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嘉,劉欣銘,王 康,時小翠,王鈺瑄,蔡春苗
(1.哈爾濱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哈爾濱 150025; 2.哈爾濱學院地理與旅游學院, 哈爾濱 150086)
黑龍江省農業水資源生態補償機制研究
周 嘉1,劉欣銘1,王 康1,時小翠1,王鈺瑄1,蔡春苗2
(1.哈爾濱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哈爾濱 150025; 2.哈爾濱學院地理與旅游學院, 哈爾濱 150086)
本研究主要針對黑龍江省農業水資源補償機制進行深入分析,探討黑龍江省農業水資源利用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原因,并根據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策略。
黑龍江省;農業水資源;生態補償機制
現階段,我國農業用水主要有兩大部分需求:一是用于灌溉農田,二是林牧漁等副業用水,灌溉農田的用水量遠高于林牧漁等副業的用水量。據統計,灌溉農田的用水量占農業用水的97%,本研究中所指的農業水資源也主要指用于農田灌溉的水資源。
黑龍江省在我國東北部,氣候適宜,光照充足,年降水量400~1 000 mm。省內水資源豐富,土壤主要為黑土。全省土地總面積為47.3萬km2,農用地面積為3 950.2萬km2,主要耕種區集中在三江平原和嫩江平原,農作物主要是小麥、玉米、水稻、大豆。三江平原和嫩江平原因為面積廣闊,使用河流水不便利,所以主要通過地下水灌溉,而其他地區主要是通過河流、水庫灌溉。
第一,農業用水量大。黑龍江省是農業大省,耕地面積廣大,灌溉用水量巨大,因此黑龍江省農業用水量與其他省市相比一直居先,而且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黑龍江省農業用水量逐年遞增,工業用水量逐漸減少,而其他省市則是農業用水量逐漸減少,所以,黑龍江省各產業用水量比例嚴重失調。黑龍江省農業用水量大主要有三個原因。A.耕地面積大,對灌溉需求大。黑龍江省耕地面積2005年為239.41萬km2,到2014年耕地灌溉面積已增加到530.52萬km2。隨著耕地面積的不斷增加,農業用水量也逐漸加大。B.黑龍江省現有的水利設施大多落后陳舊、利用不充分、蓄水能力小,以致水資源利用率低,水資源浪費現象嚴重。C.水田在耕地類型中的比例逐漸增加,一些旱田也開始改成水田,水田用水量巨大。第二,農業面源污染嚴重。在耕種過程中,農田中的泥沙、農藥、化肥通過雨水和融雪流入河流或下滲到地下水,造成河流污染和地下水污染。農業面源污染是導致河流、湖泊水質惡化的重要因素,水質污染威脅人體的健康,并會對農作物的產量造成影響,還會破壞生態環境,阻礙黑龍江省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據調查,黑龍江省污染源中工業污染源占6%,生活污染源占21%,農業污染源占73%,農業污染源占總污染源的比例最高。黑龍江省為國家糧食安全提供強有力的保障,但很多農民過分追求糧食產量,在生產中使用大量的農藥、化肥,導致農業面源污染嚴重。同時,農業面源污染又因為排放點不固定、污染物來源難以確定、排放存在間歇性等特點,導致農業面源污染的治理十分艱難。而且,黑龍江省雨季分明,降雨比較集中,又因為土壤以黑土為主,土地營養成分含量高,冬季土地會凍結,凍融作用明顯,導致土壤中的氮、磷流失嚴重,進一步加劇了農業面源污染程度。
建立水資源生態補償機制,一方面可以抑制因為農業用水過量造成的浪費,一定程度上緩解農業用水短缺的局面;另一方面可以籌集資金對水污染進行治理。建立水資源生態補償機制即通過農業用水的水源、管理和使用一系列過程實現成本與收益的轉移,最終實現自然資源保護及發展生產力的目標。建立水資源生態補償機制可以促進黑龍江省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夠鼓勵農民、相關組織機構、政府機關共同進行節水。
建立農業水資源生態補償機制的目的是保護農業用水、促進農業用水的可持續發展,需要以法律法規為保障,以經濟調節為手段,圍繞價值補償進行,采用多種補償方式,以農業用水者、對農業用水產生不良影響的生產者及農業用水保護的受益者為對象,對農業用水價值及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合理補償。建立農業水資源生態補償機制應從農業用水的特性出發,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尋求最為有效的補償機制。
