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騰宏(晉中職業技術學院山西晉中030600)
乒乓球運動員運動損傷原因及防護探討
□王騰宏(晉中職業技術學院山西晉中030600)
乒乓球運動員在運動過程中,很容易出現腕關節、膝關節、肩肘關節、踝關節、腰肌等部位的運動損傷,造成乒乓球運動出現運動損傷的原因也同大多數體育運動一樣,無外乎場地條件差、服裝不合理、準備活動不足以及技術動作不規范等原因。預防乒乓球運動員損傷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強思想教育、傳授自我保護技能、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提升身體素質以及樹立安全意識。一旦出現運動損傷,一定要及時妥善處理。
乒乓球運動員運動損傷原因處理方式
乒乓球運動具有獨特的魅力,它是集技巧和體能為一體的運動項目,深受廣大高校學生的喜愛。然而乒乓球運動在帶給學生更多歡樂的同時,也經常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運動損傷,雖然這是任何體育運動都難以避免的,乒乓球運動的損傷大多屬于軟組織損傷,主要涉及肌肉、韌帶、關節囊、肌腱以及腱鞘等等。筆者將對乒乓球運動員運動損傷原因及防護對策進行分析。
1.1、腕關節
乒乓球運動員經常需要手腕發力,因此腕關節是很容易損傷的。在乒乓球運動中,經常需要扣殺、吊球、挑球、撲球,手腕不僅要做后伸運動,還要做外展運動,此外手腕還需要作出不同角度的內外旋以及屈收動作,因此手腕會長時間、大負荷地承受各種壓力,極易造成損傷。
1.2、膝關節
乒乓球運動員開展時應時刻保持移動狀態,主要為短距離內的瞬間位移、變向等,主要動作包括側身、后伸、前屈、跨步以及后蹬等,這些動作都需要人體的膝關節在瞬間承受極大的牽扯力,在技術動作規范時尚且容易疲勞,一旦技術動作稍有不規范,就極易造成損傷。
1.3、肩肘關節
肩肘關節是人體最為靈活的關節部位,當然也是最脆弱的關節之一。乒乓球運動需要大量運用到肩肘部位的肌肉和肌腱,在乒乓球的基礎技術動作中,抬臂、揮臂、伸臂以及屈腕和旋前臂等動作都會被經常用到,每當這時肩肘關節就要承受極大壓力,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損傷。
1.4、踝關節
在乒乓球訓練時,踝關節也有出現損傷的可能性,而且通常是慢性勞損,不容易被及時發現。踝關節的損傷主要表現在稍有活動就會產生疼痛感,在活動一段時間后會逐漸減輕,如果進行劇烈運動,踝關節會產生強烈的刺痛和酸痛感。
1.5、腰肌
乒乓球運動需要不斷前屈或拉伸腰部,而大量、長時間、重復、迅速地完成這些動作時,腰肌會在無數個瞬間突然承受巨大的壓力,一旦某個時刻肌肉處于放松狀態,突然發力時就很有可能造成急性腰扭傷。
1.6、其它
除以上所涉及的部位以外,大腿肌群也是乒乓球運動中容易受傷的部位,此外還包括眼部和面部其它部位,一旦對手大力扣殺時,由于球速過快,人眼又一直盯著球來的路徑,一旦反應不及時,就有可能被球傷及眼部或面部其它區域。
2.1、場地條件差
現在部分乒乓球場地大多為水泥地板、木地板或P U地板,水泥地板是一種比較落后的體育操場地面,容易對人造成較為嚴重的傷害,一旦跌倒,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會受傷,輕則破皮,重則骨折。木地板是最理想的,其次是P U地板,但它們都比水泥地板成本高,而且更換新地板本身也需要投入不菲的費用。
2.2、服裝不合理
正確的著裝是體育運動的最基本要求,運動服的設計理念就是為了利于大幅度活動的,所以并不是什么衣服都可以在進行乒乓球運動時穿著。過緊的衣服會限制運動者的發揮,過厚的衣服則更容易消耗運動者的體力。
2.3、天氣不適宜
現在大多數乒乓球場地主要都在室外,而乒乓球是一種受天氣影響非常明顯的體育運動之一,一旦出現惡劣天氣,不僅不利于發揮,還有可能導致運動者在接球時由于掌握不了規律而出現意外,造成損傷。
2.4、準備活動不足
