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國真
【摘要】 隨著我國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學校將網絡技術應用于校園建設之中。智慧校園是數字校園的升級,基于網絡的智慧校園建設不僅可以優化校園環境,更能為師生提供優質的服務,因此得到社會的相應重視。本文將具體探討基于網絡的智慧校園建設,希望給相關人士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 網絡 智慧校園 建設
引言:所謂的智慧校園,使指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實現校園信息的交互,為師生提供更加智能的服務,保證學校信息系統的正常運行。基于網絡的智慧校園建設主要是應用了云計算、物聯網等新型技術,這些技術將數字校園發展到智慧校園的模式,有利于校園的穩定發展。
一、云計算技術
1.1內涵
云計算是計算機網絡的一種新型技術,目前在各大校園網絡中被廣泛運用。如今校園內部各個部門之間沒有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信息傳遞的速度很慢。云計算能完善校園的信息化系統,存儲大量數據,使各個部門的人掌握信息,制定利于校園發展的相關計劃。云計算的基本應用服務有四個方面:第一是基礎設施;第二是基礎設施服務;第三是平臺服務;第四是應用服務[1]。
1.2云計算技術在智慧校園中的應用
首先,云計算技術可以降低校園的維護費。云計算本身不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而且在硬件設備的配置上也沒有過高要求。在日常維護的過程中,云計算的供應商定期對網絡建設情況進行檢查,基本不需要學校增派人手,從而節省了學校的財力、物力和人力。
其次,云計算技術可以提高校園網絡的可靠性。云計算技術具有精確的優勢,在應用過程中可以有效降低服務器的出錯率,保障校園網絡的安全運行。如果服務器出現問題,學校網絡癱瘓,建設智慧校園的工作將難以為繼。但是將云計算技術應用于校園網之后,可以快速恢復數據,使校園網絡的安全得到有力保障[2]。
再次,云計算技術可以擴展信息資源的共享范圍。應用云計算可以搭建網絡信息平臺,實現各部門的溝通交流。各部門把校園的有關數據放在“云”計算機中,可以互通有無,擴展信息資源的共享范圍。
最后,云計算技術可以完善智慧校園多媒體教學的系統。云計算技術可以將多媒體設備和其他遙控設備連接起來,優化教學環境,豐富學生的視聽體驗。交互式的多媒體教學系統以云計算作為基礎,通過教師和學生的手持移動終端進行具體操作,如播放課件、選擇素材等等,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效率和教學水平。
二、物聯網技術
2.1內涵
物聯網技術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將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追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技術。
2.2物聯網技術在智慧校園中的應用
首先,物聯網技術可以應用在校園一卡通上。校園一卡通集消費、簽到、考勤于一身,有利于便捷師生的生活。同時,物聯網可以通過短信方式提醒用戶賬戶信息、圖書借閱情況、消費記錄等等,讓校園生活更加智能化和信息化。
其次,物聯網技術可以應用在多媒體教室中。智慧校園應用物聯網技術,不僅可以掌握教室的使用情況、教師的課堂情況,還能對教室的使用狀態進行查詢。目前我國很多高校都配置了多媒體教室,并為多媒體教室提供了音響、投影機等設備。應用物聯網,一方面可以使多媒體教室的設備正常運作,順利地播放媒體信息,另一方面可以使這些設備和無線網絡連接,豐富課堂內容。
再次,物聯網技術也可以應用在智慧圖書館中。圖書館作為學生收集資料的場所,急需進行智慧化管理,滿足學生的閱覽需求。圖書館在應用物聯網技術后,可以實現無人工服務,優化校園的人力資源配置[3]。當前許多圖書館都通過基于物聯網技術的RFID書籍歸架車來對書籍進行管理,這種技術的操作流程如下:第一,將書籍放在歸架車上,通過內部閱讀器,歸架車可以感知到書內存儲的RFID信息。第二,圖書館的管理人員在查詢書籍時,可以將信息傳達給歸架車,獲取書籍的目標位置。第三,學生還書后,圖書館管理人員需要按照屏幕上的指示合理擺放書籍。將RFID應用于圖書館中,可以有效提升工作人員的效率。
結論:我國網絡計算機技術不斷發展,為了滿足時代的發展需求,高校從數字校園過渡到智慧校園的模式。在過渡過程中,網絡技術十分關鍵,高校只有把握網絡技術的內涵,將其科學地應用于智慧校園建設之中,才能推動校園的長足發展。
參 考 文 獻
[1]張武威,黃宇星. 基于網絡的智慧校園及其應用系統架構探析[J]. 三明學院學報,2013,02:89-95.
[2]冀翠萍. 智慧校園信息化運行支撐平臺的建設[J]. 現代教育技術,2012,01:49-53.[3]吳細花. “智慧校園”云平臺的關鍵模塊設計與實現[D].湖南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