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婷婷,劉國勇,楊建東
(1.新疆農業大學 經濟與貿易學院,烏魯木齊 830052; 2.新疆農業大學 經濟與貿易學院,烏魯木齊 830052;3.中石油新疆銷售有限公司塔城分公司,新疆 塔城 834700)
塔城市農村養老保險事業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楊婷婷1,劉國勇2,楊建東3
(1.新疆農業大學 經濟與貿易學院,烏魯木齊 830052; 2.新疆農業大學 經濟與貿易學院,烏魯木齊 830052;3.中石油新疆銷售有限公司塔城分公司,新疆 塔城 834700)
農村養老保險是針對國內農村老年人口日趨增多的發展現狀,即以農村養老問題日趨凸顯為基礎實施的一項惠民政策,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也在不斷完善。我國自2014年開始執行城鎮與農村相結合的養老保險政策。塔城市作為中國西北邊陲小城,經濟發展較為緩慢,農村居民養老保險覆蓋率較低,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在運行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亟待盡快解決,以提高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
農村養老保險;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塔城市
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三農問題,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自2004年開始,每年的1號文件都是針對三農問題,通過制定政策解決三農問題,改變農業、農村和農民的發展狀況。到2011年,中國城鎮化率已經達到51.27%[1]。城鎮化率超越“50%”,表明中國城鄉保障事業發展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要求在更高層面和更大強度上加快推進社會保障城鄉統籌的步伐[2]。2014年,以城鄉結合為基礎的養老保險政策應運而生,此項政策的頒布對農民來說是一項不折不扣的惠民政策,也是體現社會公平、促進社會和諧的一項制度保證。新疆塔城作為中國的邊遠城市,農村居民多、城鎮居民少且經濟發展欠發達,本文通過對當地農村的社保現狀進行分析,指明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自1986年國務院牽頭召開以農村社保為主要內容的會議后,我國農保的大幕就此拉開。這次會議也是為了落實“七五”計劃中提出的具體要求[3],在發展速度較快的農村、鄉鎮推行了農保制度,嘗試了初始化的農保制度的執行,但在政策推進實施時,由于受到制度本身的約束[4],試點中出現了許多問題。1999年,國務院決定停止辦理新參保的相關手續[5],這一條文的下發,使得多地出現基金運行困難、參保人數下滑等現象,對這一階段的農保制度而言是一次重創。
之后,農保制度的再次發展是在黨的“十六大”中提出的,在國家“十一五”規劃與建設新農村推進社會發展、解決農民工問題等相關指導性文件中均提出了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這一內容[6],并把它作為建設新農村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加大試點力度。國家把探索建立健全農保制度作為當務之急,倡導全國開展農保制度[7],并將這一內容納入中央一號文件當中,于每年年初下發。
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央對農保制度的具體運行模式和要求也作出相應的指示,在新型農保試點工作的意見中[8],國家明確提出要探索建立與多類型保證措施相配合的新型農保制度,加大相關政策的扶持力度,重點抓好落實,將權利與義務相對應[9],并爭取在2020年基本實現農村百姓老有所依[10],滿足條件的人員能夠全員參保的良好局面。
現行的農村居民養老保險,是按照黨的“十八大”具體要求以及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會議精神,依據相關法律條文規定,歸納吸取了上一階段農保制度的經驗,將農村和城鎮養老保險進行了合并,建立起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制度[11],從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試點擴展進度較慢、與其他制度銜接不暢等問題[12]。這一制度是在我國新的發展前景和新的國力[13]、國情下制定下發的,具有較完善的試點反饋,同時也擁有一定的政策基礎和群眾基礎。
塔城市自2015年3月起,開始全面實行新的農保制度并制定下發了實施方案。近3年塔城市農村居民參加城鄉居民保險的情況如表1所示,具體為2015年應參保農村居民人數25 516人,實際參保25 315人,參保率為99.2%。2016年應參保農村居民人數25 240人,實際參保25 036人,參保率為99.2%。截至2017年6月底,應參保農村居民人數25 151人,實際參保25 116人,參保率為99.8%。農村百姓對農保的參與度較高,覆蓋程度較大。

表1 塔城市農村居民2015年1月—2017年6月參保情況Tab.1 Rural residents insured situation from January 2015 to June 2017 of Tacheng
但同時也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 缺少相應的法律支撐。目前,國家出臺的社會養老保險法大部分是以省市為主要單位推廣實施的,而且各省市根據自己具體的情況設立的標準不一,并沒有形成統一規范的相關法律規定。而相關的人力、勞動、保障等部門也未出臺地方性法規保障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推廣實施。
第二,農村居民對農保的長遠發展效益認識存在不足。首先,政策宣傳力度欠缺。生活在農村的居民雖然能夠通過各種信息化方式了解到一些農保政策制度,但并不能詳細了解具體的條文與流程,因此對現行農村養老保險的性質、意義、作用和實施辦法了解的不是很透徹,也正是因為他們的認識不到位,所以存在一定的消極、懈怠、不重視的情緒,造成政策推行慢,實施效果差的結果。同時,很多農村居民受傳統思想的禁錮,存在著嚴重的“家庭養老、土地養老”意識,認為自己年老時可以依靠下一代或土地,沒有養老保險,這一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制度的推行。
第三,政策執行力度欠缺,經辦人員業務素質待加強。首先,受到相關業務人員執行力度差、業務素質不高的影響,某些村隊信息化進程并不完善,在相關工作開展中存在信息丟失等風險。其次,各村隊農村保險辦理工作的操作流程煩瑣細致,但人員配備不足且存在經費短缺等現實問題,造成辦理時間長、效率低、錄入慢的結果,在不同程度上對農保制度的推行造成了不良影響。
第四,經濟發展制約。新疆塔城市地處偏遠,鄉村經濟發展緩慢,多數的農村居民以土地作為主要的家庭收入來源,收入來源易受自然災害、氣候、地形等影響。尤其對于低收入水平的農民家庭,除了維持基本的生活開支外,基本沒有能力負擔養老保險費用。到目前為止,農村養老保險只是被收入相對穩定且相對收入較高的農村居民所接受。