任何體育運動在開始之前都需要進行充分的熱身活動,對于乒乓球來說同樣如此,如果在上場前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直接進入劇烈運動的狀態,就極易引發肌肉或韌帶的損傷。
2.5、技術動作不規范
乒乓球設計技術動作的目的,除了更好地接打球外,也是保護身體不受傷害的策略之一,標準的技術動作能夠把對身體的損害降低至最小,而很多初學者往往難以規范自身的技術動作,因此容易出現運動損傷。
3.1、加強思想教育
首先要從思想上重視乒乓球運動損傷這一問題,據調查,現在的大學生之所以運動損傷頻發,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為不重視體育運動損傷而造成的。很多大學生都抱有這樣的思想:乒乓球是一項簡單的體育運動,運動量不大,技巧要求也不高,不會出現運動損傷。然而事實證明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乒乓球的運動量并不小,雖然不用像籃球和足球運動那樣滿場跑,但是乒乓球需要的瞬間爆發力絲毫不亞于甚至強于籃球、足球等運動。因此,高校體育教師務必要糾正學生的思想觀念,加強他們預防運動損傷的措施。
3.2、傳授自我保護技能
乒乓球運動過程中應時刻注意運動損傷問題,此外還要注意預防突發傷害,例如跌倒或滑到等。自我保護意識和技能是保護運動者在進行激烈體育運動中盡可能小地受到傷害的重要舉措,運動者可以通過在摔倒前屈肘、低頭、團身等方式避免更大的傷害。另外,在學習乒乓球時還應注意球和球拍對自身的傷害,還要注意揮拍時因滑出而可能給對方造成的傷害。
3.3、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通常來說,在進行乒乓球運動之前,熱身活動不應低于1 5 m i n,但考慮到大學生體育課程時間有限并且運動強度也不及體育專業學生或職業運動員的實際情況,熱身活動不需要那么長的時間和強度,通常采用圍繞操場慢跑幾圈的方式即可完成第一階段的熱身。此后教師要帶領學生活動身體各關節,一定要保證各關節能夠活動開,避免拉上或扭傷。
3.4、提升身體素質
乒乓球運動對身體素質的要求較高,需要足夠的力量和靈敏度,對體能和技巧都有著不低的要求。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針對這些要求提升學生的身體機能,重視力量訓練和柔韌性訓練,提升肌肉力量的同時也確保學生具有足夠高的靈敏性。
3.5、樹立安全意識
安全意識是必不可少、最重要的一環,教師和學生都應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重視體育運動的安全問題,盡量避免出現運動損傷的情況。例如在進行乒乓球運動的過程中,如果場地內及附近有掉落的乒乓球一定要及時處理,避免運動者踩上之后滑到;對于乒乓球場地汗水也要及時處理,避免摔傷。當運動者感受到身體不適或有傷病時,要立即停止運動。
第一,只要出現運動損傷就應立即終止運動;第二,對于一般性肌肉拉傷,應立即用冷水沖洗受傷部位,等到運動者氣息平緩后冰敷,一日后藥敷;第三,比賽中如果出現嚴重受傷情況,應立即送醫救治,當然這種情況在大學生體育教學中極少出現。
4.1、速度素質訓練
乒乓球運動屬于非周期性單動作速度,主要包括擺臂速度與移動速度,兩者分別對擊球效率、擊球站位具有一定的影響。通過速度素質訓練,能夠運動員的肌肉在單動作之后得到短暫性間歇,從而維持自身長時間比賽或訓練。速度素質訓練方法如下:①在規范動作的過程中訓練單一及組合技術徒手揮拍3 0 s-1 m i n,每天3到5次;②將多球訓練中的供球速度加快,從而提升青少年運動員的擊球率及擺速,供球速度與數量可視運動員的運動能力而定;③訓練跳步及并步左右移動的步法與手法3 0 s-1 m i n,每天1 0-1 5次;④訓練交叉步移動或并步移動摸球臺棱角3 0 s-1 m i n,每天3-6次;⑤訓練側身、推擋及撲角等手步法3 0 s-1 m i n,每天1 0-1 5次;⑥將不定點的、不同旋轉節奏的球速加快,從而使運動員的反應能力、揮拍速度以及步法移動速度得到提高和加快。
