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衛東
山東省公路檢測中心
后張法預應力砼橋梁施工技術應用研究
劉衛東
山東省公路檢測中心
后張法施工的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在模板、支架、鋼筋、混凝土方面,會產生各種質量問題,如堵管、管道腐蝕、張拉順序錯位等等。這些問題在在混凝土澆筑環節比較常見,預應力穿束、預應力張拉、預留孔道灌漿、錨具封錨時,若在施工中不加強防治,就可能因橋梁工程質量不達標而引起嚴重的橋梁安全事故。鑒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后張法預應力砼橋梁施工技術應用。
后張法預應力;砼橋梁;施工技術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即對構件施加荷載之前,通過高強鋼筋材料的應用對混凝土施加壓力,即通過提前對鋼筋混凝土以及混凝土材料壓應力的施加使其形成人為的應力狀態,該種應力的分布規律以及大小,將有效實現荷載作用的開裂抵消,或者減少裂縫開裂程度,該種結構就稱之為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普通鋼筋混凝土結構混凝土材料的抗拉強度不及鋼筋材料,這種設計缺陷截止到目前還沒有更好的改進辦法。當鋼混結構承受荷載時,鋼筋的應變能力比混凝土受拉極限應變值高很多,這直接導致了混凝土開裂,并因此導致裂縫的發生。而通過預應力的施加,則能夠有效實現普通混凝土缺點的克服,即在提升結構承載力、提升整體剛度的情況下實現裂縫的控制。在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施工中,許多工程單位會采用機械張拉高強鋼筋對預應力結構施加張拉荷載,使混凝土材料偏心受壓,通過這種方式在混凝土結構中形成張拉應力。
2.1 構件檢查
在進行預應力施加之前,需要先做好構件的檢查工作,保證其尺寸以及外觀能夠滿足質量要求。在實際張拉過程中,要做好混凝土強度控制,保證其強度能夠滿足設計要求。在穿束前,也需要做好孔道以及錨墊板位置的檢查,保證其位置正確,且排氣孔以及灌漿孔能夠滿足要求。墊板以及錨具接觸位置要做好殘渣以及焊渣的及時清除。
2.2 張拉順序確定
第一,為了避免拉應力過大,則需要先對靠近截面形心軸的鋼束進行張拉;第二,要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對錨固在梁端部的鋼束進行張拉,并從梁端開始對頂板鋼束進行張拉;第三,如果梁端為雙排預應力鋼束布置,為了避免在張拉過程中產生過大的偏心荷載,則需要在對其中一側完成張拉后對另一側進行張拉;第四,如果為三排預應力鋼束,則需要在對中間鋼束進行張拉后再以左右交替的方式進行剩余鋼束的張拉。
2.3 模板支架檢查
第一,要拆除對軸向彈性收縮具有約束作用的模板;第二,在對能夠對自重足夠承受預應力進行施加之后,才能夠對底板同支架的約束進行解除;第三,要做好支架以及模板的檢查,看是否存在順橋方向旋轉、移動的約束,即保證支座在活動當中不會受到約束。
3.1 支架和模板的搭建
支架安裝必須對橋梁位置和承載情況進行分析并加固,完成加固后,再安裝支架。支架安裝完成后搭建模板。模板的搭建必須按照底部先模板、再側模、最后預模的順序進行,同時還要根據施工要求留出適當的拱度;進行模板安裝質量檢查時,可在模板底部設置沉降觀測點,然后對模板平整度進行檢測,保證安裝完成安裝的模板后可以符合工程標準。
3.2 安裝孔道
根據施工要求,工程中采用波紋管。在鋼筋綁扎工序中,必須采取必要的措施固定預應力孔道,孔道內不得有雜物,通常要根據管道長度計算套管長度,假設套管內有接頭,為避免套管漏漿,必須用封口紙密封處理接頭部位。安裝波紋管后,要按照設計要求對其進行檢查,確保其安裝位置及偏差控制符合設計要求。同時,對波紋管進行有效固定,防止在澆筑混凝土時,出現套管變形、移動等。
3.3 進行孔道注漿處理
第一,備好需要的泥漿,最好選擇出廠時間在一個月內的泥漿,并且與強度在425以上的水泥進行配比。進行配比分析時,按照加水一水泥的方式進行操作,并均勻攪拌1~2分鐘,保證水泥混合質量可以達到施工標準;第二,清理孔道。施工中經常存在管道堵塞狀況,所以進行施工時,必須及時清理管道內部的異物,積極做好壓漿準備工作。
3.4 對后張法預應力施工進行分析
(1)安裝預應力施工中的管道。第一,對預應力管道進行加固,避免管道移動;第二,增加定位網密度,例如,可以每隔住5米設置定位網,同時將定位網固定在鋼骨架上。經過分析發現,此種方法對應力管道位移和混泥土澆筑質量提升具有很大作用。
(2)預應力張拉施工。預應力張拉對橋梁結構的穩定具有很大影響,施工的時候,必須做下面幾類工作:第一,進行材料檢測。材料對施工建設質量具有很大影響,所以必須對預應力材料進行檢測,重點進行鋼絞線面積、彈性和模量數據分析;第二,標定千斤頂。標定千斤頂的時候,需要注意:將千斤頂和油表進行聯合標定時,一定要保證油表回零準確;第三,進行預應力管道摩擦力實驗。摩擦力測試對預應力的準確性具有很大作用。
(3)壓漿并封錨管道。壓漿和封錨工序是完成預應力張拉后,必須進行的重點施工項目之一,可以有效減少預應力鋼束的腐朽情況。第一,壓漿:壓漿工序的順利實施對橋梁承載力具有很大作用。壓漿時,首先對混泥土結構和密度進行檢查;然后,按照預應力強度進行施工;最后,進行模擬實驗,同時控制好實驗時間;第二,封錨。完成壓漿后,對兩端多余水泥進行清理,并清理支撐墊板和錨具。
總之,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技術是通過預埋管道、穿束、張拉、灌漿等工序為混凝土結構建立預應力以滿足設計要求。只有正確的操作方法和嚴格的工藝控制,才能達到較高的施工質量。后張法預應力技術是一種新型橋梁施工技術,可以減少橋梁裂縫,增加橋梁的延伸和承載力,已經被人們廣泛的應用到橋梁施工中,對橋梁質量的提升具有很大作用。
[1]張凱.后張法預應力砼橋梁施工技術的應用[J].信息化建設,2016,(05):161+163.
[2]李龍飛.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橋梁施工技術應用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6,(03):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