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疆·郭建軍
舞動“青春的媽媽
文/新疆·郭建軍
清晨,當一家人還酣睡在夢鄉時,媽媽就已經悄悄起床,躡手躡腳地換上了跳舞裝束,一身統一定做的粉紅色綢緞鑲黑邊的舞服,再搭配一雙輕便精致的白色運動鞋。臨出門前,媽媽還在頭上夾了一只彩色蝴蝶發夾,活脫脫一個時尚女郎。一切準備妥當之后,媽媽便邁著矯健的步伐直奔社區廣場去了,在那里有一群老姐妹們正等著她領舞呢。
媽媽今年已經71歲了,她對舞蹈可不是隨便跳著玩的,為了實現自己多年想跳國標舞的夢想,退休后,媽媽專門報了一個國標舞培訓班,在那里學習了華爾茲、恰恰、倫巴、探戈等舞蹈,后來又自學了現代舞和廣場舞。
為了準備“三八”婦女節期間的慰問演出,媽媽卯足了勁,每天回家配樂、編舞,忙得不亦樂乎,甚至連她最喜歡的熱播劇都靠邊站了。媽媽是舞蹈隊的教練,對她來說,每天把舞蹈隊的事情安排好是頭等大事。一天,媽媽無精打采地回到家,看她一反常態,我忙問她怎么了?原來,舞蹈隊的一個隊員因為老伴得急病住院需要照料,不能參加演出了,眼看離演出只剩下兩天時間了,少一個人怎么辦呢?媽媽一臉愁容。晚上吃飯時,媽媽都無心,還是媳婦的一句話提醒了媽媽,“現在找人臨時頂替是不行了,這么短的時間肯定學不會,為什么不能把隊形重新編排一下呢?”那天晚飯后,媽媽一直把自己關在屋里,打開音樂反復比畫,終于拿出了舞蹈的改編方案。
第二天,媽媽拿著重新改編的隊列圖開始跟隊員們重新編排這支舞蹈。她教得非常認真,一招一式,一個舞步,一個眼神都力求做到準確到位。因為隊員們都練得非常投入,整整用了一天,這支舞蹈就被串下來了。排練結束后,媽媽把那幾個練得不好的阿姨留下來給她們開開“小灶”。
“三八”婦女節那天,社區活動廣場被圍得水泄不通,大家都被她們在舞臺上精彩的表演所打動,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息。
算起來,媽媽帶領這支舞蹈隊跳廣場舞已經有兩年多了,經過勤學苦練,隊員們不僅學會了扇子舞、腰鼓舞、秧歌舞,還學會了交際舞和老年迪斯科。有時,媽媽舞癮上來,還會拉住媳婦陪跳老年迪斯科,一會兒做個“對佛掌”,一會兒擺個“烏龜伸脖”,真有趣!
說真的,媽媽變化的確不小。熱情開朗,有安排不完的活動和無話不談的朋友。如此熱愛生活,媽媽真是越活越年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