第一,農業用水所有者:水資源為國家和集體所有,包括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水塘和水庫中的水,都是屬于國家和集體所有。在我國水資源的所有權除部分屬于集體之外,大部分水資源都是國家所有。第二,農業用水管理者:主要是當地政府、水利局、灌區管理部門,這幾個部門的管理者對水資源進行調配、協調與監督。在補償機制的實施過程中,政府、水利局、灌溉管理部門主要負責協調利益分配,確保補償機制的順利進行,實現補償機制利益的最大化。第三,農業用水使用者:農業用水的使用者主要包括農戶用水、工業用水、居民用水,他們是補償機制最直接的利益關聯者,也是最應該接受補償的對象。
第一,補償標準。補償標準是補償機制的核心內容,能否順利構建農業水資源補償機制的關鍵就是確定合理的補償標準。農業用水補償標準應根據當地實地情況和實際案例進行補償,按照農業水資源的利益分配,確立合適的補償標準,可以建立補償上限和下限,以當地農業用水的市場價格作為參考依據,確定補償標準。第二,補償方式。農業用水的補償方式有:資金補償、實物補償和政策補償,等等。如:節水項目的專項資金,相關部門可以對節水項目建設產生的費用給予補貼,也應加大市場補償的比重,增加資金渠道。第三,補償資金監管。對補償資金進行監管可以確保農業水資源生態補償機制的順利實施。補償資金的監管部門應是獨立于政府機關的第三方機構,補償資金要做到專款專用,對資金挪用的違規行為不僅應嚴厲處罰,還應建立公共監督機制,確保補償資金使用的信息能做到公開、透明。
第一,加強財政補貼。可以通過財政補貼的方式對保護水資源的人群進行經濟補償,農業節約用水的受益者和單位也應承擔一部分費用。應將補償資金納入用水成本,通過合理手段,如:提高受益范圍的生產、提高水價來籌集資金,然后通過財政轉移來實現受益者向受損者的補償。第二,保證補償資金的充足。政府機關要加強對農業水資源的保護,對補償資金的來源,可以采用設立專項資金的模式,用金融性的手段籌集資金。第三,建立保障機制,確保補償工作的順利實施。首先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在現有的法律中增加補償制度,對補償的范圍、方式、原則、措施等都作詳細說明。同時,加強相關機構的建設,明確人員職責。
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節約用水,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在實施中應不斷積累經驗,逐步完善補償機制。
[1] 段玉杰.中國農業面源污染現狀及改善對策[J].中國減災,2015,(04):28-29.
[2] 薛禹群,張幼寬.地下水污染防治在我國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中的雙重意義[J].環境科學學報,2015,29(03):474-481.
[3] 孫秀秀.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控制模擬與優化[D].北京:北京理工大學,2016.
[4] 曲富國,孫宇飛.基于政府間博弈的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6,24(11):83-88.
StudyonecologicalcompensationmechanismofagriculturalwaterresourcesinHeilongjiangprovince
ZHOU Jia1, LIU Xin-ming1, WANG Kang1, SHI Xiao-cui1, WANG Yu-xuan1, CAI Chun-miao2
(1.School of Geography,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25, China; 2.School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86, China)
In this paper, the 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s analyzed in depth, and the status quo,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asons of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solutions are put forward.
Heilongjiang province;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F323.21
B
1674-8646(2017)21-0174-02
2017-09-22
2017年黑龍江省經濟社會發展重點研究課題(17038)
周嘉(1974-),女,博士,教授,e-mail:harbin_zhoujia@163.com。
蔡春苗(1976-),講師,博士,e-mail:4217817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