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國
煙臺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互聯網金融背景下銀行網點轉型方向及策略
徐秀國
煙臺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伴隨近些年來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W云計算、大數據等為代表性的現代互聯網技術在各個行業、各個領域廣泛地推廣和應用。在此背景下,一個新的發展理念被提出來,即"互聯網+"的概念。"互聯網+"下,一股強大的創新力正在沖擊著傳統的金融模式,促進了金融模式的創新與發展。銀行不再局限于網銀或手機銀行,眾籌等新名詞不斷涌現,基于此,本文將著重分析探討互聯網金融背景下銀行網點轉型方向及策略,以期能為以后的實際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互聯網金融;銀行;網點轉型
1.1 網點智能化
在互聯網金融和同業競爭雙重壓力下,發展智能化銀行是銀行改善客戶體驗的一個重要選擇。智能銀行應突出品牌展示和用戶體驗,從業務型轉向服務型。在布局方面,把握總體原則,在科學優化現有網點區域布局的基礎上,優先布局人員密集的核心商圈、高校、大型居民社區或自貿區、大型工業園區、商品交易市場、交通樞紐、發達縣域及鄉鎮等核心區域的智能化改造,打造新型智能化網點。
1.2 網點輕型化
傳統營業網點面積比較大、人員多、運營成本高,今后銀行渠道建設應傾向于自助化、智能化發展,每個網點都是一個競爭單元,突出專業化的定位、綜合化的服務,具有面積小、人員少、成本低、業態靈活和多渠道融合等特點,進一步凸顯營銷服務功能。
1.3 網點體驗化
網點應該是客戶交流的平臺,產品展示的平臺,客戶體驗的平臺。網點轉型的關注點應該多放在如何提升客戶體驗、發揮物理網點的專業優勢和地緣優勢、給客戶提供更便捷的服務等領域,實現客戶從“到店”到“逛店”的轉變。利用碎片化時間引導客戶各處走動,主動了解、使用銀行的其他業務和設施:客戶只可以通過二維碼支付、刷卡支付購買零食飲料,體驗便捷服務樂趣;通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銀行等設施體驗便利化、個性化的線上交易、購物、社交等“互聯網+金融”服務,打造網點良好的口碑和影響力。
2.1 布局優化調整
結合本行業務發展戰略和網點地區特征進行綜合布局,一定范圍內的網點資源要互相協同,形成互補、互動的網點群,使得網點利用與效能產出最優。在區域核心位置布放核心網點,在品牌形象、業務功能和服務體驗上達到輻射全區的效果,調度區域內其他網點資源協同作戰;依據客戶資源不同建設特色網點,如大型居民社區建設普惠型社區銀行,商業、工業集中區建設功能完善的全功能網點,再輔之以不同層次和側重的離行自助設備等渠道,完成網點渠道的綜合布局。可以根據客戶需要建設錯峰營業的社區網點,并結合VTM及后臺集中模式的應用,打造可以提供24小時服務的自助網點,為客戶提供更加全面貼心的服務。
2.2 提升網點聚客能力
實現從低頻率的銀行交易向高頻率的日常生活交易場景轉換,是銀行網點轉型的重要方向。可以通過各種消費體驗和生活服務場景的搭建,帶動提升客戶的交易頻率,并通過延伸服務來增強客戶與銀行的緊密聯系。開放銀行網點場地等資源,緊貼客戶需求,聯合相關商戶,通過組織與第三方的各類活動,逐漸滲透進客戶的日常生活中,與客戶建立穩定持久的關系,帶動金融交易的提升和業務規模的增長。全面挖掘、整合網點一定范圍內的特約商戶工作、生活、服務數據信息并通過線上和線下展示,讓網點成為周圍商業服務數據交互平臺,成為客戶全方位生活需求的服務平臺。
2.3 提升銀行金融服務的個性化
在4G網絡、無線網絡、手機集成技術、平板等信息技術與智能終端設備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移動互聯技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信息化背景下的銀行金融服務要求與個性化在不斷的提升。因此,為了更好的促進信息化背景下銀行網點的轉型與優化,銀行網點要加大對無線上網環境的改造,讓客戶在辦理業務的過程中,能夠享受免費的上網等功能。而且銀行通過把無線網接入到移動金融的客戶端,更好的便于銀行的客戶來瀏覽和了解銀行相關的金融產品。客戶能夠隨時在銀行網點進行手機銀行等APP的下載,從而更好的提升了銀行客戶的業務體驗效率。
2.4 豐富銀行網點的經營方式
互聯網背景下的金融業受到了一定的沖擊,但是已有的調查表明:銀行的網點仍然是客戶交易的最重要平臺。所以,在信息化背景下銀行網點的轉型過程中,網點的服務模式要通過線上與線下的聯動,將網銀、手機支付、微信支付等實現有機的融合,將更多的高端客戶吸引到銀行的網點,將更多的普通客戶向電子渠道等進行分流。因此,銀行要借助手機銀行等進行全面的推廣,打造差異化的金融服務方法,在不斷的探索線上與線下服務模式的基礎上,實現客戶與網點之間的有機結合。同時,要加大對銀行服務產品的創新,以更好的滿足信息化背景下銀行網點轉型的市場需求。
2.5 實施O2O戰略
實現線上線下整體互動,將線下網點資源和線上網銀、掌銀、微信等有機結合起來,將高端客戶引導至網點,將一般客戶向各類電子渠道分流,構建線上線下相互引導、金融和非金融業務相互促進的業務體系,提升銀行整體吸引力和業績。可以借助微信等社交平臺,推行各種業務的線上預填、預約,實施差異化的客戶服務策略;實施線下到線上的模式,在網點設置二維碼體驗墻,每個二維碼都有對應的銀行服務,客戶通過掃描相應二維碼體驗對應的產品和服務等,還可通過社交平臺向好友推薦該二維碼服務。
總而言之,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金融的產品類型、服務方式、營銷方式、客戶結構等發生了明顯的改變。信息化給銀行網點的轉型帶來了機遇與挑戰,為了更好的適應信息化背景下銀行網點的轉型效果,需要加大對互聯網金融等問題的研究,這就要求我們在以后的實際工作中必須對其實現進一步研究探討。
[1]譚培強.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商業銀行網點轉型策略[J].中國銀行業,2015,03:35-37.
[2]賈艷輝.互聯網金融背景下銀行網點效能提升策略——基于某銀行數據分析[J].經濟師,2015,07:155-15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