面提高監測點監測效率和質量以及監測結果的利用率。
4 結語
芒市減輕農民負擔監測點是國家一系列“三農”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芒市的農民減負發揮了重要作用,針對不足和缺陷,文中提到的意見和建議希望可以提供參考,提高芒市農民負擔監測點的工作質量和效率,切實保障芒市農民的利益。
參考文獻
[1]賴廷鋒.合浦縣農民負擔監測點現狀及建議[J].農業與技術,2012,32(11).
[2]錢愛麗,馬耀安.新形勢下如何做好減輕農民負擔工作[J].云南農業,2012(10).
[3]高康.全國百縣農民負擔監測點啟動[N].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19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