第一,改變宣傳方式,有效加強宣傳手段。在政策推行中,應秉持多措并舉、多管齊下的理念,擴大宣傳面,做到戶戶宣傳,人人知曉。一是為快速有效的讓農村居民了解到政策的利好項,應采取制作簡單易懂的標語、手冊、橫幅等既醒目又有效的方法。二是通過村干部的帶動效應,逐步影響村里農村居民,以點帶面,發揮村隊貼近農民生活實際的有利條件,多方面采集農民生活信息,加強措施、有力引導。三是堅持陽光操作,定期通報個人賬戶資金保值增值和養老金運行管理情況,對享受補貼待遇的對象、條件、標準都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公示,同時強化工作人員財經紀律,加強管理,以此提升參保人對政策的信任度。
第二,結合農村發展現狀,科學化推進制度建設。一是在推進制度建設方面,制定之初就應充分考慮塔城市農村經濟發展存在高低各異,希望的養老方式也因人而異,制定出符合實際、行之有效的政策制度。二是隨著時代的變革,應及時更新農保的制度內容,及時分析政策推行中問題的癥結所在,打破原有束縛,結合當地民生民情,把握住關鍵點,在基金籌措、管理運行、發放補繳等方面接納建設性意見。三是在之后的制度執行中,應通過定期開展入戶調研、征集意見、調查問卷的方法獲得農村居民在不斷發展中對農保的新看法、新意見、新建議,以此不斷健全制度,完善相關條文政策的執行。
第三,做好基礎工作,提高業務素質。一是應建立起以政府主要領導、社保部門和相關部門一把手在內的新農保管理委員會領導小組,建立統一的管理部門,提高經辦效率,加強人才的培養,做到各級工作人員能準確把握、執行政策。二是提升信息化水平,通過與政府的溝通,確保邊遠地帶的村隊也能使用網絡化、信息化的操作平臺,在此基礎上提升效率,確保質量。三是業務人員是政策推行實施的窗口,因此,要提升業務人員素質,加大對業務人員業務操作水平的考核力度,制定相應的獎懲辦法。
第四,突破經濟發展制約。一是政府應釆取相應切實有效的幫扶措施,鼓勵塔城市農村居民立足當地積極創收,克服經濟水平差異對參保帶來的影響。二是平衡農村與城鎮的經濟發展,開展城鎮與農村產業的交流展示會,從中發現商機,提高農村百姓生活水平。同時,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及第三產業,以文化引領為基礎,結合塔城市農村實際開發旅游等產業,提高農民在二、三產業的獲得感,助力農保制度的推行。
[1] 李春根,包疊.新形勢下基本養老保險城鄉一體化路徑初探[J].貴州社會科學,2005,(01):76-77.
[2] 胡曉義.在中國社會保障30 人論壇年會(2012) 上講話[Z].2012.
[3] 于森.浙江嘉興“以土地換保障”的經驗及其反思[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06,(02):61-62.
[4] 羅曼.農民參與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意愿及其影響因素[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1.
[5] 姜瑩.農民參與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意愿和行為研究[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12.
[6] 申策.中國農村老年人最低社會養老金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可能的社會效益[J].中國農村經濟,2006,(08):96-97.
[7] 戰夢霞,楊潔.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亟待解決的問題[J].特區經濟,2010,(02):174-175.
[8] 趙凈.論如何推進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J].黨史博采(理論),2010,(05):27-28.
[9] 施海燕,朱云霞.農村地區社保覆蓋工作中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現代商業,2017,(02):189.
[10] 鄭廷廷,謝靜,黃云霞,等.老齡化和“空心化”雙重約束下農村養老保險適度保障水平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09):215-217.
[11] 黃明娥.中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長效機制研究[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2.
[12] 王國輝,陳洪俠.新農保基層經辦服務能力的隱憂與對策[J].勞動保障世界,2011,(11):55-59.
[13] 梁城城,王永莉.農村居民養老保險參保行為影響因素研究-以西部民族地區為例[J].蘭州財經大學學報,2016,(02):60-63.
ResearchonthestatusquoandexistingproblemsofruralpensioninsuranceinTachengcity
YANG Ting-ting1, LIU Guo-yong2, YANG Jian-dong3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52, 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52, China; 3.Tache Branch, Petro China Xinjiang Sales Co. Ltd, Tacheng 834700, China)
The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is aimed at the growing status quo of the aging population in the rural areas in China.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n our country, the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is also constantly perfect. China has implemented the old-age insurance policy combining urban and rural areas since 2014. As a small town on the northwestern border of China, Tacheng city has a relatively slow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overage rate of rural residents’ old-age insurance is still low. Some problems still exist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rural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which needs to be resolved as soon as possible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standard of living of rural residents.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Development status quo; Problems; Tacheng City
F842
B
1674-8646(2017)21-0163-02
2017-09-22
楊婷婷(1991-),女,新疆農業大學農業推廣類在職研究生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