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一重工高級副總裁 賀東東過去一"/>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文 三一重工高級副總裁 賀東東
三一重工:制造即服務,數據即價值
□ 文 三一重工高級副總裁 賀東東

>> 三一重工高級副總裁 賀東東
過去一提到大型裝備、工程機械制造商,首先想到的就是賣機器設備,但現在,大家意識到一個大的發展趨勢,即制造業越來越像服務業。在分享經濟時代,用戶不再必須付出高昂的價值購買設備,用戶真正需要的是買服務。在這樣一個大趨勢下,我匯報一下我們做的事情。
三一重工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制造業縮影。1994年進入工程機械行業,到成為全球第一混凝土機械制造商、全球前五工程機械制造商,經歷了非常多的溝溝坎坎。全產業鏈制造是三一重工重要特點之一,我們構建了從鋼材的熱處理開始一直到切割、機加、焊接、總裝的全工序鏈加工,覆蓋發動機、液壓件、控制器等等核心零部件的全產業鏈制造,以及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核心能力。為了打造工業物聯網,成立兩家子公司專門做智能控制器以及軟件開發,基本上涵蓋了整個工業界全產業鏈的能力。
2008年,三一重工打造了中國最早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之一。當時我們并不知道有IoT這個概念,也沒有找到現成的解決方案。我們完全基于自己工業運營的樸素需求,如怎樣做好全生命周期管理,怎樣提高研發能力,怎樣做好市場預測……從一些非常樸素的需求,我們判斷應該把設備連接起來,采集動態數據,通過這些動態數據的分析,提高整體運營能力。因為沒有現成的解決方案,所以不得不從底層控制器做起,從底層控制軟件一直到打造一個成熟的應用平臺,幾乎是靠自主研發為主。
現在,三一重工積累了8年的數據,從服務到研發、到智能制造等得到了大量應用。有了8年的積累以后,我們最近與保險公司聯合研發了UBI產品(基于使用的一款保險產品)。這款產品概念并不是特別難懂,是根據機器使用時間去預測未來使用的風險,也就是預測未來的維修成本。但是為什么我們現在能夠做出來,相對來說稍微領先一些呢?保險精算需要有一定時間積累的數據,如果只有一兩年或者兩三年的數據積累,很難符合保險精算模型數據的歷史長度,因為我們有了8年的數據積累,所以現在非常成功地做出了精算模型,該產品即將就會推出。用機器大數據制定一個可以銷售、真正投入實際市場的金融產品,這就是數據的力量。
工業互聯網平臺很好地支撐了三一的核心能力,無論是產品智能化、智能研發、智能制造,還是智能服務等方面。三一重工18號廠房是工信部第一批智能制造試點單位,智能服務平臺也是質檢總局推廣的楷模。
當前,中國制造業面臨雙重擠壓挑戰。一是低端制造業大規模向東南國家轉移,尤其是珠江三角洲一些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大規模轉移;一是先進制造業要回歸美國,從奧巴馬到特朗普,都強調高端制造業要回歸美國,中國制造業面臨雙重壓力。在雙重擠壓之下,中國制造業應該怎么走?我們唯一的一條路就是在這樣一個發展轉折期,往價值鏈的高端走。不然,中國制造業就會真正面臨一個巨大的挑戰,中等收入陷阱其中主要的危險在于制造的空心化。所以中國制造業唯一渠道是要往價值鏈的高端走,這個高端就是往智能制造走,這是中國制造企業迎接挑戰的主要抓手。
同時,我們又面臨一個巨大的機遇。隨著互聯網技術成本大規模下降,整個制造業可以越來越普及地應用到ICT技術,意味著制造業跟互聯網連接的歷史機遇期已經到來,制造業可以大規模采用ICT技術,使智能制造有了一個基本條件。
從德國和美國的情況來看,大型企業基于自身的工業積淀,建立物聯網基礎性平臺,我想這是全球的發展格局。中國也需要我們自己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工業互聯網是智能制造的基礎。從我們理解來看,智能制造有4個最關鍵的因素提升,首先是要建立物理世界的數字化鏡像(CPS系統),為什么原來工業不能很好地享受到互聯網技術的利好?就是因為物理世界沒有辦法跟整個互聯網世界連接,所以要建立數字化鏡像。第二是要跟云端連接,要萬物互聯,機器和人、數據連接起來,即物聯的技術。第三,連接起來后,又有數字化鏡像,實現被軟件驅動,各種技術就可以運用起來。最后是反作用于物理世界,形成智能制造成果的反饋。這4個要素是智能制造的要點,這4個要素要有一個基本的平臺,即工業互聯網平臺,有了這個平臺可以做產品的數字化,可以解決萬物互聯的問題,也可以在平臺上搭載軟件驅動智能制造,所以我們認為平臺是基礎。
