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大唐網絡副總裁 劉 君
大唐網絡:資源型移動互聯網模式推動產業創新升級
□ 文 大唐網絡副總裁 劉 君
我們感覺在云計算、物聯網傳統概念當中,2016年迎來了一個升級;而在大數據、人工智能、AR方面,2016年也迎來了一個熱點。總體來說,2016年是產業互聯網蓬勃發展的一年。但是,蓬勃發展的另一方面,傳統行業的發展確實遇到了一些問題,大家存在一種焦慮和不安。伴隨著不安,大家都在想辦法解決傳統產業如何發展的問題。
產業的變革需要從自身以及多方面因素來梳理,大量傳統產業仍具有很大的優勢,有大量的存量資源沒有被發掘,互聯網工具要發掘這種資源。國家發布了“互聯網+”和《中國制造2025》的政策,不管是“互聯網+”還是“+互聯網”,要用工具解決傳統產業的痛點,幫助傳統產業革命,而不是革傳統產業的命。所有的這些東西,我們要返璞歸真,就是要解決民生所需、產業所痛,國家要服務實體經濟,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
在這種大背景下,大唐網絡做了嘗試和探索。大唐網絡是央企大唐電信旗下的 “互聯網+”雙創平臺,服務實體經濟轉型發展的創新互聯網公司,目前實現了股權多元化,也就是說不是純粹的國資背景。同時做的業務主要體現在“互聯網+”和投資孵化這兩塊。我們現在的路徑是探索資源型移動互聯網模式,這個模式和傳統的互聯網模式有區別,傳統是正向發展的模式,通過燒錢免費聚攏用戶,通過大數據的精準特性提高黏性轉化率,最終實現變現。我們依托體制優勢和優質資源走的是反向大數據,整合資源差異大數據,在大數據的基礎上建立用戶產品和服務,通過精準需求形成用戶的黏性和規模,這樣來實現一種變現,我們叫反向大數據。
依托模式的不同點和大唐電信體系的資源,打造一個創新生態。核心是“一體兩翼”,一體是有可信的云平臺,把技術積累模塊化,模塊化以后運用傳統產業轉型或者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些企業或者個人不需要從頭再開發這些技術,用現成的模塊就可以了。這樣的好處是可以大大減少研發成本和時間成本,降低傳統產業進行升級轉型或者大眾創業的門檻,這個云平臺已經通過工信部的可信云平臺認證。同時有兩翼,第一翼是云基金,與外界資本聯合建立,投向孵化產品和行業互聯網轉型。分兩種類型,一種是區域子基金,同時為了產業建立產業子基金。比如說醫療健康、體育都可以做基金,用基金的方式助推企業發展。另外一翼是眾創空間,科技部授予我們首批移動互聯網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資質,全國17張牌照,大唐網絡獲得移動互聯網領域唯一的一張牌照。眾創空間不是做傳統的服務,主要是為了投資孵化業務,幫他們助力承載一個實體空間和服務平臺。通過一體兩翼的模塊搭建公共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和模式對接資源和行業,包括政府部門、行業組織和大型企業,把這些企業的資源對接以后我們再引入資本,形成新的商業模式,孵化出一個個公司,在傳統產業原有的基礎上做增量,提供新的模式,這是我們生態的簡單介紹。

>> 大唐網絡副總裁劉 君
我們會和實體企業共同探討,提出一些創新方案,對原有的模式進行更新和替換,然后整合產業資源,同時引入第三方專業資本力量助推產業轉型,因為我們覺得僅靠一家力量很難把產業做的很大,最終可以強強聯合優化資源成立一個新公司,可以理解為大唐網絡和傳統企業拿出一定的資源出來做天使,有新的公司來做新的業務,助推產業有新的增量出來,這是我們的服務流程。
舉幾個案例理解我們模式的不同點。第一個是國航的案例,在和國航的對接過程中,發現航空飛機飛向世界各地去的時候可能是滿艙,回來有空閑,這種空閑的運力就是資源的浪費。國航的這種空閑運力資源對他們來說是傳統的資源,我們對接以后提出新的解決辦法,盤活了34%的空閑運力以及國航集團4000萬知音卡會員大數據資源。我們把飛往各地的特產,比如說新西蘭的牛奶,通過國航各地的飛機運到國內,對接高端客戶,屬于傳統產業增量服務,很受到國航的歡迎,我們跟國航成立合資公司進行運營。
然后是教育,我們跟教育部信息中心合作了一個項目,教育部信息中心是我們的資源合作方,資源型移動互聯網的特點是每個項目都有資源合作方。在教育行政部門(如學校、老師、家長、學生)中間構建新型的信息安全生態網絡,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教師、學生及家長提供溝通交流和技術服務,目前平臺已經承載了超過8000萬實名注冊用戶,日活用戶數最高達到680萬,政府閑置資源得到盤活,同時可以服務社會以及更多的人群。這個項目在最后PK的時候,有一家很強的互聯網企業跟我們競爭,最后大唐網絡拿到了,為什么可以拿到?因為我們把信息安全放在最主要的方面,而且我們是有國資背景的信息安全,這是我們的優勢。
在“互聯網+體育”方面的探索,我們和國家體育總局在移動電競方面進行深入合作,根據體育總局移動電競的授權以及牌照,孵化出一個新項目“天天電競”,去年這個項目已經開始在全國各地推廣,總決賽落在貴陽,獎勵500萬,參與的直播人數超過5400萬,效果比較好。我們與資源方的合作,運用市場化手段,迸發出來非常大的能量,這個項目吸引了很多投資人的關注,首輪融資9000多萬。2017年在全國推廣的同時,也吸引全球熱點區域的關注和參與。
下面這個案例是在醫療領域的,資源合作方是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現在霧霾很嚴重,會引起癌癥和不確定性的病癥。據統計,我國癌癥病人有3000多萬,因此我國存在非常大的腫瘤樣本量和樣本庫,這些數據能夠成為未來提高腫瘤治愈率的有力基礎。該項目旨在利用互聯網技術為國內腫瘤放療患者提供優質的院后咨詢服務,實現便捷的醫患溝通渠道,打造國內首個腫瘤精確放療平臺。
然后是扶貧方面,這是國家比較關心的重要方向,我們也做了一些探索。以互聯網技術為民生改善做一些貢獻。以精準扶貧信息資源管理和大數據平臺建設為核心,實現對各類扶貧信息資源和數據的統一管理和資源共享。目前這個項目已經在張北縣落地,張北縣已經把這個作為重要的項目來推,后期會在河北省推下去。為國家的民生做一點貢獻。
在中國經濟新常態下,國家發布了創新驅動的戰略,相信科技創新、產業升級與資本的三者結合的情況下,將會成為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慧民生的重要力量。同時我們發現在互聯網領域天生和資本分不開,我們預計2017年將會延續2016年的狀態,互聯網將會卷入資本對傳統產業進行重構的狀態,產業融合新動能將迸發出更大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