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紅
重慶市豐都縣高家鎮文化服務中心
“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的安裝及維護
劉淑紅
重慶市豐都縣高家鎮文化服務中心
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也在一定程度上對農村文化傳播給予大力支持。因此,“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已慢慢融入農村生活,在廣大村民中已具有一定影響力,在“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的推廣過程中取得了一定認可和成就。然而,在對“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進行管理和維護的過程中,由于受到技術等其他因素的影響還存在一定問題。當前,相關管理人員已在積極解決現如今存在的問題,并已經找到了相關解決方法。
“村村通”;廣播電視;安裝與維護
過去,“村村通”廣播使用的無線覆蓋方式,在后期維護、信號穩定、電視畫面質量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現在, “村村通”電視工程采取安裝地面衛星接收站再連接信號保護器、衛星接收機的方式,使信號轉到電視,呈現電視節目。這種連接方式使信號更加穩定,維修起來也方便了很多。
1.1 工程地點和天線安裝位置
大部分農村地區在開工前沒有勘察地貌,選擇合適的工程建設地址,有些地方為求方便,直接設在村中心人口集中區,影響了整個工程的運行質量。站基也不牢固,使后期電視接受信號不穩定,畫面清晰度不高。由于雷雨、大風設備損壞嚴重。
1.2 設備無技術專員護理
廣播電視維護是一項技術含量較高的工作,農村常常因為技術人員缺失,后期無法繼續使用。有些農戶家里的有線接受出現問題,電視無法繼續使用,也找不到會修理的人員,就閑置在家里,沒有發揮其應有價值。
1.3 無專項資金用于設備維修
費用廣播電視工程是一項長期系統工程,好的后期維護可以給廣大村民提供長期的優質服務。
2.1 加強管理人員的監督
隨著“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的推廣和傳播,相關部門應積極培養工作人員,使他們對“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有一定了解,這樣才能夠保證監督有效進行,監督有效才能夠保證管理人員對“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管理有效。除此之外,管理人員也應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對管理工作認真負責,積極有效地進行“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的管理工作。
2.2 正確選擇接收天線的地址
“村村通”的相關工作人員在選擇“村村通”安裝地址時,要對選擇地址周圍的環境進行查看,并且結合接收信號的條件進行勘測,選擇安裝地址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可以讓村民的設備上可以接收到更好的信號,所以在選擇“村村通”設備的安裝地址時,應選擇沒有障礙物遮蓋的地方,通常情況下,在信號接收天線周圍的40~65m之間,不允許出現阻礙信號接收的障礙物,這樣可以保證信號可以擁有良好的傳播路徑。
2.3 強化法制管理
在“村村通”工程維護過程中,可以與鄉鎮簽維護管理責任書,對各個鄉鎮的維護提出明確的要求,依據維護規程構建值班、全崗責任制,提高維護水平。此外,在具體維護過程中,需要定期檢測設備和線路,并對出現的各類故障及時進行維修。建立傳輸分配檔案,并且依據實際情況對其不斷完善,從而確保資料的詳細性和完整性。通過科學的維護方式,避免廣播電視工程在運行過程中出現各類安全事故,從而使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的建設與維護實現法制化管理,提高其維護水平。
3.1 全力推進廣播電視工作
參與無線電視調查、統計、宣傳、安裝等工作,落實“廣播村村響”街道廣播室,組織工作人員安裝了街道6個村、5個居委的廣播設備11個;落實“電視戶戶通”工程,有線電視光纖覆蓋全街道6個村,發放“戶戶通”小鍋蓋230個,入戶率100%,拓寬群眾視野,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了解國家方針政策。2016年確保建卡貧困戶無線電視安裝工作,發放“戶戶通”小鍋蓋478個,目前入戶率100%,改善群眾文化生活,促進脫貧致富。
3.2 深入實施農村電影惠民工程
參與支持和配合電影放映隊的工作,在各村、中小學做好了電影放映的組織協調工作。每年放映電影55場,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徹實解決了農村“看電影難”的問題。
3.3 積極開展各項群眾文化活動
1.協助參與文化互動工程下鄉送演出進基層活動10余場次;
2.協助參與組織縣書法家協會、縣楹聯學會會員,在高家鎮文化廣場開展了“新春聯進萬戶千家”活動,共送出對聯800多幅;
3. 2013年-2015年協助參與組織文藝節目參加縣政府春節團拜會;
4. 2013年-2015年協助參與組隊開展“名山杯”、“龍河杯”籃球全運會,取得了團體優異好成績。
3.4 文化中心免費開放工作
完善文化中心圖書閱覽室、電子閱覽室各項規章制度,并已上墻;實現了文化中心圖書閱覽室、電子閱覽室免費開放,每周免費開放圖書室不低于44小時,拓寬群眾知識面,增強學習氛圍,滿足群眾學習要求,豐富群眾文化活動,提高群眾文化知識水平。
3.5 農家書屋建設
參與完善文化中心圖書閱覽室、電子閱覽室,實現了免費開放,按照上級要求每周免費開放圖書室不低于44小時,拓寬群眾知識面,增強學習氛圍,滿足群眾學習要求,豐富群眾文化活動,提高群眾文化知識水平。
3.6 推廣成果
參與6村、5居圖書室整理及上架15000多冊,培訓專職管理人員11人。規范農家書屋管理,理順圖書開放秩序,提供文化學習交流陣地,促進農村基層文化建設。參與無線電視戶戶通工程建設,發放“戶戶通”小鍋蓋230個,入戶率100%,拓寬群眾視野,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了解國家方針政策。參與協助電影放映隊下鄉活動,每年放映電影55余場次,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創建縣級最佳文明鄉鎮。確保建卡貧困戶無線電視安裝工作,發放“戶戶通”小鍋蓋478個,目前入戶率100%,改善群眾文化生活,促進脫貧致富。
綜上所述,對于農村地區來說,“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是一件大事,相關工作人員必需抓住這個機遇,團結一致,解決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一切困難。同時,“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的建設與維護必須要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解決,合理配置物力和人力,從而使其功效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1] 梁永輝. 淺談如何做好廣播電視村村通、戶戶通的安裝和維護[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3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