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楊
河北航空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國有企業投資風險管理研究
盧 楊
河北航空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在確保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中發揮著重大作用。目前我國國有企業的管理有自身相關的規章制度與流程,但投資活動的效益管理以及風險管控效果并不理想。投資管理環境難以改變企業投資決策的外部約束,企業投資決策更難滿足其環境要求和變化。因此,需要對投資風險管理進行分析。基于此,文章就國有企業投資風險管理進行簡要的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個借鑒。
國有企業;投資風險;管理措施
1.1 企業相關領導風險控制意識薄弱,財務素質低
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機制的設置是否完善,與企業最高管理層有無風險意識有著直接的關系。如果最高管理者風險管理意識淡薄,無財務風險管理的專業技能,也不可能擁有完善的風險管理機構。目前的企業投資越來越重要,市場競爭力受到投資的影響越來越大,所以企業投資成為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因素,投資風險管理的好壞關系到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任何管理都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投資管理要求財務人員要有較高的數學知識、統計和分析知識以及數據處理能力,現在企業中的財務人員的素質根本達不到這個要求。
1.2 投資管理水平不能迎合多元化的投資方式
對于任何一個媒體而言,其資源資本總是有限的,市場機會是無限的。分散資源資本的方法之一就是進行多元化的投資。在企業集團中,資本運作情況不良的集團,容易陷入困境,這種情況在媒體多元化投資中并不少見。當今社會,多元化經營已經成為我國大多數企業的共同追求,多元化投資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投資風險,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保證哪一個行業永遠是“朝陽產業”。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任何投資都有風險,盲目的多元化投資也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金融風險。
1.3 財務管理的局限性
企業財務預測信息只能盡可能地接近真實情況,但并不能充分反映這一事實的現狀,所以財務風險的存在是由于投資管理的不可靠性決定的。在財務管理中采用不同的財務分析方法,得出的結論也是不同的。決策者要確定哪種方法更科學、哪種選擇更可行,這些選擇決定了投資風險的高低。
2.1 行業及市場風險
第一、外部融資市場趨緊。國有企業運作風險投資業務的資金來源除依靠自身積累的資本外,還需要引入部分社會資本。近幾年,外部融資市場整體呈現出較不樂觀的狀態,總結原因,主要體現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企業本身資金緊張;二是企業家對未來整體形勢的悲觀預期;三是二級市場持續低迷,大大壓縮風險投資業的利潤空間,使意向出資人心存疑慮。第二、優質項目挖掘難度加大。隨著國內中小板、創業板市場的發展,大量成熟的、符合上市條件的優質擬上市項目,已在各中介機構與“全民PE”地毯式搜索下,“漏網之魚”所剩無幾,“僧多粥少”現象下的同行競爭加劇,優質投資標的溢價心理日趨嚴重,這些都給風險投資行業的長遠發展帶來巨大挑戰。
2.2 被投資企業的經營管理風險
風險投資機構作為企業的戰略投資者,對企業的持股比例一般均低于20%,不對企業進行單一股權控制。因此,被投資企業自身在經營管理過程中的很多行為若不通過股東大會投票決議,很難及時讓風險投資機構了解,例如企業的應收賬款政策調整、年度回收情況是否影響企業的資金流轉;企業之間私下是否存在關聯交易、擔保互保等情況。
2.3 股權退出風險
風險投資機構向企業投資幾年后,在最終不能上市的企業中如要將持有的股份如數退出,選擇的方式也非常有限,目前風險投資機構股權退出主要以原股東回購股份為主要形式,但由于經營不善或資金緊張等種種原因,實際執行時,要完全按照相關條款實施,困難重重,最終迫使雙方在妥協前提下達成新的協議,出現這種狀況的企業,勢必會對風險投資機構的投資回報預期產生一定影響。
3.1 建立健全科學、嚴密的風險內部控制制度
主要包括:內控崗位授權制度、內控報告制度、內控批準制度、內控責任制度、內控審計檢查制度和內控考核評價制度。同時,建立高效的風險管理預警系統。密切監測與本企業相關的各種風險因素及其變化,從而科學、合理、高效地識別、衡量、預測各種風險,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制定應急預案,并根據情況變化調整控制措施,為國有企業風險管理提供有效的依據。
3.2 提出和實施風險管理解決方案
針對各類風險或每一項重大風險,企業應根據風險管理策略制定風險管理解決方案。隨后,各有關部門和業務單位應按照職責分工,認真組織實施風險管理解決方案,并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一般來說,方案應包括風險解決的具體目標,所需的組織領導、條件等資源,所涉及的管理及業務流程,流程各環節所采取具體應對措施以及風險管理工具。
3.3 加強風險管理監督信息的后續管理
企業應對風險管理初始信息、風險評估、風險管理策略、關鍵控制活動及風險管理解決方案的實施情況進行監督,采用穿行測試以及風險控制自我評估等方法檢驗風險管理的有效性,并根據變化情況和存在的缺陷及時加以改進。為此,企業各有關部門和業務單位應定期對風險管理工作進行自查和檢驗,及時發現缺陷并改進,將檢查、檢驗報告及時報送企業風險管理職能部門。此外,對于各部門和業務單位能否按照有關規定開展風險管理工作及其工作效果,企業風險管理職能部門應實施實時監督,根據要求評估風險管理策略,評價跨部門的風險管理解決方案,出具評價和建議報告,且及時報送企業分管風險管理工作的高級管理人員;同時,企業內部審計部門每年應至少進行一次監督評價,并直接向董事會或風險管理委員會或審計委員會報送監督評價報告。
綜上所述,國有企業的投資管理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因此企業要及時把握行業動態、國家政策,不斷加強風險防范意識,落實風險管控措施,提升國有資本保值質量,提高國有資本保值速度,為國有企業改革提供一劑新動力。
[1]趙婷婷.國有投資控股企業內部審計的風險控制[J].當代經濟,2016,10:50-51.
[2]李滿起.國有企業風險防控管理方式的研究與思考[J].知識經濟,2016,1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