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 超 周 尤
海洋石油工程(青島)有限公司
海洋石油平臺建造現場的安全管理模式及特點分析
戚 超 周 尤
海洋石油工程(青島)有限公司
海洋石油能源從上個世紀中葉到目前的一百多年的時間里始終被各個國家積極關注,目前是處在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石油公司都關注并且積極開發開采的階段。一部分發展中國家石油公司在海洋石油平臺建造時,由于作業風險的問題,出現了許多的負面效應。不僅使開發正本增加,而且還會造成海洋環境污染,生態多樣性減少,原始資源的損失。并且這種損失還具有不可逆性,恢復起來極為困難甚至不可恢復,進而導致石油供應匱乏的情況會進一步的加劇。
海洋石油;現場安全;管理模式
目前,近海地區有望成為未來開采石油并提供大量能源的重要區塊。經過十多年來近海陸架勘探的積極開發,我國已發現近海陸架存在3個石油富集區,即渤海盆地、珠江口盆地和北部灣盆地。但總的來看,這些發現地質條件比較復雜,勘探難度大,開采成本和風險都較大。這就為研究石油平臺建造作業風險提供了一個現實的平面,并且推動了作業風險管理的研究的進程。
海洋石油平臺建造階段具有投入資金高、科技手段高、風險管理高的特征。首先,海洋石油平臺建造的施工作業,主要集中在遠離大陸的海上和近海區域,需要在人造鋼鐵或水泥孤島上完成油氣的開采、處理 、儲存、外輸的全過程,因此對技術手段和資金投入要求高度密集和關注。
隨著海洋石油平臺建造工藝技術的迅猛發展,平臺項目的規模化以及施工組織技術的復雜化突出了其艱巨性和復雜性。作為海洋石油平臺建造的重要一環,風險管理對保證平臺建造的成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石油平臺建造風險管理的研究和推廣,對保證能源安全的供應有著現實的指導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能夠促進海洋石油平臺建造實施決策的科學化,合理化,降低決策的風險水平。能夠利用現有的科學系統的方法,管理處置各種潛在的風險,有利于降低風險出現的概率,這對于科學決策和正常建造有著重大的指導意義。
(2)能夠為海洋石油平臺建造提供安全的作業環境,可以提供多樣的措施手段,從而消除工程的后顧之憂,進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保證了平臺建造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3)能夠保證平臺建造目標的順利實現,可以使平臺建造面臨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可以保障將來的海上平臺施工安全,獲取穩定的收益和社會效益。
探究引發安全災害的成因,主體包含技術因素、人員因素以及物資管理因素等。人員因素的可控預防性較強,因此應從培訓管理、聘用把關、選拔提升、考核評價、獎懲激勵等環節強化管控,提升整體隊伍技能素質水平,進而為預防控制安全事故打下堅實的基礎。技術、物資因素應量力而行,依據工程特征、發展狀況,選擇高效、成本適宜、操作便利的工藝流程、優質物資,進而令危機因素無法利用漏洞環節進一步擴充發展。
同時,成因分析中應深入探究根本原因,進而杜絕類似事故的再次發生。對于隨機性事故,具有一定的難以控制性,然而其同樣包含一定概率范疇并體現出相應規律。因此可有目的性搜集價值化資料、數據,進行概率統計、指標研究,總結出某段時間內多發事故類型、周期,引發損失狀況等,并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海洋平臺工程建設由于規模較大、周期較長,一些事故具有一定潛伏期,每每發生事故前期,辯護出現一些環境狀態失穩、人員、設備機械動蕩等現象,這些均反映出海洋平臺系統包含不良事故隱患,具有潛在危機。倘若恰巧形成了觸發條件,變音引起災害事故爆發。而基于事故的潛伏期或長或短,令一些施工管理單位產生了大意麻木的處事態度,對各類危險因素的潛伏可能不良忽略。對該類現象,應全面整改,建立良好的危機預警機制,通過宣傳、培訓、教育,提升全員敏銳洞察意識。同時應聯合定期的故障排查、不定期隱患抽查發掘潛伏危機的存在,并令安全事故消滅于萌芽狀態。海洋平臺體系屬于人工系統范疇,在生產設計實踐中考量了必要的安全設施配備,令事故的預警預防有了管控基礎。同時,一般來講在大事故發生前期會引發一些小事故、小問題險兆,因此令大災害事故的可預防控制性顯著增加。依據這一認識,海洋平臺工程人員應堅守信念,樹立零事故、零傷亡管理目標,加大預防事故投入,建立有效的安全回報管理機制,進而營造有序、安全、可靠的海洋平臺建造生產環境。
3.1 建立安全管理體系、實施有效教育培訓
