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當地盛產山藥,以前每年春節這個駐京辦送出的山藥都是1000多箱(每箱10斤),今年只送了100來箱。
◤“毫無疑問,今年公款吃喝、送禮的現象少了很多,但如果說是完全剎住了,那也是假話。”
南方周末記者 錢昊平
發自北京
2014年正月初九,甄凡(化名)獨自驅車700公里,傍晚到達北京。
已過不惑之年的他,是中部某縣級市的“駐京辦”主任。2009年國務院決定撤銷縣級駐京辦之后,他們的駐京辦一直以商會的形式變相存在,連他共有3名工作人員。
去年臘月二十八,三人一道開車返鄉,不過正月初九回京時只有甄凡一人,另2人繼續在家休假。
“在往年這是不可能的。”甄凡說,以前每個春節,至少要留一人在北京值班,他到北京工作9個年頭,有5個春節沒有回家,回家的幾個春節,節日期間還要隨領導一起到北京拜年。
甄凡從內心覺得,“八項規定”讓他們輕松了很多,春節期間不需迎來送往。“負擔輕了,但還不夠徹底。”不過,他說,一些特別的關系還是需要維護,該送的禮還是要送出去,只不過送得少了。
由于當地盛產山藥,以前每年春節這個駐京辦送出的山藥都是一千多箱(每箱10斤),今年只送了一百來箱。送禮原則從以前的“能送出去的盡量送”,改成了現在的“能不送的盡量不送”。送禮方式也更加隱蔽,市領導要求他們“不能出事”。
“四大班子”領導春節 不再進京
甄凡是2005年被派往北京的,所在的組織名稱叫招商小分隊,初衷也是為了招商,一共有4個人。但由于市政府遲遲不兌現給他們的工資、吃住補貼,半年后招商小分隊撤銷。
當地考慮在北京的項目較多,需要聯絡關系,讓4人就地成立了駐京辦,工資由財政保障,住宿、通訊給補貼。
政府給他們提了三項要求,一是招商,二是聯絡主要部委,三是維穩。不過維穩的功能對他們來說,現在已經不明顯,畢竟人數有限,如果當地有人進京上訪,他們充其量也就是電話通知所在鄉鎮進京接人。
甄凡自覺招商有不少成就。7年多,他引進了十幾個大型企業到當地落戶,包括北京城建這樣的企業。為了招商、跑項目,駐京辦平時除了與一些大企業保持聯系,還主要與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三個部委聯系。
過去每到春節期間,市委、市政府領導必須到京拜年,作為縣級市,他們爭取的項目很少需要副部長以上的官員簽字,一般只到司長,拜年對象也是司長為主。
拜年程序基本是:駐京辦先與要拜訪的司長聯系,確定見面時間。拜年時,基本是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全部出動,帶上禮品先到家中小坐寒暄,然后一起吃頓飯。
拜年時吃飯人數較多,一般不會去特別高檔的酒店、會所吃飯。他們在北京廣安門外有個協議價訂好的四星級酒店,宴請基本按人均1000元的標準安排。“不少人認為1000元的標準已經很高了,但其實真吃不了幾個菜。”甄凡說,如果參加吃飯的人數少,只有三五人,就會去“標準特別特別高的地方吃,有時會去釣魚臺國賓館”。
除了部委關系,領導們也有些私人關系需要維護,這也需要駐京辦提前安排。甄凡覺得最煩的是,除了領導們本人的公、私事需要他們節日期間“堅守崗位”,如果節日期間領導有家人到北京旅游,他們也要全程安排吃、住、行、門票等開支,所需費用要駐京辦想辦法,“哪怕來了一個7歲的小孩,我這個駐京辦主任也不能掉以輕心”。
