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新咨
和平縣環境監測站
環境影響評價中環境監測的重要性分析
黃新咨
和平縣環境監測站
在對環境影響進行評價時,環境監測作為基本依據,其直接關系到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和真實性。由于環境影響的評價結果直接關系到環境監察、污染防治與環境管理等工作的開展,因此,加強環境影響的評價工作顯得至關重要。對此,本文首先對環境監測進行分析,其次闡述環境影響評價中環境監測的重要性,最后研究環境監測問題和解決對策。
環境影響;評價;環境監測;重要性
在現代科技、經濟快速發展下,對環境評價提出的要求也隨之出現明顯變化,在此基礎上,環境監測工作的開展極其重要。對于環境監測而言,其不僅關系到環境影響的評價結果,而且還與環境管理水平存在直接聯系,甚至在污染控制、社會發展方面,同樣占據重要地位,因此加強環境監測可以促進我國社會的發展,從而更好實現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
環境監測具有相應目的,即根據預先時間、空間設計,借助環境信息、資料收集對比方法,對物理和化學等技術方法進行合理應用,通過間斷、連續觀察環境相關標準,全面分析環境影響情況以及變化過程。由此得出,環境監測屬于環境保護重要組成部分,對環境進行管理更是主要手段,使其呈現綜合性、連續性、追蹤性特點,而通過對監測目的進行分析,可知環境監測能具體分為:研究監測、監視監測、目的監測,若要保證環境監測達到預期效果,則應認真加強各技術環節,具體包括:對檢測范圍與項目進行明確;設定采樣點實際位置、具體數量;確定采樣時間與頻次;樣品采集以及處理、分析等。
當明確環境評價任務后,相關評價單位應該委托監測機構,以完成評測區域的監測、分析工作。而對環境影響進行評價時,驗收階段作為重要環境要素,只有對其進行重點預測評價、監督,才能避免出現任何環節問題,因此對監測結構數據進行總結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對項目可行性進行正確判斷后,以保證相關項目任務的順利執行。當項目實行后,還應對其進行回顧性分析,此環節仍然需要通過評測機構參與,以提供數據支撐。由此得出,環境監測已經貫徹落實環境評價,屬于影響評價重要貫穿主線。
在對環境影響進行評價時,應該全面分析項目環境實際情況,科學開展環境監測相關工作,保證數據更具嚴謹性、準確性特點,在此過程,環境監測所能提供的數據具體包括:環境分布與條件、特點、環境污染等數據,根據當地水文、氣象相關數據資料的總結,為環境影響進行評價提供數據支持的同時,還能提高評價結果的準確性。
伴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促使環境評價手段逐漸多樣化,而通過相關實踐發現,環境監測屬于最佳評價監督手段,尤其是對環境影響進行評價時,其還具有監督的功能,只有按照環節監測有關數據,對地區污染和環境質量等進行直觀了解,才能為工作人員更好工作奠定基礎。基于此,環境影響評價中的環境監測,除了可以提供數據支持之外,還具有較強的監督作用,為工作人員提供有力幫助。
首先,當環境監測時,其較為常見的問題表現為:近幾年,伴隨我國經濟不斷開發,促使環境出現嚴重的破壞,主要表現為:環境監測存在漏洞,最終造成環境破壞不斷加劇。除此之外,部分地區缺少環境問題正確認識,甚至對相關問題采取忽視的態度,最終造成監測工作無法正常進行;雖然一些監測機構已經開展監測工作,但僅將此項工作停留于表面文章,從而導致監測機構缺少較強的積極性。
其次,監測設備使用率相對較低。當開展環境監測工作時,監測儀器的應用至關重要,和傳統手段相比較,儀器監測更加精準,且測量范圍明顯得到擴增,然而,多數監測機構普遍存在儀器使用率較低的情況,進而導致數據收集缺少一定的科學性。
最后,監測質量普遍較低。伴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不僅造成環境污染日益加劇,而且還加大了環境執法要求。由于各地區檢測結構的不同,使其檢測水平參差不齊,此現象直接造成部分地區出現人為因素、自然限制情況,最終對環境影響進行評價造成阻礙。
第一,改善監測質量。對于監測機構而言,需要將環境監測工作質量作為重點,并對監測責任進行具體分配,以保證監測數據更加準確性與科學性。而在進行監測結果的審核與驗證時,還應該認真完成質量把關工作,確保監測結果的有效性。當對環境評價進行報告審查時,需在監測相關專家的參與下進行,通過對報告中監測內容的審核,促使評價報告水平、環評質量得到全面提升。
第二,加強技術人員專業能力。對監測技術工作人員定期開展培訓工作,培養其職業操守以及責任心;通過工作制度的合理編制,貫徹落實考核制度,以保證工作效率得到全面提升;提高技術人員綜合意識,尤其是環保意識的養成,可以幫助工作人員形成正確工作習慣。在實施以上措施后,可以更好實現技術人員專業能力、綜合素質有效提高的目的。
第三,投入技術力量。為了保證環境監測工作的順利進行,需要積極引入先進技術、設備,強化工作人員新型技術、設備的掌握,從而提升監測工作的技術力量。另外,該項措施的執行,還能在保證監測結果基礎上,使其工作效率得到全面提升,為將其更好應用于環境影響評價提供有力依據。
總之,自項目立項審批到后期評價工作,均需要環境監測得以順利進行,換而言之,環境監測可以為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開展提供數據支持,同時還具有較強監督功能,通過環境監測的貫徹落實,以達到監測制度不斷完善的目的,從而更好解決一系列環境問題,為環境影響開展評價工作奠定堅實基礎,更好發揮環境監測工作自身價值。
[1]易芳,楊林鋒,葉竹蘭,等.環境影響評價在中國環境管理中的作用及局限性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5,40(3):1~4.
[2]時志強,蔡同鋒.環境監理在建設項目環境管理中的意義[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4,39(9):32~34.
[3]鮮思淑.環境監測與環境影響評價關系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4,39(8):34~37.
[4]徐曉軍.生物監測在航道疏浚工程環境影響評價中的應用[J].中國環境監測,2013,29(1):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