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萍

摘要:財務風險預警是以企業的財務數據為依據,對企業的財務活動和經營管理活動可能會產生的風險進行實時監控的體系。企業的經營者需要經常性的對財務數據及指標進行分析,以至企業能及時預知并規避潛在的風險。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中國,市場的劇烈競爭和與之不匹配的企業內部管理,使很多企業出現經濟危機,為了不在競爭中淘汰,尋求生存,獲取發展,許多企業建立了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新能源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全球氣候變暖、環境的污染、以及傳統能源的日益短缺和不可再生性,時時催促并推進新能源企業的發展。相較于其它行業和傳統能源行業,新能源企業有其自身特點而導致的財務風險,這些風險也不可忽視地威脅著新能源企業的發展。面對這一現象,新能源企業必須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進行財務風險預警和防范,而財務風險預警指標是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建立的基礎和前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正是從這個目的出發,就我國新能源財務風險特殊性進行了分析,而后確立了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的構建理論,并以此為基礎選取了恰當的指標,搭建了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最后,文章對新能源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應用中實際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注意事項,以期對新能源企業規避財務風險,建立風險預警體系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新能源;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1-000-02
一、新能源企業財務風險的特殊性
(一)財務風險的概念
財務風險有狹義財務風險和廣義財務風險兩種概念。狹義的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債務到期無法償還所引起的破產的風險。廣義的財務風險是指受內部環境或者外部控制等方面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導致企業的實際收益和預期收益不對等的可能性,它貫穿于企業的財務活動和經營管理活動的全過程。本文在此討論中的財務風險主要指廣義的財務風險。
(二)新能源企業經營狀況
新能源是相對傳統能源而提出的概念,主要包括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核能、海洋能等多方面的能源資源。新能源因其環保、經濟和替代的多重優點,使得新能源產業得到政府越來越多的重視和支持,很多省市都在打造新能源基地,大批企業跨入新能源行業。在整個“十一五”期間,我國的新能源企業主要應對太陽能和風能而發展起來,形成了諸如光伏太陽能類似的大企業,以及其他一些地熱等能源的小企業。而進入“十二五”時期,隨著我國對于新能源重視程度的日益提升,新能源企業獲得了更光明的發展態勢,不僅原有的太陽能以及風能等新能源獲得更為深入地發展,其他的諸如生物質能的新能源企業也逐漸壯大起來,為我國的新能源事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三)新能源企業財務風險特殊性
1.外部風險特殊性
區別于傳統能源企業和其他行業,我國新能源企業的生產設備以及生產技術基本來自歐美日等國家,這就造成新能源企業受制于人,嚴重阻礙了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比如我國光伏太陽能企業,雖然國內企業加大對其的研究,也不斷取得成績,但是引領新能源技術潮流的還是歐美日等國家。更甚于歐美日國家的相關研究進展大于國內,這就有可能國內生產技術面臨更新換代的風險。
2.內部風險特殊性
(1)生產技術落后
相較于其它行業企業,自“十一五”以來,我國的新能源企業得到了高速的發展,吸引了大量資金進入新能源行業。一些行業已經由壟斷競爭向充分競爭發展,這一方面豐富了新能源市場,降低了相應成本,但另一方面,由于新能源企業發展時間短,大多處于初創期和發展期,大量工作處在摸索中,這就造成新能源企業技術落后、高額的研究開發費用、大量進口的設備,人才的匱乏等等,使得新能源企業相較于傳統能源企業,缺乏價格優勢及產品質量優勢,而且投資方或債權人為了利益最大化,將整個市場帶入一種低技術的重復生產狀態,不利于整個行業的高端發展。
(2)應收賬款過高
由于新能源企業發展時間短,并且缺乏價格優勢及產品質量優勢,在整個能源市場上并不占優勢,以至于新能源的市場占有率并不高,為了培養客戶及保持顧客忠誠度,企業提供了極大的優惠措施吸引客戶,這些優惠條件一般包括了較長的應收賬款賬期,這就造成企業的資金回收不暢現象非常嚴重,應收賬款比例過高,資金流動能力差,資金利用率低,企業的財務支付能力差,容易引發資金鏈的斷裂。
(3)資本結構不合理
新能源企業相比其它行業企業,市場機制還不完善,尤為突出的是負債過高。這一方面帶來較重的利息負擔,一旦不能按時償債,企業將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另一方面,企業所有者因為企業的高負債而提高對企業回報率的要求,或減少投資;債權人會因為企業的高負債而提高對企業借款的條件,如提高貸款利息、減少貸款額度,這樣造成企業再融資的困難,資金鏈斷裂的可能性加大。
(4)環保意識缺乏
新能源產業并不是無污染產業,只是相對傳統能源產業,對人類的危害范圍小,但從長期看,缺乏環保意識的新能源產業會給人類未來帶來更大的危害。
分析以上新能源企業財務風險的特殊性質,為了防范風險,建立有效的財務風險預警模式是新能源企業進行財務危機防范的有效手段。財務風險預警指標是財務風險預警模式建立的基礎和前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將針對新能源企業財務風險的特殊性,對建立與之相匹配的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展開進一步的討論。
二、新能源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的構建理論
(一)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的構建
財務危機是循序漸進、逐漸地產生的,企業只有構建科學的風險預警體系才能發現風險,并采取措施進行規避,而構成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的關鍵是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的構建。
(二)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
在選取指標體系中,并非選取所有的財務指標。新能源財務風險預警模型構建中所選擇的指標體系要符合本行業的特點和財務風險的特殊性,并遵循一定的原則。
1.科學性原則
科學性原則是指要求所建立的財務風險預警體系能夠準確監測企業財務數據的內在聯系,進而揭示財務運行規律,如實反映企業財務活動和經營管理活動的潛在危機。
