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平,段靜雨,么煥開,李 巖
(徐州醫科大學,江蘇 徐州 221004)
醫學院校藥用植物園實踐基地建設及作用初探
張春平,段靜雨,么煥開,李 巖
(徐州醫科大學,江蘇 徐州 221004)
藥用植物園;實踐基地;醫學院校
藥用植物園集教學、科研、科普教育于一體,具有生物多樣性保護、植物種質資源保存等方面的功能,在學科建設與教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校藥用植物園以藥學院為依托,自2010年開始建設,至今已基本上完成了初步建設。其目前承擔了藥學院各年級藥學及臨床藥學專業的實踐工作,為藥學類專業學生的實踐培養起到了重要作用,也為藥學類核心課程的學習提供了保障[1],現將藥用植物園實踐基地建設及作用介紹如下。
建設藥用植物園網絡教學平臺,有利于教學信息的交流與共享,提高教學和科研工作效率。在教學方面,藥用植物園網絡教學平臺中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可為學生及教師提供豐富的中藥信息資料,充實藥用植物學、生藥學、中藥資源學、中藥鑒定學等學科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2-3]。另外,藥用植物園網絡教學平臺也為中藥愛好者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探究中藥的平臺。為更好地發揮藥用植物園的實踐基地功能,擬從以下幾個方面對藥用植物園進行建設。
根據教學內容,將藥用植物園中具體的植物種類進行本底調查。基于數碼照相技術,將藥用植物園藥用植物種質資源進行拍攝、分類、整理,建立本土藥用植物種質資源數碼圖片庫,利用多媒體技術、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將這些資料上傳藥用植物園網絡教學平臺。
構建完善的信息采集體系,開發中心數據管理系統,將藥用植物園基礎科研工作涉及的植物信息分為植物信息采集、植物基本生物學特征和植物定植生長情況3類,對這些信息進行收集和整理。
物候觀測是植物引種馴化的基礎性工作,具體包括對植物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落葉及抗逆能力等的觀測。通過對物候資料分析,掌握植物生長發育與開花結果規律,并作為分析引種成敗、提出相應栽培技術與植物改良的科學依據,并對引進和定植的藥用植物做好建檔工作,及時更新藥用植物園網絡教學平臺數據與圖片,以實現高效的數據管理。
通過藥用植物園實踐基地建設,可完善藥學院教學實踐基地建設,還可發揮其第二課堂的作用。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畢竟是較抽象的,尤其是藥用植物學及生藥學等相關課程內容,藥用植物園的作用得以凸顯,科學合理使用藥用植物園的相關教學資源,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
(1)讓藥學專業學生親自種植藥用植物,然后觀察其生長情況,并做相應記錄,最后讓學生通過該藥材的外部形態和內部構造來查找藥材所對應的科、屬,這種方式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2)教師通過管理藥用植物園及藥用植物園網絡教學平臺,可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實現教學相長,進一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3)藥用植物園可為藥學類專業實驗教學提供充足的實驗材料。在藥學類專業課程實驗教學中,需要大量藥用植物標本以及藥用植物鮮品,尤其藥用植物鮮品無法從商業渠道獲得,而藥用植物園正好可解決這一難題,既節省了財力、物力和人力,又解決了教學實驗材料選購困難的問題。
保障教學是藥用植物園的基本任務,也是中心任務,但如果離開了科研的支持,也就失去了活力,沒有了發展后勁。只有積極開展科研,才能為教學提供更生動、更直接的素材,才能提高教學水平。同時,在科研基金的支持下,才能更好地進行藥用植物園實踐基地建設與相關技術改進,從而促進藥用植物園更好發展,也更好地保障教學的需要。本院藥用植物園建成的時間較短,今后應以藥用植物園為依托,積極開展組織培養、引種試驗、資源評價、生物多樣性調查以及有效成分提取等方面的研究。另外,可以結合藥學專業實際情況開展橫向聯合研究,以激發學生的專業興趣,培養學生基本的科研能力,這樣不僅可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而且可以助推教師的科研工作。
通過藥用植物園實踐基地建設,使本校的藥用植物園既能配合一線教學使用,作為實踐基地和第二課堂,使學生鞏固理論知識,也可完善學校數字化校園建設,還可作為公共科普基地進行推廣使用。
[1]宋象軍.虛擬實驗室在高校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前景[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5,22(1):35-37.
[2]婁治平,靳曉白,劉忠義,等.世界植物園的現狀與展望[J].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2003,25(5):75-78.
[3]石晉麗,王海,劉春生.虛擬藥用植物園在藥用植物教學中的應用[J].中醫教育,2007,26(3):49-50.
G40-03
A
1671-1246(2017)20-0028-02
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專項立項課題(Xjyppzx201603);江蘇省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0171031300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30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