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單扶貧社會效應債券落地山東
就在河南蘭考全國首試普惠金融改革之際,山東省沂南縣扶貧社會效應債券日前在全國各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這是國內首只扶貧社會效應債券。債券吸引了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青島銀行、齊魯銀行、臨商銀行、青島農商行等5家銀行投資,共募集資金5億元,主要投向沂南縣扶貧特色產業項目、扶貧就業點、扶貧光伏電站、扶貧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配套等“六個一”扶貧工程,預計當地125個貧困村2.2萬人直接受益。
社會效應債券2010年起源于英國,作為普惠金融的延伸,它更注重用市場化手段解決社會性問題。社會效應債券發行一般涉及政府、籌資方、服務提供方、投資方和評估方5個主體。沂南扶貧社會效應債券既借鑒了西方社會效應債券的基本原理,又更加注重市場化原則,在發行主體、投資主體等方面作出了較大改進。
目前,沂南縣政府依法正與債券發行方簽訂“六個一”扶貧工程政府購買服務協議,定期向債券發行方采購扶貧服務。在收益結構上,采用“本金保證 收益浮動”的方式,根據扶貧效果第三方評估實行階梯定價。
作為山東省脫貧攻堅重點縣,沂南縣有貧困戶3萬戶5.1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該縣推進的“六個一”重點扶貧工程,經測算大約需要資金6.37億元。債券的成功發行,實現了直接融資產品與扶貧開發工作的有機結合,既緩解了精準扶貧工作中地方財政支出壓力,并將財政資金使用納入了包括地方政府、金融機構、債券發行主體等多方治理、多方監督的軌道,有利于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傳統扶貧模式中以單個項目、單個農戶為核心提供貸款支持的局限也有望得到突破。
在普惠金融改的革背景下,金融創新和社會創新的結合正在成為新時代慈善公益的新趨勢。通過金融工具諸如債券、創投等形式吸引民間資本參與解決社會問題將推動公益金融的快速發展。與河南蘭考的普惠金融改革試驗一樣,沂南扶貧社會效應債券發行將為貧困縣城探索出一條可持續、可推廣的普惠金融發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