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琳莉
(黑龍江財經學院人文科學系,哈爾濱 150025)
?
文化圖式理論視域下漢語文化遷移對英語習語學習的分析
劉琳莉
(黑龍江財經學院人文科學系,哈爾濱 150025)
英語習語學習受到文化、心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一些具有正向的遷移功能,而另一些具有負面的作用。研究從教育心理學的文化圖式理論分析入手,對學生在漢語文化條件下進行英語習語學習展開了思考,提供了以文化圖式理論為平臺,以漢語文化遷移為路徑的英語習語學習建議,為更好地進行英語習語學習,提高英語教育教學效果提供參考。
文化圖式;英語習語學習;漢語文化;文化遷移;教育;心理;學生
文化圖式是教育心理學的一個新名詞,是指人們在意識中建立起的文化知識、態度、習慣為基礎的組織結構和系統,以固有的樣式和結構幫助人們認識社會、理解社會,進行學習、認知活動。由于文化圖式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產生,因此不同的文化會產生不同的文化圖式,而萬紫千紅的文化圖式更會影響到人們知識的積累、感知的發展和理解的增強,并且會隨文化的改變而發生改變。
文化圖式具有固定性特點,在一段時間內固定區域的文化有一定的穩定性,人們形成的文化圖式也就存在相對固定的特點,學校和教師可以利用文化圖式穩定的特性進行教學,通過學生文化圖式的構建來擴大教學的范圍,形成學生牢固的知識體系和認知方式。文化圖式具有連續性特點,無論是局部區域還是整個地區,在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上具有上下關聯的特點,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利用文化圖式的連續性,豐富學生的直接體驗和增長學生的間接認知,形成學生動態而連續的認知系統。文化圖式具有發展性的特點,文化圖式本身隨著主體認知提升和知識增長而逐步完善與擴大,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文化圖式的發展列為重點,通過文化圖式的發展和構建,建立起學生新的知識體系、意識體系。文化圖式具有調整性的特點,在文化的背景下不同個體的文化圖式會產生激烈的碰撞,在彼此交叉和交互式交往中,個體的文化圖式得到不斷沖擊,教師可以利用文化圖式調整和轉變的規律,在教學中實現對學生個體文化圖式的重構與優化。
漢語文化遷移是學生英語習語學習的重要影響要素,這是由于中國和英語國家在文化上既有一致性又有差異性的原因所造成。如果出現漢語文化圖式與英語習語學習存在正向的遷移,則漢語文化圖式將會加速英語習語學習進程;而如果出現漢語文化圖式與英語習語學習存在負向的抑制作用,則漢語文化圖式將會制約英語習語學習。
3.1 漢語文化圖式對英語習語學習的推進作用
由于中國和英語國家在文化上存在共同之處,在英語習語學習中漢語文化圖式會起到加速和推動的功能,例如在英語習語well-known的學習中,學生漢語文化背景中“眾所周知”是一句成語,當學生看到“well”和“known”兩個單詞的時候,就會聯想到“好”和“知道”這兩個基本語義要素,進而會形成“好——被知道”,最后得出“眾所周知”的英語正確理解。從這一英語習語的學習過程可以看到,傳統的漢語文化圖式對英語習語學習有著加速和推進作用,漢語文化圖式的正向遷移功能增長了英語習語學習效果。
3.2 漢語文化圖式和英語習語學習的相互調整作用
由于中國和英語國家在文化上存在彼此的特點,在沒有充分交流和溝通的情況下會出現漢語文化圖式和英語習語學習之間的差異,進行英語習語教學就是要從學生漢語文化圖式的調整和英語習語學習方法的優化入手,達到二者之間良性的交互,進而為英語教學和學習創設良好的基礎。在英語習語“A merry heart makes a long life”的教學中,以學生漢語文化圖式的理解看,“long life”是可以領會的,這樣就能夠得到“長壽”的結論,而學生對“merry heart”和“makes”存在一定的理解偏差,不能得出正確的習語語義,這時教師應該指導學生“A merry heart”應該理解為愉悅的心情,通過學生漢語文化圖式的調整,學生可以順利得出這段習語的意譯為“笑一笑十年”。
3.3 漢語文化圖式對英語習語學習的抑制作用
由于中國和英語國家在文化上存在巨大的差異性,因此,一些英語習語意義和學生漢語文化圖式的基礎性認知存在著巨大的反差,這時漢語文化圖式對英語習語的教學和學習呈現出抑制性的功能。例如“A church mouse”和“Indian summer”這兩句英語習語的學習中,“church”、“summer”兩個單詞容易在學生漢語文化圖式中被理解為“教堂”、“夏天”,“教堂的老鼠”則被理解為“寺廟、祭壇上的老鼠”;“印第安的夏天”則被理解為“熱帶地區的夏天”,而真實的文化背景卻是,在英語國家的教堂里沒有任何貢品,老鼠沒什么可吃的,因此這句英語習語的意譯應該為“貧窮”;在美國與加拿大交界的區域,在入冬時節會出現回暖的天氣,因此這句英語習語的意譯應該為“十一月份的小陽春”。這些沒有英語文化背景的錯誤理解來源于學生固定的漢語文化圖式,對于英語教師來講,必須在習語教學中加以重視,并做到幫助學生努力克服漢語文化圖式的負面抑制作用。
