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崗
摘要:本文利用文獻資料法、觀察法、教學實驗法、邏輯分析法對當前散打教學中快樂體育教學模式的運用效果進行分析,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散打技能、散打技術等各個方面進行有效提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在快樂體育教學模式的應用下,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散打學習中,并且取得良好的成效。
關鍵詞:快樂體育 教學模式 散打教學 運用
當前,雖然我國社會經濟整體發展非常迅速,而教育行業在整體大環境背景的影響下,也不斷的進行改革和創新發展,但是對于學生來說,其自身的興趣才是學習的最大推動力。對于學生來說,擁有高漲的學習興趣是能夠激發和維持學生繼續學習的主要推動力之一,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感受到充足的興趣,就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結果。我國的傳統體育教學對于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其自身的學習興趣都不是很重視,不能夠有效的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不能夠滿足現代社會對于人才的整體需求。而在這種形勢下,利用快樂體育教學的模式,將情感作為出發點,對學生的人格教育、體育教育、身體教育等各個方面結合為一體,特別是在散打教學的時候,不僅能夠充分的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主動性,而且能夠達到良好的散打教學效果。
一、研究對象及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針對某地區學校某班級的學生來作為本課題的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根據本研究課題的整體需求,對有關于散打教學、以及快樂體育教學模式具體運用方面的期刊、教材等進行詳細的查閱和搜集,這些資料的調取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切實有效的理論基礎,對快樂體育教學模式在散打教學當中的實際運用效果分析提供良好的依據。
2.觀察法
根據實際課堂的教學過程、以及教學結果,對學生的實際訓練情況進行現場的觀察和分析,對快樂體育教學模式在散打教學當中的實際運用效果進行實際的考察和總結。
3.教學實驗法
針對本課題的研究需求,對某校某班級的學生進行散打教學的實驗,對快樂體育教學模式的具體運用效果進行數據的統計和分析,從而得出相對應的結論。
4.邏輯分析法
結合上述的幾個方法,在文獻資料法的基礎上,對所有研究的內容進行統一的歸納和總結,利用邏輯分析法對本課題的研究內容進行層次劃分,對各個細節進行嚴格的分析,將數據進行仔細的分析和深入的研究,從而得出與本課題研究相符和的結論。
二、教學實踐設計
(一)實踐目的
將快樂體育教學模式運用到日常的散打教學過程中,快樂體育教學模式能夠切實有效的激發起學生的散打學習興趣,以及對散打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學生能力和水平的提高進行相對應的分析和研究。從結果不難看出,快樂體育教學模式應用到散打教學當中,不僅能夠有效的提高起學生對于散打學習的興趣,而且能夠提高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
(二)實踐分組
將該學校的學生按照相同的人數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學生人數各100人,根據實驗組和對照組所得出的數據進行詳細的對比分析和研究。
(三)教學活動
教學活動的具體實施過程中,對于實驗組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根據其自身的學習興趣,利用快樂體育教學模式,與散打教學的內容進行有效的融合,對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和基本技術學習,包括一些接觸性防守、前倒、后倒等等技術的學習;而對于對照組的學生來說,在對其進行教學的時候,利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相同內容的教學。根據兩組學生在學習散打過程中,利用的不同練習手段和學習模式,得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的真實數據,進行教學內容、質量、結果的對比,最后總結出相對結論。
三、結論與分析
(一)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快樂體育教學模式的運用,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為了將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充分的展示出來,讓學生能夠成為課堂的主導力量,這樣不僅能夠有效的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讓學生學以致用。散打課程是比較專業的基礎課程,每次在課程進行之前,都會相對應的將課堂的重點內容和提綱進行詳細的描述,并且讓學生共同的參與討論,對學生的想法有充分的了解,將理論與實踐知識進行有效的結合。學生是不同的個體,由于其自身的生長環境、思維模式等等,導致了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即使是面對相同的學習內容,學生的理解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另外,由于一些學生天生的幽默細胞,讓其進行散打動作演示的時候,經常會出現一些“笑料”。而教師在了解到學生的理解之后,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正確的動作示范,從理論一直到實踐內容對學生的錯誤進行及時有效的糾正,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散打的學習當中,并且能夠養成學生之間相互鼓勵、相互良性切磋的習慣。只有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的凸現出來,在課堂上給予學生充分展示和發揮自己才能的機會,才能夠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信心,讓學生能夠有成就感,在日后的學習當中才能夠有所收獲。
(二)因材施教
傳統的散打教學主要是注重學生的理論知識講解,體育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追求運動技能的主要規范,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而利用這種教學目的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無論是理論知識的講解還是動作的實踐都比較的程序化,沒有將理論知識和動作實踐的精髓充分的體現出來。而將學生的個性發展作為前提條件是快樂體育教學模式的根本所在,也是素質教育的基礎要求,快樂體育教學模式的運用,不僅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散打教學參與興趣度,而且對其自身的個性發揮是有非常重要影響的作用。將快樂體育教學模式運用到散打教學當中的具體操作可以根據下表1所示的數據進行分析,對比對照組和試驗組兩組學生在快樂體育教學模式和傳統教學模式的運用下,其自身的學習效果發生了如何的變化。