歷史機遇也給了中國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為什么這樣講?中國的消費互聯網發展很快,但是消費互聯網起步時與西方世界差距比較大。即便如此,現在中國消費互聯網已經趕上來了。而工業互聯網起步時間基本上與西方發達國家在同一個窗口期,從代系來講,工業互聯網處在同一時間窗口。此外,工業互聯網更多是現有ICT技術與工業應用的集成,目前我們在解決機器連接、大數據分析、機器故障預測以及工業運營優化時,所觸碰到的ICT技術還是在應用層面。從這個角度來講,現在大家所應用到的云計算、大數據分析等都處在同一個代系上,沒有質的差別,從技術上講,也處在同一平臺期。但是中國有明顯的優勢,中國是工業門類最全,全世界機器數量最多,制造業場景最多的國家,意味著什么?如果我們把大數據看成是一個新的資源,中國制造業擁有全世界最豐富的資源。在工業互聯網、工業大數據的時代我們有最優質的資源,這就是中國制造業的優勢。
但也不是高枕無憂。當前,中國廣大中小制造業企業離工業互聯網非常遙遠,我國大概有30多萬家制造企業,中小企業占97.4%,他們可能還處于工業2.0和3.0時代,并沒有足夠的資金、人才、積累使用或者自己投資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從而運用這個歷史機遇,迅速提升自己的智能制造的水平。這也是中國制造轉型升級的巨大痛點,呼喚著中國本土工業互聯網平臺提供支撐。云平臺以SaaS服務的方式就能夠解決中小企業應用工業互聯網門檻高的問題,對于中小企業花幾百萬、幾千萬買服務器、軟件,養一支大數據、云計算團隊,這個門檻太高了。工業互聯網云平臺可以實現中小制造企業拿來就用,即插即用,能夠享受到工業互聯網所帶來的價值,能夠幫助中國的中小制造企業更好、更快地達到工業智能制造的水平。
樹根互聯是三一重工基于8年積累,在自身應該用工業互聯網平臺獲得很好效果的基礎上,打造的服務全社會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以互聯網創業公司的模式投資打造的一個獨立、公共的互聯網平臺,我們的理念就是制造即服務、數據即價值,為中國制造企業提供直接增值的工業互聯網應用方案,打通最后一公里。不管你有多強的IT能力,怎樣做通信技術,怎樣做大數據分析,其實最終輸出的是OT,是能夠在運營層面直接給企業帶來好處,也就是說不光是有機器、數據、人,還要進入到企業真實的運營流程里,這樣我們的企業才能夠直接享受到工業互聯網的好處。
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目前能夠做的一些事情,首先是產品智能化,使產品形成本地大腦加上云端超腦結構。樹根互聯的智能研發制造、智能服務等都可以幫助企業提升價值。
我們給我們的工業互聯網云平臺取的名字叫根云,為什么?我們覺得樹根是埋在地底下的,默默吸收水分和養料支撐參天大樹的成長,我想這個意義非常符合我們對大數據的成長的理解,積累大數據的目的是為了支撐工業企業更好地茁壯成長,所以我們取名叫根云。基于人的服務、工業大數據的分析清洗以及硬件的物聯和M2M平臺,支撐了樹根互聯能夠提供最接地氣、端到端、給客戶帶來最大價值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能力。
基于工業物聯網平臺,制造業最終會朝著使用分享經濟的模式發展。尤其在裝備制造業,該趨勢已經非常明顯了,以租賃的方式,以提供服務的方式,而不是以銷售和買賣硬件本身的方式,已經成為一個主要的新的經濟模式。
我們的口號是MaaS(制造即服務),立足于工業互聯網,專做云、工業大數據分析,構建一個云的生態。在這里,我們抱著開放的心態,我們愿意跟所有合作伙伴、云商、解決方案供應商等共同合作,一起打造一個工業互聯網的生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