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 芳
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南京供電公司
新形勢下電力市場營銷模式與新型電價體系
尚 芳
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南京供電公司
在全新的發展形式下,電力市場營銷模式以及電價體系也在逐漸發生改變,這對電力企業提出新的要求與挑戰。大用戶交易是在全新的發展模式提出的一種新型交易方式,對電力企業以及電力市場的長遠健康發展有重要意義。本文首先對新形式下電力市場營銷模式進行分析,然后對新型電價體系進行探究。
新形勢;電力市場;營銷模式;電價體系
電力營銷是供電企業工作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核心任務,主要是供電企業將客戶作為中心進行周到的服務。該項工作不僅對供電企業自身發展有積極意義,同時對社會以及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供電企業為實現擴大營銷的目標,必須對電價進行科學的制定,因此對電力市場營銷模式以及電價體系的分析勢在必行。
用電量較大且進行直接交易的用戶就是大用戶直接交易,該種方式在運行方面具有靈活多樣的優勢,但需要交易雙方在實際進行交易之前簽訂合同。實現對電力資源科學合理的配置就是大用戶交易的主要內涵,相關企業為增加自身競爭實力將傳統的管制模式向市場模式進行逐漸轉化。在部分國家以及地區在實際進行電力改革工作時首先進行的就是對大用戶交易市場進行培育。供求雙方直接互動不僅對供電企業自身發展有重要作用,同時對我國電網工程建設有積極意義。因此為真正將供求雙方互動落實到實處,必須在發展過程中實現用戶與企業之間的直接交易,最終實現將需求作為導向的電力市場的形成。在傳統的電力交易中國供求平衡很難實現,因此必須根據實際情況與科學技術相結合形成全新的交易模式,滿足時代的需求與發展。我們從電力企業角度來說,為實現對大用戶的相應市場服務,供電企業應建立良好的交易服務平臺。信息服務不對稱現象普遍存在于傳統的電力交易市場中,因此相關部門以及工作人員必須提高對該項工作的重視程度,通過各種合理的手段以及辦法對上述現象進行改善,促使資源實現合理優化配置。為實現對電網的充分利用,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必須注意將市場交易量進行有效的放大,這對相關企業效益最大化的提升有重要意義與作用。
針對大用戶中長期交易來說,直接交易具有明顯的不確定性,因此必須對相應的交易二級市場進行建立,實現對電力市場制度的完善與優化。規避風險的技術以及措施是所有成員所必須具備的,為真正將該項工作落到實處,必須對二級市場進行科學有效的建立,防止不良現象的出現。在這種大環境與大背景之下,一級市場在針對相關用戶進行合同簽訂就是一種發電以及用電的權利。提供發電權利以及短期使用權利是二級交易的主要目的與內涵。因此對二級市場營銷平臺的建立勢在必行,同時也是電網工程在實際建設中必經的一個階段。該平臺的建立對市場交易信息服務有促進作用,而不會對其產生阻礙作用。通過這種方式以及信息服務進行電網建設對電力市場的發展有刺激作用。電力需求變化情況、燃料價格的變動情況以及棄水情況等都是上述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信息以及服務對市場交易潛力的發現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同時對報價工作進行理性的保持,最終實現對電網工程安全有效的建立,促使電網工程的價值與意義得到充分發揮。
現貨電力交易市場是電力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其基礎與前提,對電力市場交易體系的建立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從而真正實現電力交易量的擴大。輸電以及配電資產需求也在這種大環境與大背景之下得到有效提升,利用率也在呈現出逐年上升趨勢。系統性以及常態化是現貨電力交易的顯著特點,可在二級市場分散交易的基礎上實現直接交易,這對相關企業效益最大化實現有促進意義。
差異性電價,主要指的是在當下不斷被細分的電力企業市場環境當中,存在著至少兩個以上的子市場將其設定為市場目標,結合不同市場情況,電力企業針對不同用戶指定專門的營銷戰略以及產品服務。對不同子市場環境進行分析,企業所設計的產品形式和價格,或者促銷等營銷戰略也存在著不同之處,對于電力企業而言,需要為客戶提供源源不斷的資源服務,只有這樣才能保障電力市場營銷效果達到預期效果。
對于電價而言,其一直是電力企業市場營銷戰略當中的關鍵性因素,但在對電力體制進行改革的過程中,需要對電力市場營銷模式進行創新,并且對電價體系進行創新。在當前形勢下,政府不再對電價的制定進行統一管理,取而代之的是借助市場環境要求企業自主定價。針對電力企業而言,對電價進行科學合理的制定,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將電力企業交易額進行有效提升,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用戶數量,這一情況對電力市場經濟效益具有積極影響。因此,對菜單電價進行推行,正好落實了電價體系的構建,除了一種相對普通的電價類型,菜單電價中還包含固定電價、實時電價以及極端峰時電價等。這一內容和新形式下的電力市場環境需求相適應,從較為簡單的角度對其進行分析,電力企業可以將上訴電價類型進行設計,使其通過菜單的形式展現出來,從而為用戶提供更多的選擇。
在實際電力市場營銷環境下,菜單電價可以被不斷優化,在優化的過程中,菜單電價迭代過程一直處于相對統一的狀態下。針對可變峰時電價而言,應當結合現行售電電價,從相對較小的范圍對其進行調整。例如,將當下的固定電價和現行售電電價保持一致。將迭代思路作為依據,對電價菜單進行科學制定,當電價產生變化前后用戶用電量之間差異以及電價自身改變幅度比值,和用戶用電量和價格彈性之間差值進行等同。但是,針對價格彈性而言,除了代表相同類型的電價彈性,其中還存在不同類型的電價彈性。
在我國對電力體制改革進行不斷深化的背景下,以往的電力營銷和當前市場環境不相適應,因此,需要對電力營銷模式進行適當的創新和改革。在當前電力市場環境下,應當將服務方式作為依據,促使電力資源得到優化配置,通過服務的手段對市場交易進行科學促進,并且提高電網經濟效益。
[1]徐建軍.新形勢下電力市場營銷模式與新型電價體系[J].決策與信息旬刊,2016(11).
[2]張安東,吳正東.新形勢下電力市場營銷模式與新型電價體系[J].中國經貿,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