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超,王一棟
(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檢修公司,西安 710065)
針對智能化變電站運行維護技術分析
王 超,王一棟
(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檢修公司,西安 710065)
智能化變電站的運行涉及多個領域及綜合性技術,是傳統變電技術的改革。必須了解智能化變電站的結構,掌握智能化變電站運行和維護的技術,更好地進行智能化變電站運行維護工作,保證智能化變電站安全、穩定的運行。
智能化變電站;運行維護技術;技術措施
智能化變電站是相對傳統變電站提出來的新概念,它采用了先進的智能化硬件設備,在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的前提下,更加安全可靠,現代化集成度更高,可以實現整個電站內的信息數字化,信息傳遞平臺網絡化、共享平臺標準化,電站的信息采集測量工作、設備的控制與保護工作、電量的計量檢測工作完全自動化?,F代化的智能變電站有能力支持電網的實時自動控制,也可以自主智能調節,為管理維護工作提供在線分析決策信息與各網協同互動等。傳統的變電站在處理這些工作上更重視使用功能,現代化的智能變電站更加重視管理,智能化的管理方式更適合變電站的未來發展,能使變電站的運行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現代化的智能化變電站在設計過程中采用了設備層和系統層的二分結構,一次設備與傳統變電站相比增加了智能化功能,二次設備增加了網絡化功能,所有設備日常檢修常態化。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智能化的電力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現代化的變電站不斷經歷變革,經過數字化時代、信息化時代,如今進入到智能化時代。通過對電站標準化和信息化的改進,形成了智能化的變電站,運行與管理技術也在不斷提高,現代化的智能變電站是隨著國民經濟發展的形勢,根據用戶的實際需要變化而不斷創新的。通過融合現代化的互聯網技術,對變電站供電站的所有信息進行智能化收集及監控,過去的設備出了問題,人工查找很困難,而通過智能化,任何環節出現異常都能立即顯示出來,打破了信息采集的瓶頸,推動了智能變電站的快速普及。
現代化的智能變電站設計結構普遍認可的是二分結構中的三層結構設計,即主管電能分配等工作過程層,主管繼電保護測控工作的間隔層,主管自動化控制管理的站控層,各層作用見表1。

表1 現代化智能變電站各層次結構的作用Tab.1 The role of modern intelligent substation various levels
經過近些年的努力,現代化的智能變電站優勢越來越明顯,用先進的光纖進行信息傳送,取代傳統的電纜線,施工安裝使用方便,光纖組成的通信網絡取代了過去的模量回路及開關輸出方式,使得二次設備更加簡化。將信息模型統一化后,取消了規與約之間的相互轉化,使信息共享更加方便,更好的觀測和控制,提高了管維的效果。
如今,現代化的智能化變電站已經成為國家電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變電站的發展方向及發展重點,未來還要建立更為先進的智能化電力網,智能變電站的成功應用,必定為未來智能電網的建設積累經驗。
調度管理、運行巡視、過程層網絡運行維護是智能化變電站正常運行的主要工作。保護電網安全運營的關鍵是智能化變電站安全穩定的運行。平時重視日常檢修,新增設備時,重視其內部檢修,以便于及時發現運行中的隱患。要及時備份安全保護裝置的各種參數,防止故障發生時設備信息的丟失,控制設備運行時的溫度,避免過高溫度損壞設備。完全使用了光纖后,智能化變電站中少了二次電纜,所以,保證光纖網絡的完好就是保證變電站穩定安全的運行。定期檢查交流采樣,光纖接觸情況,站內設備告警信息,間隔層內的跨間隔設備,保證正常狀態是保證智能化變電站安全、穩定的關鍵。做好網絡交換機和報文分析儀的維護工作,網絡運行報文是否正常,影響智能化變電站設備動作的正確性。保證以太網端口各項參數的正確,是智能化變電站運行時進行通信傳輸的根本保證。檢查交換機時,保證其內部參數運行與設計值一致。智能化變電站設備的程序化操作功能、單間隔、多間隔及保護功能與投退程序操作要相符。檢驗站控層的功能,重點檢查軟壓板、定制區切換以及宣傳召喚等功能,為無人值班的正常運行打下基礎。
異常運行時,使用常規的檢測方法對各種組件和設備進行檢測,同時制定全面的檢測規范,科學合理的進行系統維護。異常運行的設備要進行檢測和事故處理,還要對異常現象所產生的數據信息進行有效性分析,合理的識別,明確是跳變還是數據錯誤,如果是數據錯誤,要及時查找是軟件配置問題還是組件問題,并及時采取措施,促使變電站更好地運行。
現代化智能電站的硬件設備應用了計算機科學技術、全新的決策技術、新型信息傳遞技術,與舊有電站相比較,能突出體現其新型智能化的特點?,F代化智能電站的硬件設備按其作用可以明確區分出一、二次電力設備。直接為客戶供電相關的硬件設備都可歸于一次設備,不參與直接供電,但是,參與管控智能電站的一次工作的設備可以歸于二次設備。常見的電力互感器設備、具有智能管理工能的電力斷路器都是一次硬件設備。電力互感器是集成了很多新技術比較綜合的電力傳送感應器,應用屏蔽線和信息收集傳送器等,可以完成一次電力設備的數據采集工作,既能監控電網電流輸送狀況,還能為保護設備提供相關信息。日常對一次設備進行維管重點檢查內容見表2。

表2 對一次設備進行維管重點檢查的內容Tab.2 Primary equipment for vascular inspection
日常對二次電力設備維管工作的內容包括智能化終端、無人值守自動設備,還有用于合并的設備。二次電力設備系統運行原理是當智能電力系統出現異常情況,智能化設備感應信息并發送到信息處理設備,形成信息記錄,員工可查看到異常情況的具體信息并予處理。日常檢查相應的自動化硬件設備并保證其正常運轉,比如檢查警報系統,保證其正常工作,電力系統出現問題時能準確發出警示信息,使工作人員及時處理,減少事故的隱患。
智能變電站在運維工作中,除了對電站的硬件設備進行技術管理,對電站工作人員的技術培訓、知識更新也是技術維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些工作人員認為智能變電站運維技術就是指硬件設備的維護與管理,只要硬件設備不出問題,一切都不是問題,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在強調硬件維護技術的同時,對工作人員進行技術培訓與更新,加強思想認識是智能化電站安全、穩定、高效運行的保證。
智能化變電站的運行維護技術有了很大進步,提高了設備的有效使用效率,減少了以往的人工誤操作情況。盡管有了較大的發展,但還是有不完善的地方,變電站的技術人員還要不斷努力,提高智能化電站運行維護的技術水平。
[1] 姚東峰. 基于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運行維護技術分析[J]. 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17):179.
[2] 耿文斌. 智能變電站與常規變電站的差異及日常維護[J]. 低碳世界, 2017,(29): 41-42.
[3] 陳蘇芳. 智能變電站中運行維護技術探討[J]. 科技與創新,2017,(14): 97,100-101.
Technicalanalysisofoperationandmaintenanceofintelligentsubstation
WANG Chao, WANG Yi-dong
(State Grid Shaanxi Electric Power Company Maintenance Company, Xi’an 710065, China)
The operation of intelligent substation involves many fields and comprehensive technologies, which is the reform of traditional substation technology. We must understand the structure of intelligent substation, master intelligent substatio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to ensure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intelligent substation.
Intelligent substatio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Technical measures
TM63
B
1674-8646(2017)21-0044-02
2017-09-15
王超(1987-),男,助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