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玲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建設的進步與發展,“三”農問題得取得顯著的成效。其中,農業專業合作社在經濟建設發展過程中發揮著巨大作用,對于促進農村經濟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在發展過程中依然面臨眾多的的問題急需要解決。本文主要研究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困境,相應的提出走出困境的出路,旨在促進農村建設的健康、快速的發展。
關鍵詞: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困境;出路
中圖分類號:F320.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0-0000-01
作為一種新型的組織平臺,農民專業合作社既可以幫助農民創收,又可以促進農村經濟建設。我國的各大鄉、鎮地區紛紛建立起農民專業合作社。然而,在建設與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過程中,依然面臨著眾多需要解決的問題,一是規模較小;二是經營管理水平較低;三是資本集中化,影響著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應當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其進行有效的處理。
一、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基本概述
合作社的形式最早出現于國外,而后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廣泛的普及,尤其是受到許多西方國家的重視,紛紛從本國的國情出發,制定出獨具特色的合作社制度。其中,在進行合作社的構建時首要遵循的前提是以自愿為基礎。在生產經營中處于弱勢的部分群體,難以憑借自身力量順利的完成生產經營活動。通過團結彼此的力量,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從而改善經濟收益的狀況,對于促進生產經營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政府根據實際的情況,以法律法規的形式明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合作原則與方式等內容,堅持自主自愿的原則,以民主思想為指導,開展各項內部經營管理活動。成員擁有經營管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權利,采用自治形式開展運營與管理。通過深入的了解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知道,其與公司企業存在顯著的區別,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側重點在于經營活動,交易量是影響收益的關鍵性因素。由此可以看出,實際上農民專業合作社屬于交易服務平臺,主要的職責是給社員開展交易活動提供一定的幫助。就收益分配問題上來看,大部分收益都分配給社員,以交易多少作為分配的主要依據。
二、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規模較小
農民專業合作社涉及非常廣泛的范圍,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內容,一是農資供應;二是農技操作;三是糧食作物生產等,所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但是規模卻一直非常小,農民的參與度較低。在規模的影響下,難以充分的發揮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作用,阻礙著農民合作社的發展
(二)缺乏完善的制度體系
從成立的初期開始,為了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相應的制定制度體系。然而所制定的制度體系缺乏足夠完善性。于2007年,我國頒布的關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相關法律法規,促使農民專業合作社無論是在經營范圍,還是在農作物的經營能力上都有所提升,對于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發揮著巨大作用。然而,現階段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未能夠針對于不同的作業與管理模式進行專項立法。為此,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
(三)農業風險防范滯后
在發展的過程中,相應的制定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風險防范措施。但是對于以市場風險、合同風險以及自然風險為代表的不同類型風險,未制定出相應的對策。合作社在發展過程中,勢必會與其他的市場經濟組織展開競爭,不可避免的會存在各種風險。一旦遭遇風險,受到資金與規模的限制,無法保質保量的向農民完成既定的風險支付標準,阻礙著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健康長遠發展。
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路徑分析
(一)擴大發展規模
當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特點是數量較大,涉及面較廣,但是顯著的缺點是規模較小,無法充分發揮出農民合作社在幫助農民增收的作用。為此,政府應當重視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的投入。同時,農民合作社一方面要努力的爭取獲得政府的補助資金,另一方面不可對政府過多的依賴,應當重視提升自身的服務職能,創新新技術與新工藝,通過加強營銷指導,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
(二)完善制度體系
我國非常重視農民專業合作的建設,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重視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使其在各種農民經營組織中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我國的中央文件指出,對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服務能力應當引起重視,同時,對于經營管理好且服務能力強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相應的給予一定經濟補助,使得農民專業合作社得到發展,對于帶動農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在農民專業合作社今后的發展過程中,應當不斷的改進與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
(三)提升風險防范能力
在國家的政府的引導下,針對于農民糧食作物進行保險,屬于商業性質的保險行為。然而,受到農村地區條件的限制,從風險應對方面來看,未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應對方案。要想解決此類的問題,最好的方式是將農業保險納入至國家政策支持范圍之內。針對于部分難以避免市場風險與自然風險等,可以由國家與社會各界人士共同承擔起支付相應農業糧食作物保險金的責任。也就是說,除了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保險金支付,國家與社會各界也會提供支持。國家、政府應當給予農民專業合作社資金補貼,既可以降低專業合作社所承受的壓力,又可以為農作物提供保險。
(四)提升合作社營銷能力
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發展過程中,應當善于借鑒與學習國外先進方式,促進自身營銷能力的提升。同時,應當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開展獨具特色的營銷活動,專門為農業合作社構建營銷網絡。與此同時,促使目標向“農超對接”的工程轉變,在農村地區開展多種形式的農產品展銷會、推薦活動與宣傳介紹等,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市場競爭力的提升。
四、結語
綜上所述,自古以來,我國便是農業發展大國。近些年,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各個省市地區發展迅速。然而,農民專業合作社中面臨眾多的問題需要解決,這就需要在實踐活動中多總結、多嘗試、多積累,找出解決問題的方式,借助于政府與農民的力量,促進自身健康、快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曉山.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發展及其路徑[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4:1-4.
[2]溫鐵軍.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困境與出路[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4:4-6.
[3]金艷紅.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發展的困境與出路[J].人民論壇,2016,14:32-34.
[4]王海濤.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過程中的困境與出路[J].北京農業,2014,3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