“領導讓我們辦私事是后來才有的。”甄凡說,駐京辦剛成立那幾年都是布置工作上的事,后來要求不斷加碼,比如領導及家人來北京看病,需要掛專家號,想進什么娛樂場所,他們都必須能辦到,現在他們已經打通幾家大醫院的關系。有些領導還想去中南海轉轉,他們也得想法,他們多方打聽后得知有個老鄉為一名退休的老常委服務,于是就趁老常委不用車時,開著老常委的車帶領導去中南海轉轉。
甄凡說,駐京辦一半以上的時間都在為市領導個人服務,主要是市委常委及以上的領導。
不過今年春節,領導們沒有再進京拜年。今年也沒人通知駐京辦要為領導的家人服務,甄凡的這個年也因此過得踏實一些。
沒再為司長們派司機和“保姆”
7年多下來,積累了各種人脈,耗費了甄凡不少心思。剛到北京時,人生地不熟,為了跟一些主要部委搭上頭,甄凡先找到了一個干部老鄉,“沒想到他面子有那么大,通過他找哪個部門的司長,基本都能請得出來”。
初次見面一般都是因具體項目,見面方式是設個酒席。酒席是由頭,送禮是目的,送多少要根據項目大小來決定,送什么東西會提前打聽好司長的喜好,有的喜歡煙酒,有的喜歡字畫和古董,有的喜歡現金和購物卡。甄凡印象最深的是某部委的一個司長,喜歡從明清古墓里出土的古人衣服。
駐京辦最忌做“一錘子買賣”,一個項目結束后,要保持經常性的聯系,以加深印象。除了逢年過節拜訪,他們平時經常邀請部委的官員到當地風景名勝區度假,有時候不好以旅游的名義,就以考察工作的名義。
能擺得上桌面的另一加強聯系的方式是,當地政府會邀請相關部委派干部到當地掛職,一般都會掛常委職務。這是一個“雙贏”的辦法,因為部委也有這方面的需求,提拔干部很多都必須要有地方工作經歷。
時間長了,“關系好”的官員就會主動給甄凡打電話,一起去旅游,附近的北戴河、承德一年都要去好多次。每次接到這樣的電話,甄凡就心領意會,安排吃住行,但錢不一定都是駐京辦出,一般會轉嫁給平時涉及項目較多的企業。如果企業在北京沒有辦事處,就會從當地派車、司機過來服務。
“做這些工作很累。”甄凡說,不僅是部委,一些用得著的部門如醫院、領導人服務機構平時都得處理好關系。
維護關系,不僅維護與官員本人的關系,還得為一些官員的家人服務。甄凡每年總得干幾次“派保姆”的活,遇到哪個官員家里來客,如父母、岳父母到北京小住一段時間,而官員自己又沒時間照顧,甄凡就要安排工作人員去照顧,陪同他們在北京或者河北走走看看。當然,也會安排企業提供車輛和司機。
“最惱火的是春節期間。”甄凡說,凡是春節期間在北京,一半時間為當地的市領導和家人服務,另一半時間就是為相關的部委官員和他們的家人服務。有時部委官員本人被邀請到外地或外國旅游,妻小、父母留在北京,他們就得承擔起照顧的任務。
但今年春節期間,甄凡沒有為部委官員派過司機和“保姆”。
“今年絕對不行”
這個春節,覺得負擔輕了的駐京辦主任不止甄凡一個。
陜西中部一地級市駐京辦主任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往年春節前,駐京辦會根據自己平時的聯系以及領導安排,給一些聯系較多人士送些陜西蘋果,并印制一些賀卡。2012年底“八項規定”出臺后,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召集各駐京辦開了一次會,要求過節不得送禮。2013年春節時他們基本就停止了,今年春節則完全停止送各種禮品,連在京的當地籍老領導都沒有去看望。
陜西榆林駐京辦介紹,他們不僅在節日送禮方面嚴格落實八項規定,對自身的日常行為也加強了監管。他們本來有兩輛奧迪車,今年春節前都開回榆林準備封存拍賣,計劃改買一輛帕薩特作為公務用車。
廣西南寧駐京辦今年春節也沒有接待任務,只是節前有幾個在南寧掛職的北京干部回京時,他們去機場接機,并將這些人送到了家中。