根據上述兩個表格不難發現,無論是散打教學當中的理論知識也好,還是具體的實踐操作技術也好,利用快樂體育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都要明顯的高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而對于學生個性化發展來說,也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和作用,由于快樂體育教學模式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的展示學生的個性,所以利用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是對學生的心理素質、身體素質、以及學習能力等各個方面的提高都有非常重要的積極影響和作用。在快樂體育的教學模式運用下,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都會有所提升,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不僅能夠讓學生對于散打方面的知識和實踐技術能夠得心應手,而且能夠幫助其自身的個性化發展。
比如在學生學習后鞭腿的時候,其中一個同學在鞭打小腿動作的時候,總是不能夠連貫的進行,雖然這個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協調性都比較好,但是其自身的訓練仍然存在問題,教師可以給予更多的關心和了解,通過了解之后,可以不難得出,這位同學在之前的訓練時,腰部已經受過傷,導致其自身有嚴重的心理負擔,害怕散打訓練對其自身的身體造成“二次傷害”。教師在充分的了解其自身的心理陰影之后,需要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不僅要保障其自身的腰部不受到任何的傷害,而且還能夠將動作連貫的進行,逐漸的幫助學生突破其自身的心理障礙,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信心,這也正是快樂體育教學模式的主要根本意義。
(三)快樂體育教學運用時需要主要的問題
1.保證課程的新穎、實用
傳統的教學模式一般情況下,都會導致學生的枯燥、乏味的心理,而學生的最大學習動力就是其自身的興趣,散打課程除了要讓學生掌握良好的理論知識之外,還需要不斷的加強散打技術的訓練,而重復的練習只會讓學生感覺到越來越厭煩,對散打的學習興趣越來越低。在這種形勢下,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散打教學的內容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將學生的基礎和教學目標作為出發點,利用適合學生學習的內容進行教學,將枯燥、單一的教學內容融入多元化因素、將知識性、趣味性充分的融入到教學中。在課堂教學的實際過程中,融入一些體育知識內容,包括現行體育知識以及時下的體育比賽情況等等,讓學生能夠逐漸的提高對體育學習的興趣,特別是對于散打學習來說,更是如此。散打技術比較優秀的學生在課堂的初期興趣濃度都是比較高漲的,但是隨著其自身的理解能力提高,在其掌握基本的動作和理論知識之后,讓其反復的進行練習,就會很容易產生厭倦的現象,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差異,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比如散打的基本技術練習,教師可以先安排基本技術的學習,在基本技術合格之后的學生進行“實戰”的對抗練習,讓學生能夠自己來選擇練習,這樣不僅能夠滿足每一節課程的教學需求,而且能夠達到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需求。
2.對于教學場地和器材的安排
對于散打教學來說,其自身的場地和器材都是在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教學工具,特別是在快樂體育教學模式的運用之后,場地和器材成為能夠上好一節散打課程的主要前提條件。利用場地和器材,讓學生能夠方便其他同學的練習和學習,不僅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和相互學習的良性習慣,而且能夠加強學生的自律習慣養成,從根本上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提高其自身參與散打學習的興趣。快樂是一種愉快心情的體驗,而良好的興許建立是需要學生的需求以及興趣作為主要的前提條件,而場地其器材的科學合理安排,能夠充分的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成為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可以利用教學場地和器材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不僅能夠切實有效的完成理論知識的學習,而且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強化學生的散打技術。
在實際的場地和器材安排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循序漸進的方式來進行,在剛開始的基本動作時,教師可以安排一些室外教學,器材主要是以拳套、腳靶作為主要,而每當學生掌握好一套完整的基本功夫之后,教師可以將室外教學改變成為室內教學,室內教學基本上是以沙袋以及實戰當中的一些護具為主。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多加強一些學生的力量練習,切實有效的將因材施教的概念發揮出來,根據學生的不同來選擇不同的練習方式以及練習器材,讓學生能夠充分的發揮其自身的潛能。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對散打教學課程的興趣度越來越深厚,而且能夠由于場地和器材的不斷變化,讓學生一直保持新鮮感,有助于其自身的散打學習能力提升。
3.重視小班教學
在散打教學當中運用快樂體育教學模式,要重視小班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教師一定要控制好課堂的整體人數,一般情況下最好不要超過30人,如果課堂的人數過多,教師很難掌握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僅不能夠及時的了解學生的需求,而且能夠切實有效的做到因材施教。在現有的人數背景下,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不同個性、不同差異性,將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安排,根據學生的能力、興趣、男女比例等等,進行小組劃分,讓學生能夠通過小組學習,鍛煉其自身的各個方面能力,并且加強小組人員之間的合作。教師要注重小組成員的隨時更換,根據課程的實際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保持學生的興趣和新鮮感,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達到良好的教學目的,而且能夠讓學生通過小組學習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及時的加以改正,促進散打教學的整體教學質量和水平。在散打教學當中運用快樂體育教學模式,不僅要重視小班教學,而且要重視分組教學,這樣才能夠將快樂體育教學模式的作用充分的發揮和展示出來,不僅有利于學生散打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術的學習和能力提升,而且方便學生之間的良性溝通和交流。
四、結語
在散打教學過程中,利用快樂體育教學模式,首先要將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的發揮出來,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將學生的個性化充分的展示出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術的有效結合,注重因材施教,將學生的散打理論知識和技術實踐能力有效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董云麗.以新《綱要》為標準構建高校體育教學模式[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0,(10).
[2]李軍.淺談快樂體育教學[J].音體美園地,2012,(09).
[3]羅華.快樂體育教學模式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鄭州大學,2013,(08).
(作者單位:天津海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