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雪芳
摘要:企業內部轉移價格是企業財務管理系統中內部結算價格中的一個分支,決定著企業財務管理中各責任中心的經濟責任。科學合理的內部價格管理體系,是建立在對不同的責任中心區別對待并進行分級管理上的,需要以市場模擬價與實際價為參考,實行雙軌結算;對集團內部各下屬單位的價格異議謹慎處理;建立符合本企業實情的內部價格管理。
關鍵詞:內部轉移價格;財務管理;雙軌結算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0-000-01
引言
轉移價格是企業責任會計管理中的一部分,在資源分配機制、激勵機制中都處于重要地位。內部轉移價格是業績評價的一個要素,表現在利潤中心、投資中心間,以各自的責任中心業務特點為依據,在客觀公正的基礎上進行綜合業績考核與業績評價,強化各責任中心的主觀能動性,使內部轉移價格為之帶來直接高效的經濟效益。
一、內部轉移價格的制定目標
(一)責任明確,主動積極
內部轉移價格在責任會計體系內,主導各責任中心的工作積極性和主觀效能,推動了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和劃分各責任中心的經濟責任。由此,在連鎖藥店模式中,內部轉移價格的制定為各責任中心的責任擔當及職責范圍,進行了明確分工和界定,最大限度實現各責任中心的獨立經營。
(二)公正客觀,業績可比
客觀公正的業績評價體系使責任中心間具有可比性,內部轉移價格在責任會計中正是通過對責任預算的考核,掌握各責任中心完成預算的實際情況,并評價其經營業績。內部轉移價格不合理將造成責任中心的無效勞動和交易浪費,使業績評價反映的信息失去了客觀性和公正性。
(三)提供依據,靈活經營
首先在連鎖經營層次上,集團決策機構是以內部轉移價格為依據,計算各連鎖網點的利潤實現、投資回報數據,做出相應的投資調整;然后,各連鎖網點也是以其內部轉移價格為依據做出各項經管決策的,各網點的決策能力與其內部轉移價格合理性有關。
二、內部轉移價格的制定原則
首先,一切與成本有關的產品往來、勞務往來均應進行成本轉賬,通過成本的形式實現成本中心的內部轉移價格。內部轉移價格中的成本,指的是除實際成本之外,包括標準成本及計劃成本以及定額成本在內的各類成本,是成本中心的組成部分;其次一切形式的成本轉賬在內部轉移中關聯到利潤中心和投資中心,便應在現行市場價格基礎上制定合理的內部轉移價格。各連鎖網點的經營積極性,是建立在對供需雙方的平等對待以及合理準確的業績考核、評價基礎上的。由于不完全競爭市場的價格受偶然因素影響較大,且易被人為操控,因此這兩個基本原則并不適用于此。
三、企業內部轉移價格中的問題分析
(一)利潤操控導致合理性欠缺
制定企業內部轉移價格時主要采用“轉讓定價法”和“協商價格”,“轉讓定價法”的定價基礎包括市場基礎和成本基礎,這里的成本包含標準成本在內的變動成本和成本加成,共三種成本定價法。宏觀經濟影響下的內部轉移價格受到經濟主體追求自身利益的影響,通常采取于已有利的定價方式;或者企業進行內部轉移價格時摻雜進的主觀功利性因素;此外還包括利潤操控和避稅需求以及外匯管理等體制因素,均會影響企業內部轉移價格的合理制定。
(二)價值鏈上的生產、銷售風險
內部轉移定價貫穿于企業生產鏈中,在交易過程中,雙方的利潤空間是相互牽制的,表現為利潤空間預設較大的一方,對另一方的利潤空間產生擠壓,導致受擠壓方的預算底線被突破,產品制造受到丟失利潤的波失無法按期完成任務而引發潛在的生產危機。除此之外,不合理的內部轉移價格制度,還會增加銷售環節的風險,使人為因素導致生產成本上漲,產品在市場價格競爭中處于劣勢,從而引發銷售困難,使企業總體利潤大幅下降。
(三)因信息不對等導致內生交易費用產生
內部價格轉移中價格機制以議價規則為基本原則,雙方在交易過程中類似于博弈的議價,企業內部轉移價格與各自的利潤空間、部門業績評估、經營報酬等各方都有直接關系。而當交易出現在內部各部門間時,由于各部門的自利性及信息的不對稱性,無法取得一致意見時需要進行高層次的管理調試,產生內生交易費用使成本增加。此外,在管理機構與連鎖網點間,由于層級信息的不對等,導致在內部轉移價格上的配合缺失而使內生費用人為增加。
四、企業制定內部轉移價格的路徑選擇
(一)立足全局,合理制定轉移定價
公司在內部轉移價格制定時應注重全局結合整體戰略目標,以公平合理為原則尊重各網點的自主性,充分協調各網點間、網點與總公司間的利益沖突。對于外部市場已經形成了完全競爭狀勢的成熟商品,應參考轉移定價理論模型(Hirschlelfer.J.),通過對各網點邊際成本的核算,使網點邊際成本與公司邊際成本總額相等,在此模擬基礎上確定成本內部轉移價格,從而實現公司最大化利潤。
(二)引入ERP系統,實時監控
ERP系統具有整合性與便利性以及及時性與實時性相結合的特征,可以通過對企業實際情況、技術水平的分析,使市場預測下的生產計劃制定具備合理性基礎,從而將企業工作內容、方式對接信息化技術。對生產物流狀態進行實時監控,實現原材料的定期檢查、半成品和成品存放情況檢查,從而完善庫存管理,銜接投入產出上的原材料管理,降低價值鏈上的制造風險。降低生產成本并合理制定內部轉移價格,建立多元化的分銷渠道和連鎖形式,充分利用廣告載體進行大力宣傳,以形成良好的市場效應配合庫存風險管理。
(三)內部信息共享,加強內部管控
利用信息化技術建立強大的企業內部信息共享平臺,減少因信息不對稱形成內部轉移價格產生不必要的內生交易費用。同時不斷完善會計管理系統,推動決策權配置和業績評估系統以及激勵系統的完善,提高信息精準度,使內部轉移價格在各網點間實現有效的制定和交易過程的監督、激勵。促進預算預警及財務預警機制的全面建立,有效管控企業內部資金,使企業內部財務控制體系走向系統規范,具有先進性、科學化的現代特征。
五、結束語
內部轉移價格在企業財務管理活動中,決定著資金流量及各部門經濟責任和業績狀況。公司應結合實際合理制定內部轉移價格,使各網點在自主經營的同時,統一經營目標,改善會計管理狀況,在加快信息化建設的同時加強內部管控,使公司旗下各連鎖型藥店均取得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孫飛.關于內部關聯交易價格的分析[J].商,2015(50).
[2]殷佳.制劑成本核算方法及制定內部轉移價格的研究[J].現代醫院,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