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世鑫,楊旭,張耀偉
大型化工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執法檢查問題的研究
戴世鑫,楊旭,張耀偉
(遼寧省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遼寧 沈陽 110044)
總結分析了對大型化工企業進行應急管理專項執法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以期對應急管理執法檢查和企業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提供依據,為企業落實整改提供參考,提升企業應急處置能力。
安全生產; 應急管理; 執法檢查
2016年,國家安全生產監管總局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將應急管理執法檢查工作納入安全生產執法檢查框架,印發了《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加強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執法檢查工作的意見》(安監總廳應急〔2016〕74號)。文件提出堅持日常檢查與行政執法相結合,規范執法檢查行為,創新執法檢查方式,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推動企業依法完善應急組織機構、健全應急制度機制、落實應急保障條件、優化應急資源配置,確保應急管理各項法律法規落地生根。但是隨著應急管理執法檢查工作的不斷深入,在對大型化工企業檢查過程中還是發現了一些問題和不足。
本文主要針對大型化工企業應急管理執法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了研究。
我國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標準體系尚不完備。例如德國,作為歐盟重要國家,不僅國內建立起完備的安全生產管理標準體系,還受到歐盟應急管理標準體系的雙重約束。我國雖然《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管理條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88號)都對應急管理工作的處罰有所涉及,但是缺少對具體檢查內容的標準,即使明確了企業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建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應急救援物資裝備配備、執行應急預案管理規定、組織開展應急演練、應急管理教育培訓和事故應急處置等七個方面檢查內容,但是由于缺少法律依據,執法人員對檢查尺度難于把握,企業難于整改落實。
一是應急管理機構建設不到位。由于體制問題,應急管理機構的建設存在困難,政府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機構所屬性質大部分為公益類事業單位,甚至是部分市級應急管理機構存在合署辦公現象,使得有些市只有1到2人負責應急管理工作,且不具備執法檢查權,只能將應急管理執法工作委托給執法局,工作很難進一步開展。二是業務水平有限。由于對執法人員缺少統一培訓,對相關法律法規理解不一致,造成執法水平有強有弱。特別是不具有執法權的機構,由執法局進行執法,缺少對應急管理工作的深入了解,往往只能是走形式、走過場,達不到真正檢查的目的。
從目前情況看,企業因應急管理工作被立案查處的非常少,體現了監管不夠嚴格。特別是在一些地區,由于人員結構較為簡單,執法人員和企業存在著復雜的人際關系,因此即使發現問題也未按照規定進行處理。
1.4.1 企業負責人和員工的不重視
例如國家總局在對某大型化工企業進行應急管理執法檢查時,要求企業兼職救護隊員現場進行呼吸器佩戴演示,出現無法按時完成佩戴的情況。說明企業負責人對應急管理工作不重視,企業員工對應急救援裝備不熟悉,沒有經過日常演練。
在對大型化工企業應急管理執法檢查中存在的普遍問題:(1)在企業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建設方面,未明確建立專(兼)職應急管理機構,或者日常應急管理機構和預案中的應急管理機構混淆。比如某大型化工企業,決定由安環部負責應急管理工作,但是在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環部工作職責中未明確提出其負責日常應急管理工作職能,另外也沒有下發正式文件說明。(2)在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方面,大型化工企業專(兼)職救護隊未按規定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隨身裝備,日常保養存在問題,部分裝備不能正常使用。(3)在應急救援物資裝備配備方面,應急物資配備不全,或者由于日常管理問題,檢查中發現臺賬和實物不符,日常維護管理存在嚴重問題。(4)在應急預案管理方面,部分大型化工企業應急預案編制存在“糊弄”現象,危險源辨識不到位,內容與實際不符,應急預案不具有針對性和可操性。(5)在組織開展應急演練方面,未制定演練計劃或者演練后沒有總結評估,沒有對應急預案的修改建議,致使演練失去其應有的作用。(6)在應急管理教育培訓方面,部分企業有培訓,但是沒有考核內容,不能全面體現此次培訓的實效性。(7)在事故應急處置方面,通過現場隨機詢問簡單事故應急處置程序,部分員工回答不上來,不知道如何處理,一旦發生事故,極易造成人員傷亡。
1.4.2 企業發現問題整改落實不到位
按照相關法律法規,企業未按照規定在本單位開展應急管理工作,所受罰款金額都在10萬元以下,沒有達到“傷筋動骨”的地步,這就使得企業負責人對應急管理工作的不重視,即使發現問題也不盡快整改。
一是盡快出臺《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條例》,突出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權威性,系統詮釋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執法檢查的內容和處罰標準。二是盡快出臺應急管理行業標準。例如《生產經營單位事故風險評估與應急資源調查指南》、《企業應急救援物資配備標準》等,使應急管理執法檢查工作有據可依,減少檢查的隨意性,切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一是進一步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加快應急管理機構的行政化步伐,增加人員編制,減少身兼數職的現象,切實解決應急管理執法檢查人員不足問題。二是定期組織執法人員集中培訓。對執法中經常遇到的問題進行講解,同時統籌掌握執法中的尺寸把握問題,明確哪些內容該檢查,哪些內容該整改,哪些內容該處罰,提高執法檢查的權威性和嚴格性。
一是加大上級監管部門對下級監管部門的抽查力度。建立隨機抽查被檢單位和隨機選取執法人員的“雙隨機檢查”方式。二是實行同級應急管理部門之間的互檢互查。引入互檢互查機制,現場提出整改建議,下達處罰通知單,規避企業與執法人員“作弊”的可能性,減少因主觀因素影響檢查的公正性。即企業必須增強守法自覺性,同時也意味著執法人員只能陽光行政,不能再“看誰不順眼”就去檢查,用制度限制監管部門的自由裁量權。
一是增加應急管理執法處罰力度。對于應急管理執法檢查中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執法人員要講真話,要不講情面、不留余地。對于檢查出來的隱患不能一查了之,要積極督查督促企業進行整改。如不按照要求整改的,要從重處罰,甚至數罪并罰。二是大力推廣專家檢查法。邀請相關行業專家參與到應急管理執法檢查工作中,提升檢查的專業性和權威性。三是現場實戰演練檢查法。深入到企業現場生產一線,提出簡單的演練科目,要求企業員工立即進行演示。
應急管理執法檢查的目的是提高企業的應急管理能力和水平,對于執法檢查中的問題,要及時總結歸納。從政府方面要規范細化檢查標準,分類明確各項要求和標準,指導企業進行完善,督查企業認真做好整改落實。從大型化工企業方面要針對檢查中存在的問題,對照國家、省應急管理規章制度要求積極整改,把隱患遏制在萌芽之中,夯實應急管理基礎,提高處置能力水平。
[1]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專題課題研究報告[M].2016.
[2]何有華.黃學勇.安全生產應急管理行政執法方法研究[M].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理論創新論文集,2013.
Study onthe Problems About Law enforcement inspection of Safety Production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Large Chemical Enterprises
,,
(Liaoning Safety Production Emergency Rescue Center, Liaoning Shenyang 110044, China)
Some problems that were found during the special law enforcement inspection of safety production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large-scale chemical enterprises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analyzed, in order to provide basis for emergency management law enforcement inspection and enterprise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enterprises to carry out the rectification and improve enterprise emergency disposal ability.
production safety; emergency management; law enforcement inspection
TQ 086
A
1004-0935(2017)10-1028-03
2017-09-30
戴世鑫(1981-),男,蒙古族,工程師,碩士學位,遼寧省朝陽市人,2009年畢業于沈陽化工大學化工過程機械專業,從事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