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摘 要:中國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上下五千年造就了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而園林藝術更是其中的一塊文化瑰寶,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較高的藝術造詣。園林植物造景不僅可以美化環境,形成各式各樣的景觀,還可給人帶來視覺以及嗅覺上的享受,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實用價值。本文就針對園林植物造景,淺談了園林植物造景的定義和用途,闡述了我國傳統和現代的遠離植物造景的現狀,以及綜合多個方面對我國園林植物造景的發展趨勢進行了簡要的剖析和探究,為以后的園林植物造景藝術提供相關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園林植物造景;植物造景現狀;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S68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161
前言
回望我國古代幾千年的文化歷史長流,早在商朝就有關于園林植物造景藝術的記載,那時就有將植物作為景觀的記錄,為我國的園林植物造景藝術奠定了深厚的基礎,同時由于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熏陶和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國的園林植物造景藝術具有其獨特的風格和藝術魅力,受到其他國家的廣泛推崇,成為了亞洲一面標幟。植物是園林的主題,具有其良好藝術效果,因此將植物應用于園林造景是時代的必然。不論是傳統的園林植物造景還是現代的植物造景都有著其別具一格的風采,對于園林植物造景的探索可以大致觀望到未來的園林植物造景藝術的發展趨勢和潮流,具有其重要的借鑒意義。
1 植物造景概述
1.1 植物造景的定義
自然界中植物種類數不勝數,每一種植物的存在都有著它的存在的意義,然而人們恰好能夠發現它們的意義所在,物盡其用,那就是利用某些植物作為園林藝術的主題,為造景而用。簡明扼要的說,植物造景就是利用各種植物用來制造景色。其關鍵是經過人為作用,產生一些變化,使這些植物能夠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外界的干涉和改變是具有一定的設計色彩的,設計人員根據各種各樣的植物所具備的不同特點和外貌形態,對其進行設計成一種具有藝術的,具有美的享受的景物。
1.2 植物造景的功能
在園林中,里面的植物姿態萬千,無論是形狀、枝葉,還是花朵果實,都能給人不同的美的享受,無疑是一場視覺盛宴。植物造景的功能之一就是園林植物可根據季節的變化制造各種不同季節的景色。主要景色一般選取具有比較穩定意象和形態的植物,隨季節變化其自身變化較小的植物,比如松樹、柏樹以及萬年青等植物。背景植物起襯托作用,所以不能選擇那些色彩比較艷麗的植物,而且其數量和擺放位置應該恰到好處,比如用柳樹作為海棠樹林的背景植物。植物造景的又一功能就是可以構筑園林地貌和室外空間。在眾多園林中,大多都采取此起彼伏的造景特點,使得園林具有很強的變化性和觀賞性,但是工作量大,且較為復雜,但是這樣構成的園林地貌不僅有較強的觀賞性,而且可以使人看到優美的林冠線。相比之下,構成的諸如地板、門窗等一類的室外空間就更加具有美的體驗。最后,植物造景可以映襯建筑等其他景物。建筑物的風格都是比較僵硬,倘若利用植物柔美的線條感和絢麗的色彩,無疑會給建筑物添加美的韻味,通過植物造景映襯,使得一成不變的建筑物賦予變化和自然美,給人一種具有生命力的表現。
2 我國園林植物造景現狀
2.1 我國傳統園林植物造景狀況
在我國的古代,園林藝術經過漫長歲月的洗禮,已經取得較大的成就。據史料記載,我國早在商代園林就已初步成型。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山水田園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同時人們對植物造景也有了更進一步的研究。等到了唐朝,園林植物造景達到了古代的鼎盛時期,皇帝宮廷中到處都是精心設計的美妙絕倫的園林,堪比人間仙境。園林藝術在宋朝時基本走向成熟,形成了獨特的植物造景風格。進入近代社會后,在19世紀中期,我國享譽世界的萬園之園圓明園慘遭八國聯軍列強屠掠,將舉世聞名的萬園之園毀于一旦,但園林只是表現藝術的一種形式,真正的園林藝術還掌握在我國自己手中。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逐漸的開始追求生活的質量,對生活環境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利用園林植物造景,改善生活環境,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
