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深洋
勝利油田純梁采油廠
淺談企業品牌塑造與企業的社會責任感
傅深洋
勝利油田純梁采油廠
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獨立從事商業生產經營活動和商業服務的經濟組織。在市場經濟中,各類企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基礎和象征。企業都以“營利”作為最終目標,但作為國民經濟的基本單位和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在品牌塑造過程中也必須要肩負起相應的社會責任。
企業;品牌塑造;責任感
創建于1669年的北京同仁堂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恪守“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傳統古訓,樹立“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識,確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長盛不衰。同仁堂商標已參加了馬德里協約國和巴黎公約國的注冊,受到國際組織的保護,并在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辦理了注冊登記手續。同仁堂的品牌已成為同仁堂集團不斷發展的特有優勢。由此可見,企業品牌塑造必須以企業的社會責任感為價值導向,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是企業品牌長盛不衰的源源動力。
品牌代表了企業的價值觀和文化,企業通過向消費者傳遞品牌價值觀,以期待和消費者產生共鳴。企業的各種經濟活動,都是品牌塑造的一部分。在每個環節,企業都必須緊緊圍繞品牌價值觀,傳遞統一的信息。中國隨著政治、經濟地位在世界上不斷提高,所面臨的國際競爭也日趨激烈。沒有社會責任感就沒有企業的未來,只有具備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才有旺盛的生命力。社會責任感是企業持續穩定發展,不斷做大做強的原動力和根本保證。
1926年,美國美孚石油公司來我國考察后,曾經得出過“中國貧油”的結論。到1949年,全國的原油產量也只有12萬噸。新中國成立后,我們的石油地質專家憑著一股“找不出石油誓不罷休”的勁頭,開展了全國性石油地質大調查,從酒泉盆地、陜甘寧盆地、四川盆地一直到貴州、廣西、廣東等地區,老一代石油專家們努力克服落后的設備、技術,惡劣的自然條件等重重困難,對這些地區沉積巖分布、沉積厚度、生油條件,儲油構造等進行了廣泛研究,一舉打破美孚“中國貧油論”。在廣泛動員,充分準備的基礎上,大慶油田會戰取得突破性成果。勝利油田又緊接著投入開發生產,在投入勘探開發的四十多年間,通過廣大干部職工的頑強拼搏,從陸地到海洋,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此后,又根據世界發展的大勢,提出了在海上找油的設想。70年代末,在自身的技術條件不能達到要求的前提下,大膽引進先進設備和先進技術,成功“借雞下蛋”,為我國海洋石油發展開辟了道路。伴隨著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以大慶和勝利為代表的中國石油企業逐漸成長為中國企業界的“龍頭老大”,以它們名字命名的企業品牌也逐步邁出國門,走向世界。在這個過程中,它們為民族復興和國家石油事業高度負責的社會責任感產生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是企業在生存發展和品牌塑造的過程中,注重以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來傳導企業的價值取向,指導企業的業務經營方式,培養、塑造和形成企業為社會高度負責的價值觀,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歸根結底是一種企業的價值觀,而企業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塑造和形成企業上下一致認同、高度信奉的價值理念。同時,把這種價值理念傳遞和延伸到企業生產經營和商業服務的每個環節,實現企業品牌塑造與企業價值觀的有機結合。
縱觀我國石油企業的發展歷程,它們的成長壯大不僅僅是用它們創造的巨額物質財富來衡量的,更體現為石油企業的廣大職工在戰天斗地的過程中,創造了內涵深厚、獨具特色的“石油文化”。“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英雄氣概,鼓舞著全國工人階級在各行各業中無私奉獻;“三老四嚴、四個一樣”的嚴細作風和優良傳統直到今天仍在全國企業界被沿襲運用;王進喜、王為民、王啟民等新老典型也成為全國工人階級學習的楷模。“以國為重的主人意識,以苦為榮的奉獻精神”充分體現了石油人的高度社會責任感。正是這種蘊含著高度社會責任感的“石油文化”,為石油事業的發展發揮了強大的推動作用。
企業的品牌建設要與企業社會責任感的培育融為一體,相互促進,就必須充分發揮文化建設的龍頭和導向作用。勝利油田艱難、獨特的創業史,塑造了底蘊深厚的“石油文化”。近幾年來,勝利油田適應深化改革的形勢需要,對企業文化建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如新時期“勝利精神”及各級企業精神的創立,企業價值形態的確立,企業道德規范的逐步完善等等,使原有的“石油文化”在新時期得到了繼承和發展,企業文化在勝利油田生產經營過程中發揮了強大的催化作用。也正是這種優秀的企業文化,保證了勝利油田在開發建設過程中,始終牢記自己所肩負的社會責任,在國家戰略能源事業的發展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筆。
作為一個能源開采企業,與自然環境的矛盾顯得尤為突出,尤其在進入中后期開發以后,勝利油田徹底擯棄“先污染,后治理”的掠奪性開采方式,積極響應黨和國家關于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全面推廣并貫徹實施QHSE管理體系,認真組織開展“綠色鉆井、綠色采油、綠色作業”等活動,提高全體干部職工的環境保護意識,實現了人與自然、生產與環保的和諧統一。作為一個國有特大型企業,勝利油田在扶持地方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東營、濱州、德州等地市及其周邊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東營市由過去一個地處鹽堿灘腹地的荒村,一躍成為“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的三十個城市”之一,勝利油田已經成為周邊地市經濟騰飛的強力“助推器”。除此之外,油田還通過為復轉軍人、下崗職工安排就業崗位等措施,為地區的社會穩定提供了大力支持。
一個成功企業的發展歷程實際上就是一個企業品牌塑造的過程。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必須貫穿于品牌塑造的全過程,為品牌戰略的實施提供正確的價值導向,認真處理好兩者的關系,使其相得益彰、協調發展,對于現代企業的品牌塑造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