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娜
大賀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互聯網金融的內涵及模式剖析
王 娜
大賀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隨著我國互聯網普及程度的不斷擴展和加深,信息技術的快速更迭和創新,金融行業+互聯網所生出的新產業與新經濟增長點令人矚目。未來互聯網金融發展,將會是我國經濟發展在很長一段時期的重要任務,因此,我們在完善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要注意從國家整體上進行,從多個方面進行優化管控,從而能夠更好的確?;ヂ摼W金融行業可持續發展?;诖吮疚姆治隽嘶ヂ摼W金融的內涵及模式。
互聯網金融;內涵;模式
互聯網金融是指以依托于計算機硬件技術和云計算、移動支付、搜索引擎、社交網絡、APP等互聯網工具,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業務的一種新興金融。
當然互聯網金融不完全是金融業和互聯網的簡單拼湊,是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而產生的新型金融模式,相對于傳統的金融業而言,有如下特點:
1.2.1 交易即時、便捷化。如今隨著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設備的普及,以及互聯網、4G網絡和移動wifi的全面覆蓋,在手機、電腦等工具上簡單操作,就可以使用戶可以足不出戶,突破時空局限,隨時隨地進行轉賬、支付、貸款、理財等體驗互聯網提供的金融服務。
1.2.2 減少了信息不對稱性。相比傳統金融業,互聯網金融以計算機網絡系統為載體,積累了大量的宏觀政策、市場和客戶信息,可以采用大數據技術,對信息進行處理、分析并迅速傳播,由此能掌握宏觀環境及趨勢、客戶偏好和個性化需求。此外還大大降低了其信息的獲取成本,大大的提高了信息透明度。
1.2.3 成本低、效率高?;ヂ摼W金融所有的業務都在計算機或智能手機上進行,通過網絡平臺雙方就可以完成信息甄別、匹配、定價和交易,操作流程趨于規范化、標準化,無中介和交易成本,也免去了去銀行網點排隊等候,降低各項成本,提升了客戶體驗度、滿意度和效率性。
1.2.4 推動金融普惠化。互聯網金融利用計算機硬件、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突破了時空局限,面向不同的社會群體,甚至是個人開放,金融不再是復雜而難求的奢侈品,而是趨向大眾化的生活必需品,因此大大提高了金融產品的普惠程度,比如已面向普通老百姓開放的余額寶,不僅讓老百姓了解和體驗了金融領域,也滿足了其零碎的理財需要。
目前,我國互聯網金融的主要模式包括以下4種。
第三方支付是通過與銀行、商家和消費者簽訂合同,專門為用戶提供訂單處理和支付方案服務的平臺,具有交易成本低、交易便捷等優勢。目前,第三方支付包括:(1)信用中介型,主要提供信用擔保和代收代付服務,如支付寶等;(2)電子商務網站內生型,主要存在于B2B和B2C電子商務模式中,如云網支付等;(3)獨立的支付網關型,是純粹的中介服務,如首信易支付等。
P2P即“點對點”或“個人對個人”,P2P網貸是指有資金并且有理財投資想法的個人或其他主體,通過互聯網的貸款中介平臺,將資金貸給其他有借款需求的個人或實體。目前,P2P網貸打破了銀行對金融的壟斷,是一種普惠金融的形式。
眾籌是指以互聯網為平臺,集中大眾的資金和資源,用來支持某個項目或組織,能夠有效地將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間接金融和直接金融聯系起來,緩解了社會尤其是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按照募資的形式,狹義的眾籌包括獎酬式眾籌和股權式眾籌。廣義的眾籌則包含捐贈式、獎酬式、借貸式、股權式眾籌。
所謂大數據金融,是指通過處理和分析海量非結構化數據,為金融機構及其相關各方提供專業、科學、及時的決策支持。大數據技術和金融業發展的深度融合造就了“大數據金融”這種新型的互聯網金融模式。以余額寶、支付寶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產品打破了只有銀行才能吸收存款的傳統,創造性地連接了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使其能夠吸收存款,發行基金,增加投資者收益。
近些年,我國互聯網以及金融行業一直處于快速發展的時期,但是仍然與發達國家有較大的差距。我國為保障互聯網金融的安全,在20世紀90年代頒布了許多有關計算機以及互聯網安全的法律條文。但是從實施的情況來看,并沒有起到十分明顯的作用。而且,法律法規上的不完善,嚴重阻礙了現代化技術在金融行業中的運用?;ヂ摼W金融的進一步發展,也就為民眾的安全帶來了更大的威脅。我國相關監管部門應當盡快組織互聯網金融方面的專家以及優秀工作者進行探討,還要總結發達國家的金融監管手段,設計出一套適合中國發展國情的金融法律體系。
從措施的具體實施角度分析,要結合實際情況對全新的綜合監管模式進行改良,在新的監管模式的功能來看,要可以充分辨析每種互聯網金融模式金融功能本質,淡化機構監管的邊界,并選擇功能監管做主要監管方式。另外,還要能充分利用監管優勢和資源,在這種新型監管模式應用的狀況下,可以有效控制整體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有效使單個的金融模式進行穩定發展。
通過法律層面進行分析,持續強化及完善互聯網金融的立法。從具體措施實施的角度分析,首先要增強從管機制的法律法規建設,政府方面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要通過宏觀控制來實施,不能過分干預。要明確互聯網金融交易的各方權利義務,結合實際持續完善互聯網金融的交易關系的相關法律法規,承擔的責任要依照法律規定來劃分。互聯網金融的交易務必要進行合法化,還要完善及加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法律建設,并且通過一定手段對相關的法律知識進行傳播。
總之,互聯網金融如何在規范的前提下健康、可持續發展,成為中國經濟的新增長點,是目前研究的主要問題,進一步加強對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1]李繼尊.關于互聯網金融的思考[J].管理世界,2015,(07):1-7+16.
[2]李鑫,徐唯燊.對當前我國互聯網金融若干問題的辨析[J].財經科學,2014,(09):1-9.
[3]魏鵬.中國互聯網金融的風險與監管研究[J].金融論壇,2014,19(07):3-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