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云強
身份證號碼:622630198408041717
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研究
吳云強
身份證號碼:622630198408041717
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不斷引進新技術、新材料和新的施工設備、施工工藝,大大的提高了混凝土質量和施工效率,混凝土能夠和鋼筋牢固結合,具有較高的強度、抗震性、耐久性,是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對于高層建筑更能凸顯它的優越性。但是在混凝土施工的實際運用中,常常會出現混凝土凝結異常、強度不足、裂縫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建筑質量,因此,本文就對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進行分析和探討。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
1.1 混凝土材料因素
目前,有一部分施工企業為了自身能夠獲得更高的經濟收益,經常采用質量不過關的混凝土,從而很大程度的影響了房建的質量,給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極大的隱患。另外,由于施工期間要用到大量的混凝土,但有些施工企業的施工現場條件不是很理想,造成在運輸期間會遇到很多的麻煩,而企業出于節約成本以及方便運輸的角度考慮,會經常采用已拌合的混凝土材料,不過這樣的混凝土在經過長時間的運輸后,水灰比會受到影響,如果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的話,那么質量就無法得到保證。此外,在施工期間,施工者要根據相關要求,來對砂石、水泥等材料進行合理的分配,從而保證混凝土構件澆筑施工的質量。然而在目前的施工中,偷工減料的現象時有發生,而且施工人員也不按照操作規程來進行施工,因此給房屋質量造成了極大的安全隱患。
1.2 施工工藝不合理
第一,模板安裝設置不合理。在建筑施工期間,一些施工企業不遵守操作規范,因此造成模板設置水平不高。在施工環節上,模板制作的環節上顯得不是很嚴謹,從而很難達到施工的標準。此外,對混凝土澆筑構件并沒有制定合理的保護方案,導致其無法擁有足夠的穩定性。第二,混凝土澆筑質量差。有一些施工期間,一味的追求施工的進度,因而使得混凝土拌合時間并不是十分的合理,而且還由于管理不善,導致混凝土經常受到溫度影響,并最終造成混凝土澆筑質量的下降。第三,在振搗施工期間,由于沒有掌握正確的振搗方式,因而經常出現振搗不密實的情況,因此就無法對混凝土澆筑構件形成足夠的保護,并最終對混凝土振搗施工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2.1 選擇合適的材料和配比
從水泥選擇開始,要根據工程的實際需求來選擇合適的水泥類型,防止材料選擇錯誤導致混凝土質量不達標。因為水泥受溫度影響較大,在符合設計要求的前提下,可以盡量的少用水泥,避免因為溫度的變化造成混凝土變形破裂。在選擇骨料時,首先要確保骨料中的雜質達到預定要求,骨料顆粒大小要盡量均勻以保證混凝土在混合攪拌時能充分混合,還要盡量減少骨料中細骨料的比例,以減少混凝土中水泥里的含量。砂礫和石子的含水量一定要達到標準,因為含水率過高就需要用烘干機進行烘干,不僅浪費燃料和時間。科學的材料配合比是保證混凝土質量的前提,施工前,一定要進行室內試驗,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減少材料的消耗。
2.2 混凝土拌合控制
首先要控制的是拌合時的用料,拌合用料要根據配合比來選擇,同時也要考慮到拌合機器的最大攪拌量,每次投料不能過多。其次是攪拌時間的控制,時間太短則混凝土不能充分混合好,時間太長則會延誤工期,所以要根據多次試驗來設置合適的最短攪拌時間。最后在攪拌完成之后要進行檢查,以確保混凝土質量達到要求并將攪拌好的混凝土卸載干凈。
2.3 混凝土澆筑技術
在混凝土澆筑施工的前期階段,需要自己檢查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模板的標高、尺寸、位置、剛度和強度。二是鋼筋和預埋件的數量、位置和保護層厚度。另外還要將清除干凈模板內的雜物和鋼筋油污,要將淤泥和雜物清除干凈,模板的縫隙和孔洞要嚴格堵塞,同時施工人員應當對模板進行整體性的濕潤,但不能夠有積水。另外,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時,要采用科學的澆筑方法,由低處往高處分層進行澆筑,每層的厚度的確定應當根據建筑物結構和鋼筋配比情況和搗實方法等各種因素綜合決定。在澆筑豎向結構混凝土前,應當先在底部填入水泥砂漿,要求與混凝土內砂漿的成分相同,在混凝土澆筑的過程中,一定不可以發生離析現象,如果澆筑高度超過3米,則應當采用振動溜管等使混凝土順利下落。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需要反復的查看模板、鋼筋、預埋件、支架、預留孔洞的狀況,及時能夠發現變形、移位等現象,此時要及時采取處理措施。
2.4 混凝土裂縫預防與控制技術
在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施工建筑原材料、外界氣候、施工技術水平、施工人員素質和機械設備等各方面的原因影響,導致在建筑體表面墻壁或其他部位出現局部裂縫現象,尤其是在室外施工時,混凝土性質受外界影響更大,所以施工人員要充分加以注意環境和氣候條件,特別是高溫和低溫等情況,都會使得混凝土墻體出現不同程度的膨脹或收縮,造成混凝土墻面裂縫,由于混凝土在不同氣候條件下的結構會有所差異,所以其裂縫情況的控制也有不同的標準。目前我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對于裂縫問題的控制主要是通過施工期間的技術強化與重點監管,如果不在施工過程中加以注意,等到建筑物出現裂縫問題時往往為時已晚,很難再采取補救措施,對建筑物的質量造成了不可扭轉的影響。為了保證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施工人員和技術人員必須在施工過程中采取有效的辦法提高混凝土施工質量,嚴格監管控制混凝土強度和韌性。
2.5 混凝土養護技術
由于一些基礎混凝土有尺寸較大的橫截面積,混凝土水化熱大,為了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現裂縫,在拆除模板后,要及時將一層塑料薄膜用透明膠帶臨時把混凝土表面包裹緊密,這樣既能減少混凝土表面的色差,更主要的是能夠保證混凝土早期強度增長過快。同時,為了縮小外部環境與混凝土內部溫度的溫差,要經常用電子測溫儀與混凝土內外部溫度及環境溫度進行測量,當混凝土內部溫度和表面溫度差超過20℃時,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在外側要搭設全封閉防護棚,根據測溫的數據,判斷棚內是否需要加熱對混凝土進行養護,養護期不少于兩星期。
[1]張靚.關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的難點及對策探討[J].科學中國人,2015,(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