利用學生具有的漢語圖式進行英語習語教學要講一定的策略,一方面要加強漢語文化遷移在習語學習的正向推動作用,另一方面要抑制漢語文化遷移在習語學習的負向制約作用,以做到對英語習語學習質量的有效提升和保障。
4.1 發揮漢語文化遷移的正向推動作用
漢語文化圖式在英語習語學習中起到正向推動作用時,教師應該利用聯想和拓展思維的方法,要把握漢語文化和英語文化上的契合點,通過舉一反三的方式進行英語習語的學習,這樣往往能起到加速的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Birds of a feather bock together”這一英語習語的學習過程中,可以先讓學生理解“羽毛一樣的鳥”,通過漢語文化圖式的擴展和遷移功能使學生聯想為“相同類型的動物或人”,“聚在一起”可以理解為“集結在一起”,“因為什么聚在一起”。這樣就可以激發學生漢語文化圖式中各自對應的信息區域,使兩個原本孤立的文化單詞發生關聯,這時就容易得出“物以類聚”這一正確的概念。
4.2 抑制漢語文化遷移的負向制約作用
根據上文的分析,出現漢語文化負向遷移的主要原因是對英語國家的文化沒有深刻的理解,因此,在英語習語教學中教師要加強英語文化、歷史的內容,從語言和文明的演進過程中向學生“傳授”更多有價值的信息,重點要對英語國家的風俗、信仰、神話、宗教、文學、典故、生活加以闡述,使學生獲得各方面的資料,以便形成正確的習語認知。例如在“the finger on the wall”一詞的學習中,教師可以交代詞源的背景,然后講述圣經的典故,通過對故事的完整呈現,使學生能夠正確理解“大難臨頭”的譯意。
語言學習過程也是文化的習得過程,應該看到英語教學中漢語文化圖式對學生學習的加速、調整和抑制功能,要從文化圖式的遷移上著眼,做好文化遷移正向的引導,積極參與學生文化遷移的調整,幫助學生建立克服漢語文化圖式遷移的困難,這是英語教師在習語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的要點。
[1] 趙芬艷.試論英語習語的特點及文化內涵[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4,(02):194-195.
[2] 崔超.淺談風俗習慣對英語習語的影響[J].商業文化(下半月),2012,(11):123-124.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Chinese culture migration on English idioms lear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schema theory
LIU Lin-li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arbin 150025, China)
English idiom learning is influenced by cultural, psychological and other factors, some have positive transfer function, while others have negative effec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ulture schema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study of English idiom learnin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hinese culture. Suggestions on English idiom learning based on cultural schema theory and Chinese cultural migration were proposed,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better learning of English idioms and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 of English education.
Cultural schema; English idiom learning; Chinese culture; Cultural migration; Education; Psychology; Students
2016-10-19
劉琳莉(1980-),女,副教授,碩士。
H319
B
1674-8646(2017)01-0080-02
課題名稱:漢語文化圖式對英語學習者英語學習的影響(2016YB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