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永平
(蘇州旅游與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 蘇州 215104)
高職院校中體育教學結合未來職業需求的問題與路徑
束永平
(蘇州旅游與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 蘇州 215104)
體育教學作為高職學校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內容,是提升學生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的一門基礎學科。為適應競爭日益激烈的就業環境,高職學校應將學生未來從業的職業需求同體育課程結合起來,幫助學生快速的適應工作環境,更好的發揮專業技能水平。通過分析開展職業需求教學的重要意義,提出職業專項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提升體育課程中職業需求的途徑。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職業需求;路徑
當前社會經濟實現了現代化發展,就業環境競爭壓力日益增強,使得高職學生在實際的就業過程中需要更強的協作能力、溝通能力、適應能力、競爭意識等素質。為此,加強體育專項訓練,以滿足多樣化的職業需求,已經成為目前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的教學重點。與此同時,現代化的社會服務、生產、銷售、技術等領域的崗位需求,逐步將重點由職工的專業技能水平轉變為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并重的人才發展理念。這些具備職業素養的人才不僅受到更多的關注,還為個人職業規劃的快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高職學生在校期間,通過體育課程中的競技游戲、個人或團隊競賽、專項體能運動等方式,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自主觀察、良性競爭等方面的意識,從而取得更加顯著的體育教學效果。
體育教育課程的基本目標是提升學生身體素質,教師通過對體育教學場地、運動器材、訓練設備、教學內容、活動形式等的合理運用,提升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從而調動他們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增強體育教學效果。因此,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開展職業方面的體能訓練,不僅能提高學生自身免疫能力,加強環境適應能力,有效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通過職業環境的模擬訓練,使學生更快適應工作強度。這種職業體能專項訓練,主要是通過大量的身體機能訓練,幫助不同專業的學生根據專項訓練的實踐內容了解未來從業的特點,讓學生更好地發揮自身的能力。
在高職體育教學環節中增加職業訓練方面的內容,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社會適應能力、應變能力等心理素質,還可以幫助學生提前適應工作環境、勞動強度等從業基礎條件。高職學校的體育教學課程應結合德育、智力、品德、專業等方面的教學內容,制定符合職業需求的教學方案,才能從根本上實現體育教學事半功倍的訓練效果。尤其是部分專項體育教學具備一定的職業針對性,如耐力訓練、力量訓練、速度訓練、肢體配合訓練等,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縮短從學校到頂崗從業的適應時間,還能使學生養成吃苦耐勞、迎難而上的良好品質。
傳統的體育項目一百米、四百米、八百米賽跑,仰臥起坐、籃球、排球、足球等項目仍是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課程的主要內容,與基礎教育階段的體育教學內容類似。傳統的體育課程缺乏創新性,降低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學生容易出現喜歡體育訓練,但對體育課興趣不大的情況。部分體育教師認為體育教學只是一門單一性課程,常規的體育訓練內容是教學的重點,與專業教師之間缺乏溝通,不了解不同階段學生職業需求的變化,因此,制定的教學方案達不到實際的教育目標。
目前,部分高職院校仍存在對體育課程不重視的問題,因此造成了體育教師隊伍無論是質量上,還是結構上都缺乏專業性、實踐性的情況。相對于其他專業學科,高職稱、專業性強的教師數量較少。這種情況進一步導致了教師精力分散、課程內容缺乏針對性,體育教學課堂實踐效果不強。教師專業技能水平限制了體育職業專項訓練的效果,過于傳統的訓練模式不僅無法達到促進學生身心協調發展的教育目標,還使學生的體能訓練達不到一般標準,造成了教育資源的浪費。
體育學科的教學任務與其他學科有所不同,主要依托于基礎設施,良好的體育鍛煉場地、運動器材是開展體育活動的重要基礎。一旦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對體育訓練的質量將會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尤其是職業體能專項訓練需要專業體育器材,高職學校運動設備陳舊不僅影響了學生的體能訓練,還極有可能出現安全隱患,不利于高職學校學生的健康發展。
教師的引導及體育教學實踐對學生體育素質的培養有支撐作用,應建立一個高水平的隊伍,這對體育教學與未來職業的結合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但這對體育教師隊伍素質有較高的要求。教師首先要滿足的條件是對自身嚴格要求,要了解學生的特點以及未來職業需求,有效利用教育資源,實現教育思維的有效轉變。職前教育與職后教育也是教師隊伍建設中必須重視的問題,教師要定期參加崗位培訓,在做好相關工作的基礎上,促使自身的綜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遵循學生成長發育規律,符合社會要求是高職院校編寫體育教材必須滿足的條件,也可在結合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合理引進體育項目,使高職體育充分實現時代特征。全面促進學生體質發展,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是教材內容選擇須重點注意的兩方面,在此基礎上,要實現與各類基本運動技術及運動技巧項目的結合。
高職學校在開展教學工作時,需要將素質教育作為核心,遵循全民教育以及健康第一的原則,這對學生身心健康素質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良好的職業學習是獲取職業所需體能的主要來源,在開展教育時,應實現體育訓練與職業特點的符合性,有效增強學生的職業體能。運動素質是體育運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時也可實現職業體能的有效遷移,快速反應、耐久力、注意力也是多種職業的必需條件。
從教師角度來說,必須加強自身的綜合素質,提升教學能力及業務管理能力,這是保障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教師要熟悉、掌握學生的職業特點,加強與專業課教師的溝通,在了解專業課內容的基礎上,掌握學生的學習特點及勞動特點。在制定教學計劃時,體育教師應征求專業課教師的意見,保證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對特殊專業來說,一定要滿足特殊要求,在不影響整體教學體系的情況下,可對教材進行擴展,或者自己編寫。這對體育教師的教學業務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必須加強重視。
為幫助高職學生盡快適應職業發展需求,提升自身在人才市場中的核心競爭能力,高職院校應將職業體能訓練內容與體育課程的實際教學結合起來,提升學生職業素養,更好地適應工作環境。為此,高職院校應結合體育教學目標與專業課程培訓目標,立足實際提升教育資源的利用率,轉變傳統的體育教學觀念,為學生個人職業生涯的規劃、職業素質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1] 劉煥堯.以職業需求為導向的高職體育課程模塊教學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78-79.
[2] 張少瓊.職業實用性體育——高職院校體育教育發展的方向[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05):75-76.
Problemsandapproachesincombinationofphysicaleducationandoccupation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
SHU Yong-ping
(Suzhou Tourism and Finance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Suzhou 215104, China)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is a basic discipline to improve students’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employment environment,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combine the vocational requirements of students’ future employment with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o as to help students to quickly adapt to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better develop their professional skills. By analyzing the significance of carrying out the teaching of occupational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occupational special sports and discusses the ways to enhance the occupational demands in the PE course.
Vocational colleges; Physical education; Occupation demand; Path
2017-10-14
束永平(1970-),男,本科,副教授。
G718.5
A
1674-8646(2017)23-01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