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蕾+陶銳
【摘要】 本文重點研究了網絡教學在國家開放大學非學歷教學中應用的相關問題,結合開放大學的實際情況,對開放大學非學歷教育中應用網絡教學進行分析,希望能對相關學者研究有所幫助。
【關鍵詞】 網絡教學 開放大學 非學歷教育 應用
前言: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網絡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開始出現,并顯著提高整體教學效果,成為未來教學的突破口。國家開放大學非學歷教育是我國現代化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進一步提高開放大學非學歷教育水平,成為相關學者關注的重點。
一、成立學校網絡教育建設領導小組
對開放大學而言,為了保證各項網絡教學理念能有效落實,并進一步貫徹網絡教學的相關概念,應該以成立工作小組的形式對這一問題進行明確,保證各項網絡教學內容能順利落實。
因此,需要成立以副校長而組長,以繼續教育學院、現代教育技術中心、校務處等部門負責人員為成員的網絡教育工作小組,負責本學校的非學歷專業網絡教育。在有關學校現有資源調配、制定網絡教學目標、實施相關管理方案中,網絡教育領導小組必須發揮自身的作用,對相關問題進行指導,保證網絡教育工作能順利開展。
二、總結教學經驗,積極改革網絡教學方法
為了保證網絡教學的教學效果能達到預期,總結網絡教學經驗,并對教學思路進行改革,是提高網絡教學水平的關鍵點。因此開放大學在非學歷教育中,必須要正確總結自己在網絡教學中的得與失,并根據教學經驗對教學內容進行總結。
例如,華南農業大學早在2002年就已經開展了有關開放教學課程,新時期為了更好的優化網絡教學思路,華南農業大學總結自身傳統教學經驗,共得出以下結論:(1)在制作網絡教學課件中,實施三分屏可見有助于同時提供教師授課視頻、授課提綱與PPT內容,因此所獲得的教學效果更好;(2)授課時間不宜過長,網絡教學課件的時間普遍維持在25—30分鐘;(3)在網絡教學管理中,考慮到學生參與學習是不充分的,因此需要對學生的過程進行監督,保證網絡教學質量;(4)在授課結束后,教師及時的布置課后作業,進一步鞏固教學效果。
從華南農業大學的實踐經驗來看,在按照上述方法對網絡教學內容進行優化后,學生對網絡教學的好評度高、教學效果好,達到了預期效果。
三、構建新型網絡教學課堂
3.1教師全程導學
導學是網絡教學模式的重要環節,不僅存在于教學活動中,而是要在全過程中實現導學。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網絡教學的特點,將自己作為教學的核心,用自身來完成“導學”。在整個導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針對課程內容的重難點進行明確,并指出重難知識點在考試、學習中應該注意的問題,保證全體學員能對教師網絡導學的內容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一對一的網絡咨詢教學,進而掌握自己在網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改進。同時,考慮到開放大學在非學歷教育中具有特殊性,因此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還是應該開展作業考核、期末考試等,并將考試結果與考評聯系在一起,保證考試內容能得到學生的重視,進而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
3.2重視應用新的教學方法
在當前網絡教學中,新交流形式的出現進一步豐富了網絡教學內容,讓教師能采用多種方法開展教學,保證教學質量。
例如,在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充分研究所有學員的時間,在保證全員參與的基礎上開展網絡直播教學,這樣教師能通過直播的方式詳細的詳解課堂內容。為了保證在直播教學中師生之間能具有良好的互動,教師可以允許學生以彈幕的形式推送自己對知識點的認識,并與教師完成互動;之后,教師可以通過直播軟件的歷史資料,收集學生發送的彈幕信息,判斷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難點問題,方便在下一次網絡直播教學中進行講解。
四、結論
總體而言,網絡教學要具有實用性,保證教學內容與方法能滿足網絡教學的要求。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必須要發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積極引導學生學習,保證網絡教學的效果能達到預期。
參 考 文 獻
[1]張桐.遠程開放教育網絡課程設計現狀評析——以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2,10:85-89.
[2]莫淑坤,洪曉青,趙秀榮.教學媒體(資源)優化組合策略與傳遞模式研究——開放大學建設視閾中的教學改革[J].中國遠程教育,2012,10: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