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年應激反應導致終生抗壓能力差
美國紐約的芒特西奈伊坎醫學院凱瑟琳·佩娜等人日前報告說,他們通過小鼠實驗確認,幼鼠發生的應激反應會對其大腦中與情緒和抑郁相關的特定區域的基因表達產生影響,表現為終生對壓力更敏感,遇到壓力更容易抑郁。研究結果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志上(《Early life stress confers lifelong stress susceptibility in mice via ventral tegmental area OTX2》)。他們的最新研究聚焦在表觀遺傳學領域,第一次在分子層面確認,在小鼠幼年的敏感期發生應激反應會對小鼠抗壓能力造成持續終生的影響。
參與研究的芒特西奈伊坎醫學院教授埃里克·內斯特勒表示,這項結果將有助開發針對人類幼年應激反應或創傷的新療法。
表觀遺傳是指DNA(脫氧核糖核酸)序列不發生變化,但基因表達卻發生了可遺傳的變化。研究人員在實驗中發現,如果在小鼠出生后對來自其母親的護理進行人為干擾,會導致數百個與小鼠中腦“腹側被蓋區”相關的基因表達水平發生改變。科學家認為,中腦“腹側被蓋區”是愉悅系統或是報償回路的一部分,也處理多種情緒與安全感。雖然上述改變不足以使小鼠立刻發生行為變化,卻會使小鼠“腹側被蓋區”處于持續的類似抑郁狀態,當成年后再次遇到壓力就會被激發,產生類似抑郁的行為。
研究人員進而確認,一種名為OTX2轉錄因子在上述基因表達改變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轉錄因子是能夠與基因上游特異核苷酸序列專一性結合的蛋白質分子,通過調控基因轉錄,保證目的基因以特定強度在特定時空表達。小鼠在出生后10~20d的敏感期發生應激反應,會抑制體內OTX2水平,影響小鼠與情感相關的基因表達。這種影響伴隨終生,即使小鼠成年后,體內OTX2水平恢復正常也不消失。這表明,生命早期的應激反應會擾亂在特定年齡發生的由OTX2調控的基因轉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