4.2、靈敏素質訓練
乒乓球運動員需要較高的靈敏性,球技越高的運動員擊球的動作越敏捷,靈敏素質訓練方法如下:①事先約定好運動員需要根據哨聲、手勢做迅速前跑、后跑、轉跑、左跑、右跑、急跑以及急停等動作;②要求運動員注意力高度集中,通過視覺與聽覺接收運動指令,并在運動時靈活變換步法;③將青少年運動員分作2隊,通過掂球接力賽讓其繞過障礙物作折返跑,成功將乒乓球傳給隊友者勝;④讓運動員托球跑,在哨聲后雙數追單數,再次哨聲后單數追雙數,如此循環;⑤3人1組作輪換擊球訓練,二人站球臺正中,一人站球網位置,以逆時針方式在跑動中輪換擊球;⑥2人1組,在球臺任意位置放置目標,擊中目標多者勝。
4.3、力量素質訓練
力量素質對乒乓球技術具有重要的影響,而隨著弧圈球的發展,乒乓球運動員對速度及旋轉的要求更高,青少年的力量素質必須得到提高。力量素質訓練方法如下:①在上肢力量訓練當中,主要有徒手揮拍、鐵制球拍揮拍、持啞鈴揮拍、扣球擊遠等,而揮拍訓練中的訓練時間、次數需根據運動員的運動極限嚴格設定,鐵制球拍需要在0.5公斤以上,扣球擊遠訓練的時間則較為一致,無需特別設定;
②在下肢力量訓練當中,主要有負重半蹲起跳、半蹲側滑、交叉步移動、單雙腳跳、穿砂背心以及綁砂護腿等,訓練時間和綁砂重量可視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而定。
4.4、耐力素質訓練
乒乓球是一項持續不間斷的運動,對運動員的耐力具有極大的考驗,青少年運動員需要在不同的運動強度及節奏之中對速度、靈敏度、力度進行控制,從而提升自己的耐力。自從國際乒乓球協會采用4 0 m m打球比賽,并修改了發球規則后,運動員必須通過無遮擋式發球將乒乓球旋轉強度及運行速度稍作削弱,從而提高賽事的相持球回合數。在一些重大比賽當中,有些運動員需要進行6至1 0天的比賽,其運動負荷較大,需要非常強大的耐力??梢娔土λ刭|訓練是乒乓球運動運必不可少的一項訓練,更是青少年運動員的和核心訓練項目。為了使青少年乒乓球運動員的耐力素質符合運動項目的要求,我們采用了次數多、重量輕的方式制定了耐力素質訓練方案:①讓運動員定期進行8 0 0米跑,1 5 0 0米跑,3 0 0 0米跑,或8 h/次,或3 d/次,或1 w/次;②計算運動員越野跑1 0 m i n的距離;③訓練5 0米變速跑及慢跑8-1 0次;④訓練組合技術手步法1-3 m i n,主要有正反手削長短球、推擋側身攻后撲角、左推右攻等;⑤在移動中持續扣球2 0 0-3 0 0個;⑥于球臺兩端的正中位置做1-3 m i n步法移動訓練;⑦訓練各式跳繩3-5 m i n;⑧持鐵拍擊球訓練1 0-1 5 m i n。
乒乓球的鍛煉價值是不言而喻的,但它也是很容易發生運動損傷的體育項目。導致運動損傷的原因方方面面,必須采取多種預防措施才能夠盡可能降低因運動損傷給大學生帶來的困擾,但最關鍵的還是提高對運動損傷的重視程度。萬一在運動過程中出現損傷情況,則應針對損傷的嚴重性和部位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
[1]陳欣.乒乓球運動員訓練損傷的原因探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0,06.
[2]李莉,金林子.乒乓球運動員損傷及預防研究[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02.
[3]華一中,葉鷹.江蘇省男隊乒乓球運動員運動損傷現狀與對策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4,04.
[4]江炬,高穎.對乒乓球運動員運動損傷的研究[J].科技信息, 2011,17.
G804
A
1006-8902-2017-(02)-LXY
王騰宏(1 9 8 5-),男,籍貫:山西榆社,畢業于天津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歷,職稱:講師,研究方向:社會體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