吉林省駐京辦則把去年年終獎完全取消,“一分錢都沒有”,特產也沒發。往年吉林省的金融、電力系統企業年底會在北京舉行一些專題會、推介會,今年幾乎不再舉行。
作為縣級市的駐京辦主任,甄凡說,“毫無疑問,今年公款吃喝、送禮的現象少了很多,但如果說是完全剎住了,那也是假話。”
去年中秋節前,中紀委明令不得公款送月餅,但他們還是送了家鄉的土特產山藥。
2012年以前,送禮是公開的,直接送到單位。他印象最深的是某部委,有時東西多了實在不好拿進去,就放在部委對面賓館的前臺,部委有人甚至還專門在這家賓館開房間存放禮品。
“今年絕對不行。”甄凡說,幾乎每個部門的傳達室都裝了攝像頭,沒人敢送了,也沒人敢收了。但對“關系實在好”的官員,還是通過電話溝通,說送些特產,地點改送到他們的家里,有些宿舍區有武警站崗,就約定時間、地點、車牌號,將禮品送到車后備箱里。
另一位駐京辦人士介紹,跟往年另一個不一樣的是,以前送禮基本是“利益均沾”,部委一個處室有多少人,就準備多少份,今年幾乎都單線聯系,“一對一”地送。
在“該送還得送”、“能壓縮盡量壓縮”的原則下,今年甄凡春節前走訪的單位也從2013年的六十多家下降到十多家。他們市共有駐北京、駐上海、駐廣州、駐深圳四個辦事處,今年只花了往年1/6的費用。
甄凡還說,八項規定之后,都以為跟部委溝通難了,其實不然。想聯絡的還可以聯絡,只不過地方領導進京拜訪的減少了,如果有領導進京要與部委官員見面,甄凡會先打電話給對方,由對方決定在什么地方吃飯,“一定要確保安全”。當然,現在吃飯的標準明顯降低了,陪同人員也大幅減少。
錢從哪里來?
甄凡剛到北京時,曾與國家發改委工業司原副司長熊必琳取得了聯系,并一直保持較好的關系,熊2010年退休后擔任了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但在2013年6月落馬。
市領導對甄凡抱怨,“怎么培養了這么一個關系戶。”甄凡覺得自己很委屈:“我怎么知道他會出事。”他開玩笑地說:“他一出事,之前的錢就白花了。”
說到錢,當地政府現在處理得已經很巧妙,如果查賬,根本查不出政府拿了錢送禮。甄凡介紹,每年送禮的錢都是當地企業承擔,當然都是跟一些項目有關的企業承擔。有時企業拿不出那么多錢,政府就會采取“變相補貼”的方式銷賬,例如前年讓一個企業承擔了10萬,然后政府再給企業減免10萬元稅收,“總之不能看出政府花錢送禮”。
但日常的關系維護不能完全讓企業出錢,駐京辦得自己想辦法掙錢。目前,甄凡的駐京辦每年招商提成的費用大約能收入50萬元。其余的收入還得從企業身上想辦法,比如利用駐京辦的人脈幫當地企業辦理證照、開展銷會等,都能從企業收取一些收費。
至于平時用車,一般也從當地在京的企業借用。甄凡很自信地說,現在他一個電話就能聚集一個車隊。
但甄凡還是感到壓力很大,“駐京辦真是太花錢了”。壓力之一就是領導來京消費,比如去會所的什么的,回去肯定不能報賬,駐京辦必須想辦法消化。領導家人來京旅游、辦事的吃、住、行,也得駐京辦解決。有領導的家人到北京看病,駐京辦除了要幫助聯系醫生,還得支付醫療費,“看病少則幾千,多則幾萬,不是一般的費錢。”現在,領導到北京少了,但領導的家人除了今年過年沒找駐京辦,平時到北京旅游、辦事、看病的并沒減少。
“八項規定”出臺之后,之前每年政府還會給駐京辦十多萬“生活費”,但2013年開始,“生活費”全部取消了,所有的錢都要靠駐京辦去掙。
甄凡覺得內心不平衡,領導們缺乏“感恩的心”,總覺得駐京辦的服務是無止境的。他說這也是眾多駐京辦主任的心聲。
(南方周末記者劉斌、南方周末實習生李歡歡、趙棟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