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燕
濰坊市財政局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要素及相關問題研究
梁 燕
濰坊市財政局
行政事業單位不以盈利為目的,主要功能是實現政府職能和為社會服務,雖然相對于企業單位而言,其規模小、業務單一,但卻能影響國家和社會的安全穩定,因此,其內部控制建設意義重大。但比起企業來,行政事業單位目前的內部控制建設形勢十分嚴峻,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建立一個健全、完善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有利于加強單位內部管理,能夠有效實現政府職能,保證工作的順利進行,還有利于保護單位資產的安全,確保單位的各項經營活動有章可循,促進單位人員秉公辦事,廉潔自律,從根本上遏制腐敗行為。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問題;對策
改革開放之后,我國逐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許多企業在市場經濟的推動下,都會從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加強內部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經濟效益的角度出發,對組織內部的控制準則進行重新設計,并制定嚴格的執行措施,以提高其內部控制的有效性。但是行政事業單位由于市場資源獲取的特殊性以及管理體制的復雜性,其在管理改革中,對內部控制的重視遠不如企業。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社會對于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效率以及服務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要想真正發揮其服務社會、服務民眾的職能,就應該從問題出發,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實現嚴格的內部控制。
1.1 缺乏風險控制意識
在市場經濟背景下,企業由于成本和收益的影響,存在著一定的經營風險,但是行政事業單位由于其內部資源是由國家統一配置的,基本不存在成本和收益核算問題,因此,許多領導者認為風險控制是企業特有的管理現象,行政事業單位并不存在所謂的風險,而這種意識是片面的,行政事業單位存在的價值是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但是如果這項服務的質量無法滿足民眾的需要,或者其服務結構與社會發展嚴重脫節,則也會存在一定的管理風險,甚至在行政體制改革中被裁撤。然而,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風險意識缺乏的問題普遍存在,這種情況必然會影響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效果。
1.2 預算控制不完善
預算控制應該涉及行政事業單位活動的每一個細節,是內部控制的核心內容,近年來,隨著預算制度的推行,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預算控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還是避免不了一些問題,表現在:首先,預算方法落后、不科學,部分單位預算編制粗糙,沒有細化到具體支出項目,有些單位不按實際情況調整,機械性的使用上年預算指標。其次,預算執行隨意性大,有些單位在實際工作中會按照需要臨時調整預算支出,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預算控制的能力,使得預算淪為擺設。再次,財務信息失真、滯后現象嚴重,在部門之間,上下級之間存在著嚴重的信息失真、滯后問題,缺乏有效的溝通,不能反映真實的經費使用以及財務情況,極其不利于內部控制的建設。最后,預算制定的科學性有待加強,不能科學地制定預算指標,只會使得內部控制效力大減,不利于內部控制建設。
2.1 建立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
內部環境是行政事業單位在長期的運行管理過程中形成的氛圍,良好的內部環境是行政事業單位實現內部控制的必要條件。因此在管理過程中,相關部門首先要重視對內部控制意識的建立,即通過宣傳、教育與培訓工作,強化工作人員的內部控制意識,從而使整個單位內部自上而下形成參與內部控制管理的自覺;其次,要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制度是政策措施落實的必要保障,因此相關部門應根據法律法規以及各部門的不同特點健全內部控制機制,以完善內部管理體制;最后,加強內外監督,即積極接受上級部門的工作監督的同時,也要在內部健全監督機制,從而保證各部門能夠在體制的制約下自覺參與到內部控制中來,并全面提高工作效率。
2.2 建立內部控制測評機制
實施更為全面的預算管理,包括基本、項目、非稅收入三個方面的支出預算,基本支出預算要保證單位的正常運轉,項目支出預算要做到細化,提高預算的可執行性,為保證預算管理的全面,應當盡量擴大預算范圍,將全部非稅收入納入預算。預算的安排制定要與經濟增長相適應,綜合分析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中的各種因素,加強公共財政的保障能力,認真核實本單位的基本情況,如實地填寫報表。建立資產盤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人員對固定資產進行清查,對盤盈、盤虧、報廢、損壞等資產要查明緣由,做到及時掌握資產動態,確保資產的安全。在執行預算時,根據單位的工作活動的情況,在預算的額度內,妥善地安排支出,不得隨意變更支出,如出現特殊情況,需要變更,則必須向財政部門進行申請,在相關審核程序完成之后方可使用。同時,認真記錄分析好預算使用情況,為今后的預算安排提供參考資料。
2.3 強化內部審計監督的作用
行政事業單位應該增加內部審計部門,并配備單獨的審計人員,而不是財務人員兼任審計人員,要確保審計部門和審計人員的相對獨立性。并且,要嚴格開展審計工作,而不是流于形式,加強審計人員對內部控制的情況監督,并評價單位內部控制的完整性和有效性。需要找到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的完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需要充分發揮財政部門和審計部門的雙重作用,共同加強對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組織和領導;還需要加強對單位其他業務的監督,不斷地改善單位內部控制的環境,促進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發展。
綜上所述,加強內部控制建設對整個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建設任重道遠,相信隨著經濟的發展,還會產生更多的新問題。所以,內部控制還需要不斷地更新和發展。行政事業單位只有不斷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并全面貫徹落實內部控制制度,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和綜合素養,完善單位內部監督機制,才能促進行政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
[1]王鵬.全面準確理解好執行好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J].財務與會計,2013(12).
[2]熊訓英.新醫改背景下加強公立醫院收入內部控制的探討.財經界(學術版),2014(06).
[3]劉永澤,張亮.我國政府部門內部控制框架體系的構建研究[J].會計研究,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