海洋平臺工程項目應成立專項管理體系,成立經理與建造班組實施有效監督控制。項目參與方也應承擔安全管理職能,通過建造流程、施工建設相互監督,有效發掘不良安全隱患,并及時處理解決。建造施工現場成員應強化自身建設,主動學習相關管控規章,明晰操作職能,例如海洋石油安全作業操作法規、安全手冊、相關設施應用技巧辦法,并了解應急流程與海洋工程應急救援撤離方案等。應定期組織人員參與承包商開展的培訓教育活動、實踐演習鍛煉。當發生不良災害事故時,成員應全面遵循承包商管理人員與工程建造現場統籌負責人的領導發派。另外應科學組織安全環境大建設、安全評比月、火災消防活動日等特色活動,全面提升工作人員安全管控意識,并吸引其積極參與管理,發揮價值化作用。海洋平臺工程涉及到較多特種建造,因此對工作人員應履行操作證管理制度,實施專項安全培訓,針對崗位作業特征、職能規范,實施事故相關事項警示通報,強調重點問題。
3.2 制定工作計劃會與熱工作業許可制度
每日工作計劃會一般在前一天進行。根據生產需要,統籌安排或調整,確定第二天的工作、也明確了次日不能開展、需要重新制定時間表的工作任務,比如:相互沖突的作業,或防止熱工作業過多難以管理。任何有潛在火災隱患的作業都必須通過簽發熱工作業許可證來進行控制。熱工作業許可應詳細說明作業地點、作業內容、作業人員,并進行危害辨識,制定作業方案和預防措施,必要時編制應急預案。距離平臺50米范圍內提供服務作業的船舶同樣遵循熱工作業許可制度。一個熱工作業許可證只針對一個特定場所的一項具體工作、在一個作業班次內有效,有效期為12小時。申請熱工作業許可證需要相關的支持文件,有風險評估或工作安全分析、火焰探測裝置旁通、必要的能源隔離單(已經完成隔離并有相關人員簽字確認)。根據熱工作業地點的不同可能還需要其它的許可證,如進人受限空間、舷外作業等等。在申請熱工作業許可證之前應完成最初的氣體檢測,確認不存在可燃氣體。許可證得到批準后還需要經由相關人員現場確認并簽字。若使用電池驅動的設備如照相機、探傷儀等,使用者須佩戴可燃氣體探測儀,并填寫“電池驅動設備申請單”,由中控人員批準方可使用。
3.3 加強應急管理
應急管理是項目在建造過程中應對突發事件、事故的重要應急救援保障。項目組建立了齊全的應急管理體系。組織成立了消防、人員受傷等各類應急小分隊,并外聘當地醫院醫生在場地設立急救站,承擔建造場地的現場急救服務。項目組還組織開展了多次大規模的防臺風、防火災等應急演練,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整個項目建造過程中應急體系通暢、應急資源有效,有力地保證了項目的順利實施。
3.4 落實各級安全職責
因項目中作業人員安全素質良莠不齊,因此要求項目組必須在作業現場建立和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并由項目組負責對進入現場的一切工機具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場地作業。安全生產責任制中很重要的一環就是落實“一崗雙責”的要求,明確現場各級管理人員均負有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將安全管理意識全面灌輸到技術人員、采辦人員等所有非安全管理人員的頭腦中。本次項目通過全員“一崗雙責”制的全面實施,達到了全體員工安全意識明顯增強,項目安全管理更加細化到位,場地存在的各類安全隱患基本能夠及時被發現并消除的效果,確保了項目施工的安全與穩定。
3.5 做好設備的調試工作
從設計階段到建造調試過程中需進行統一連貫的系統劃分,這是系統建立的基礎。對平臺所有的設備裝置按照一定原則進行劃分,形成層次分明的系統結構,需要設計、建造、采辦、檢驗、調試等各方協調制定出系統劃分的指導原則,同時對各個專業的設備進行分類,以便關聯相應的檢查單、表。需根據已完成調試項目的經驗、結合相關標準編制標準化的檢查表格、檢查單。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環節,直接關系到以后完工檢查、調試準備檢查的合理性和嚴密性。同時標準的、嚴謹的檢查單、表也是提升調試管理總體水平的重要工具,使調試工作的進行按照標準化表格、檢查單的進行,而不是個人的主觀經驗、想法決定,這項工作需要有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來完成。這樣就能夠做到不同項目的調試管理水平不會受個人能力太大的影響,按照系統要求合理有序地進行下去。
總之,為由源頭入手,實施有效的安全事故預防管控,我們應深入探析海洋平臺引發安全事故的主體成因,有針對性制定管控方式,通過因果分析、對癥下藥,才能真正解決事故問題,營造安全有序的海洋平臺建造管理環境,并促進海洋石油工程的持續、全面發展。
[1]李美剛.加強海洋石油鉆采平臺建造項目承包商安全管理的實踐[J].石油工程建設,2014,02:80-83.
[2]盛朝輝.海洋石油平臺建造過程中的安全管理[J].現代職業安全,2013,11: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