2.系統性原則
系統性原則是指企業的財務風險預警體系是一個具有一定結構和功能要素構成的有機整體,其指標系統不是絕對的、靜止的,而是相對的、不斷發生變化的。由于影響企業的因素非常廣泛,這就要求選取的指標具有先進性,并且要求監測對象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這樣才能得出準確的數據,做出正確的判斷。
3.預測性原則
預測性原則是指能運用財務風險預警體系預測未來財務活動和經營管理活動。即它可以依據企業的財務活動和經營管理活動的歷史數據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這是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的一個必要原則。
4.動態性原則
動態性原則是指對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應將企業的財務活動和經營管理活動視為一個動態的過程,分析企業過去的經營狀況,把握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動態分析預警還可以反映企業經營者對危機的態度和防范危機的能力。
三、新能源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的搭建
根據預警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結合新能源企業財務風險的特殊性,本文將新能源企業的財務風險預警指標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財務指標,第二類是非財務指標。通過這兩類指標的選取及建立來搭建新能源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
(一)財務指標的建立
1.償債能力指標的建立
企業只有生存才能獲利,而企業生存的基本條件是資金鏈暢通,可以償還到期債務。通常情況下,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的高低,能反映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即企業短期資金鏈是否良好;而資產負債率、利息保障倍數、產權比率的高低,則反映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產權比率的高低也反映了所有者權益對償債風險的承受能力,即企業長遠發展資金鏈的有效規劃程度。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產權比率= 負債總額 /所有者權益總額
2.盈利能力指標的建立
獲利可代表企業發展的價值,是企業存在的追求。盈利能力可以作為衡量新能源企業最具綜合能力的指標。企業只有盈利才能發展。從長遠來看,企業能避免財務危機,必須有良好的盈利能力,這樣企業的償債能力和籌資能力才會更強。其指標有經營現金流入流出率、總資產報酬率、股東權益收益率。銷售利潤率和成本費用利潤率反映了企業的獲利能力。
經營現金流入流出率=經營現金流入量/經營現金流出量
總資產報酬率=息稅前利潤/資產平均總額
股東權益收益率=凈利潤/平均股東權益
銷售利潤率=利潤總額/銷售收入總額
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
3.管理能力指標的建立
企業財務狀況的優劣可以通過管理來改變。質量抽查合格率高,反映企業生產能力及管理能力強。總資產周轉率高,反映企業活力強,經營效果好。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表明應收賬款收回越快。存貨周轉速度越高,表明存貨占用水平越低,存貨轉換為現金或應收賬款的速度越快,提高應收賬款周轉率越和存貨周轉率,可以提高企業的變現能力,優化企業的資金鏈。
質量抽查合格率=合格產品數/產品總數
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總額/資產平均總額
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平均存貨
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應收賬款
4.發展能力指標的建立
新能源企業要生存、要發展,必須不斷追求技術的進步、不斷提高產品的質量、擴大市場的份額。其指標有總資產增長率、銷售收入增長率、研發費用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內資產經營規模擴張縮小的速度;銷售收入增長率反映企業銷售的增減變動情況,是評價企業發展狀況的重要指標;研發費用增長率反映企業對生產產品技術及新產品重視程度。
總資產增長率=(年末資產總額-年初資產總額)/年初資產總額
銷售收入增長率= (本年總銷售收入-上年總銷售收入)/上年總銷售收入
研發費用增長率=(本年的研發費用-上年研發費用)/上年研發費用
(二)非財務指標的建立
非財務指標可以作為財務指標的補充,它由定性指標構成,主要采用專家打分制(0、2、4、6、8、10)的辦法量化。
四、新能源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應用中應注意的事項
目前我國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的研究取得豐富的成果,新能源企業也在廣泛地應用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來防范財務危機,但企業應用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在應用時給予足夠的重視。
1.新能源企業在應用財務風險預警時,重視企業財務管理預警的使用而忽視了企業經營管理預警的使用。經營管理財務風險在很大的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生存。因此,新能源企業應對經營管理方面的研發投入等方面給予足夠重視。
2.企業預警部門的工作與財務部門的工作部分重復,這造成企業人力、物力的浪費。企業應協調部門間的工作,避免重復工作,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3.財務預警的目的是期望在危機發生之前,根據預警指標的預測結果提醒企業進行防范,以避免財務危機。因此,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應貫穿企業整個財務活動中。
4.新能源企業應加強企業信息化的管理,及時準確取得企業財務數據是企業進行財務風險預警的前提,財務數據的準確和如實影響了企業財務風險預警和防范效果。
參考文獻:
[1]蔡莉莉.淺談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完善[J].財會研究,2010(22).
[2]裴玉.新能源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的構建[J].會計之友,2011(33).
[3]李月曉,賀紅艷.建立新能源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J].現代企業,2014(11).
[4]朱大華.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建立初探[J].會計之友,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