2.2 我國現代園林植物造景現狀
植物造景不僅可以改善生活環境的質量,還可以給人帶來美的體驗和感受。植物是一種寶貴的資源,植物造景對于園林藝術的重要性這是不言而喻的。近些年來,很多地方的旅游局和國土局開始構建森林公園,通過這種方式一來保護蕩起植物群落,維護植物多樣性,而來促進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帶動經濟增長,另外還可以改善當地生活環境質量,凈化空氣。雖然我國的植物種類多種多樣,但是卻很少能夠將每一種植物都物盡其用,充分發揮其各自的特色,在國外很多國家的園林中,所包含的植物種類多達幾百上千種,也更加具有特色,相比之下,我國略遜一籌,這不得不讓我們泱泱園林大國重新審視園林植物造景的發展趨勢。
3 園林植物造景的發展趨勢
3.1 園林植物造景人性化
縱觀全世界各國園林植物造景藝術,其更加趨向于人性化,這種特點是基于植物造景朝著人們的需求對其進行認為干涉和改變,成為了經過“人性化”的景觀。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哪一種設施,都是從人性角度出發,園林植物造景也不例外,在選取植物和設計時,都必須將人的需求放在首要位置,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達到園林植物造景的目的,即做到景為人用,方便于人。
3.2 園林植物造景生態化
21世紀,人們的生活環境質量每況愈下,因此開始更加關注人與環境和諧發展,開始走生態路線,這就促成了園林植物造景朝著生態化的方向發展,以適應“低碳”環保的時代主題。園林植物造景具有很好的固碳效益,可以構建出低碳環保的園林綠地,比如在園林中選擇固碳能力較強的垂柳等植物。然而生態化植物造景中最關鍵的就是要滿足每一種植物具有生態學特性,這樣在植物造景時才能充分發揮其特色。同時為了增加園林景色功能,植物造景在遵循其生態性原則上,要盡量選擇出并培養較多層次結構和功能的植物群體,將各種美融為一體,為人們創造舒適優美的園林景觀。
3.3 園林植物造景藝術化
藝術的產生就是為了給人以精神上、視覺上、嗅覺上等層次的體驗和享受,回望古代,展望國外,園林植物造景越來越趨向于藝術化,因為每一種藝術都有其獨特的魅力所在,將藝術融入園林植物造景,將更能充分展現其魅力。藝術化的植物造景,應當從當地的環境條件以及自然氣候和建筑形態等方面進行考量,選取合適的植物,從而達到藝術效果。比如高校大門兩側應搭配高挺的長青的植物,湖邊應配以柳樹等植物,教學樓旁應多擺放花草鮮艷等植物。
4 結語
我國園林植物造景藝術以傳統文化做基礎,在歷史長河中不斷發展完善,已經取得傲人的業績,備受國內外園林藝術學者關注和信賴。植物造景不僅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獲得性體驗,不同的歷史條件、不同的氣候特征和不同的文化底蘊都會創造出不同的園林景觀。園林植物造景以其植物為主旋律的特點,在給人美的體驗和享受的同時,拉動了經濟的增長,也為保護生態環境貢獻了一份力量。對于我國園林植物造景藝術方面出現的問題和不足,還有待后繼的園林工作者在往后的時間里不懈努力的摸索,把握園林植物造景的發展趨勢,創造千姿百態的園林景觀,將我國的園林植物造景藝術發展壯大,走向世界。
參考文獻
[1]丁渝.淺析園林植物造景的發展趨勢[J].生態環境保護,2013(3).
[2]陳愛莉.淺議園林植物造景藝術的傳承與發展[J].園藝園林,2011(3).
[3]秦忠民.淺析園林植物造景的發展趨勢[J].河南林業科技,2009(1).
[4]王慧君.園林植物造景與環境的關系初探——現代園藝,2012(22).
[5]鄭偉,王雪生.園林植物的配置與造景的原則[J].農業科技與信息(現代園林),2010(11).
[6]廖海坤.園林植物造景設計的若干思考[J].安徽農學通報(下半月刊),2012(22).
[7]楊玉燦,秦華,唐蔚.現代園林植物造景的特點及發展方向[J].中國園藝文摘,2013(3).
[8]陳愛莉.淺議園林植物造景藝術的傳承與發展[J].北京農業,20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