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強
漣水縣環境監測站
關于環境監測社會化的調查
陳 強
漣水縣環境監測站
我國的環境監測社會化起步較晚,但一直處于不斷發展的狀態之中,其目前所屬的階段還是探索階段,因此在發展過程中有許多問題存在。在環境監測社會的工作中應該將政府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對社會群眾進行引導,使其參與進來,對環境監測網絡的運行管理進行強化,進而對分析和控制監測數據的質量進行提升,將公平、規范的監測市場創造出來,對環境監測社會化的發展起到引導作用。本文圍繞著環境監測社會化調查這一主題展開了討論。
環境監測;社會化;社會監測機構
現階段,我國社會監測機構分布的非常不均勻,具有非常明顯的區域差異。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環境監測社會化發展較早,具有較為成熟的環境監測市場,且具有很大的市場需求量,其發展穩定,并且在發展過程中還有許多規模完善的社會監測機構,這會經濟社會的發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檢測社會化在我國中西部地區發展速度較慢并且起步晚,很少出現社會監測機構,形成規模的機構則更少[1]。
我國社會監測機構存在各不相同的監測能力,其也具有各不相同的業務領域。現階段我國社會監測機構主要包含了兩個種類。第一,綜合環境監測機構。其具有相對較強的監測能力,監測工作能夠在較多環境領域中展開,其具有非常廣的業務覆蓋范圍,能夠對室內空氣質量監測、環評現狀監測、大氣監測以及水監測等業務進行承擔。第二,專項環境監測機構。監測機構的監測工作只能夠針對幾個項目或者某一個項目展開,其缺乏廣泛的業務范圍。監測機構之間存在各不相同的能力水平,這些都會影響到監測市場發展的穩定,其缺乏統一的業務范圍和服務質量,會對環境監測社會化發展產生約束。
目前我國環境監測社會化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是政府在規范和指導機構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欠缺,其沒有將相關的法規制度制定出來,約束監測的服務管理和質量控制,也缺乏明確的市場準入機制,這對監測市場穩定性的維護會產生影響[2]。監測流程不夠規范,人員缺乏很強的綜合素質,儀器設備與標準不符合,都會致使監測數據缺乏足夠的準確性和較高的質量,所以應該在監管環境監測社會化方面進行加強。
將嚴格的監測市場制度建立起來,對監測服務監管機制進行完善,進而對社會化監測機構的行為進行規范,將分析和評價質量的工作做好,進而將健康、公正的環境監測市場秩序構建起來,對監測的數據質量進行提升,懲罰對數據進行捏造的違規行為。監測機構應該以國家相關標準方法為依據,進行分析、采樣以及報告等工作,保證獲得公正、公平和科學的監測數據,對監測數據的準確性進行保證。
不斷擴大的環境監測市場,使得國家將環境監測領域途徑開放,社會環境監測機構作為專門進行環境監測的第三力量,在環境監測中這一機構也是首要的選擇。對監測市場準入機制進行提升,對監測機構的資質認定、人員配備、試驗室建設、儀器裝配的系統和具體的準則進行明確[3]。對監測行業的準入機制進行提升,能夠對社會監測機構的環境監測手段進行改進,進而對監測數據的有效性和真實性進行保障。將監測工作的自律機制建立起來,能夠約束和調節監測行業的秩序,對有效監管、科學考評、規范流程等監測行業的整體自律機制運行的長效和穩定進行保證。
政府應該對監測市場進行引導,進而對其發展起到維持作用,將開放有序的環境監測市場創造出來,對社會化的進程和方向進行科學的把握。環境監測社會化需要對其時機進行把握,平穩的進行監測工作,其開放首先需要對具有較低技術要求以及具有較小難度的地區進行,隨后再擴大監測市場。在落實的過程中可以以其情況為依據,對環境監測社會化的區域策略確定,對其經驗進行總結。還需要準備和創新監測社會化的制度與技術,對過去的經驗進行吸收,對失敗的過去進行綜合和分析,在此過程中要做到客觀,從而將其問題分析出來,并調整其方向,對監測社會化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4]。
對環境監測機構的職能進行明確,對政府主導的形式進行明確和執行,將環境監測機構的基本服務中加入政府承擔的職能,其監測服務能夠針對市場和社會進行,對社會力量進行引導,使其參與進來。在監測環境方面,需要在環保部門行政管理和綜合調控環境監測方面進行強化。將環境監測網絡建立起來,進而對國家環境質量管理進行統一的規劃,從而使得政府部門負責發布和組織監測網絡,共享監測數據的工作,將監測網絡管理以及設備儀器的配置工作做好,對監測機構的職能進行明確。
本文就環境監測社會化調查進行了探討,首先介紹了環境監測社會化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隨后提出了環境監測社會化的對策。通過措施的實行,能夠使得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得到保障,對其監測社會化的發展起到進一步的促進作用[5]。
[1]姜達勝.環境監測服務社會化策略試談——以江蘇省環境監測服務社會化為例[J].污染防治技術,2015(3):84~86+91.
[2]林燕,周柯錦,許晗雨,余雪芳,孔志燕,霍靜.環境監測市場化管理工作思考[J].環境監控與預警,2016(3):53~56.
[3]孫麗,唐曉青,張明華,郝廣民,靳睿杰,宋薇,李瑞平,焦聰穎.中國臺灣地區環境監測市場化經驗[J].中國環境監測,2016(4).
[4]黃月英,陳志明,唐麗,凌慧嬌,周文安.淺談如何提高社會化環境監測機構的市場競爭力[J].大眾科技,2015(6):207~208.
[5]劉統周.霧霾天氣下我國環境監測的社會化及能力建設[J].科技創新導報,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