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輝
(威海高新區就業和社會保障處,山東 威海 264209)
養老保險的可持續性發展研究
——以山東威海為例
李 輝
(威海高新區就業和社會保障處,山東 威海 264209)
當前,養老保險問題已經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作為老齡化程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威海市,如何更好地促進養老保險事業健康發展,促使客觀良好的轉型升級,已經成為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重要民生問題。本文通過相關數據調查,結合民政部門及部分走訪調查,對威海社會養老保險可持續發展現狀進行淺析。
養老保險;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對策建議
近年來,威海市經濟得到迅速發展,隨之而來的社會養老保險體系問題卻深深困擾著這座環境極佳的城市。十八大報告指出:“改革和完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制度,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逐步做實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實現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建立兼顧各類人員的社會保障待遇確定機制和正常調整機制?!?/p>
根據統計學上的人口類型劃分標準,世界上的某個國家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1/10以上,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7%以上,是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志。根據威海市2016年1%人口變動和勞動力抽樣調查推算數據,全市65歲老年人口占全市總人口比重的16.8%,老齡化程度遠高于國際標準,與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提高了4.7個百分點,人口老齡化形勢十分嚴峻,由此帶來了巨大的社會養老保險壓力。威海作為國內著名的旅游養老城市,每年吸引著大量的游客以及中老年人來此,所以,研究威海市社會養老保險可持續性發展問題具有典范作用。本文從研究威海養老保險現狀及其問題入手,就威海市社會養老保險可持續性發展做出分析并提出一系列建議。
威海市養老保險體系分為3個層次:基本養老保險,補充養老保險,儲蓄性養老保險。
A.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社保部門執行國家政策,為了保證人民老有所養而建立的社會保障體系,分為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靈活就業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都屬于基本養老保險。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是國家強制性的、必須繳納的保險,靈活就業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屬于自愿性的,不做硬性規定。
B.補充養老保險。由國家政策支持主導、企業自主建立的,為職工而辦理的保險,這個保險旨在提高工人退休后的基本生活水平。
C.儲蓄性養老保險。這個層次屬于個人投保行為,屬于商業保險的范疇,個人根據自身情況決定是否投?;蛘咄侗6嗌伲瑖覍Υ瞬蛔鲇残砸幎ā?/p>
2.1 法律約束體系不完善
目前,威海市關于社會養老保險的法律體系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部分法律法規過于陳舊,已不適用于當今時代。還有一些法規政策性太強,缺乏執行的一貫性,往往隨政府的政策變動而改變,不能彰顯法律的權威性。也正是由于這些宿病的存在,導致執法部門的相關工作并不能完全明了地依法執行,造成了一些人民對養老保險體系的不信任。
2.2 制度碎片化
我國養老保險體系本身存在的碎片化特征在威海市也有所體現,為了滿足不同需求而建立的養老保險有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等等,這是宏觀角度上的一些大的政策。而在微觀政策上,又有適應各自不同情形的小政策相補充,如:城鎮內部待遇存在不同,農民群體之間也存在差異,這就導致整個養老保險制度內部銜接不完善,交流不暢通。往往是政策之中再有政策,這對于架構一個統一的養老保險體系有很大的困擾。
2.3 面臨人口老齡化問題,基金支出負擔猛增
由于特殊的國情,我國的人口老齡化不同于別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快而時間短,老齡人口的絕對數量大。根據威海市2016年1%人口變動和勞動力抽樣調查推算數據,全市65歲老年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16.8%,老齡化程度遠高于國際標準,比2013年該調查提高了3.6個百分點,比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時提高了4.7個百分點,人口老齡化形勢十分嚴峻。加上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國民對環境的關注程度也大幅增高,尤其是老年人口,對于自己居住地環境十分注重。因此,威海市每年有大量老年人口遷入,老年人口比重增加速度也是格外引人注目。大量的老齡人口使得威海市養老保險支出壓力驟增,加之計劃生育政策以來我國當前青年一代大多為獨生子女,這就造成了期望收入不足而支付壓力過大的問題。重要的是,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與經濟發展水平并未同步。
2.4 空賬問題
受到歷史因素的影響,就那些在養老保險制度實施前就已經或即將退休的職工而言,他們并未積累個人賬戶的養老金,即使有,也十分少。但是,老職工的養老金權益必須兌現,于是養老金債務在此形成了。這兩年來,全國社保的空賬增加速度驚人,威海社會養老保險規模自然也不會小。人口老齡化趨勢會使養老金的支出壓力持續增長。我國自1997年開始就一直實行統籌賬戶與個人賬戶“混賬管理”的財務管理制度,這就給個人賬戶資金向社會統籌賬戶轉移提供了機會和可能。由于養老保障體制的轉換,所導致的這些“歷史債務”仍需支付。實行新養老保險制度以來,不斷挪用個人賬戶資金,使個人賬戶基金不足,只能以 “空賬”形式存在。然而我們知道,一項制度的可持續性,不僅取決于它的實際表現,也取決于公眾信心,甚至很多時候后者比前者更重要。雖然威海養老金的實際缺口并不大,但我國制度設計存在缺陷,加之一些不良媒體的不實報道,導致許多公眾對養老制度缺少信心。這必然會限制威海市養老保險的擴面發展,從而對社保的可持續性造成影響。當然,空賬不能簡單等同于養老金虧空,但如果不能及時給出明確解決方案,比空賬更可怕的是青年對養老保險失去信心,從而減少青年的養老金繳費意愿而供養負擔不斷加重。
3.1 擴大覆蓋面
如果從養老保險政策的原則出發,那么所有人民都應被養老政策所覆蓋,這不僅是出于政府責任,更是出于“人人皆會老”這樣一個社會現實。年紀大了不再能夠進行一項正常的工作,就需要養老保險來安度晚年。然而,現實是無論處于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考慮,還是從個人意愿,這種全民覆蓋的局面不可能形成。在當前社會條件下,與之相適應的社會養老保險的覆蓋率卻是不可或缺的,這個覆蓋率不僅是養老金體系的重要評價標準,它的適當擴大,也有利于社會公平穩定。所以,在這里談及的養老保險擴面,是在當前社會經濟水平基礎上的、高于當前比例的、更為合適的程度。
3.2 維持或保證受保人退休后的生活水平
養老保險存在的意義是防止退休者陷入貧窮,防范老年風險。研究表明,總替代率達到60%~70%的基本養老基金可以維持或保證受保人的生活水平,同時也應使養老待遇與在職職工的基本生活水平同步增長。這一舉措如果實施到位,那就不僅僅達成了社會養老保險的根本目的,也能展現社會養老保險體系的良好作用,增加社會以及青年對于社會養老保險的信心,有力促進社會養老保險的可持續發展。
3.3 基金平衡
任何養老保險制度都要保持養老基金的收支平衡,如果該基金收入和支出在當年相等,這就是達成了一個短期平衡。但是我國需要養老基金的長期平衡——在任何一個時點都能達到收支平衡,這樣才能保證相當長的時間內養老保險制度的持續發展。建立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平衡應以中長期平衡為主,兼顧短期平衡,保證養老保障制度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4.1 建立健全社會保險制度的法律法規體系
我國社會養老保險立法比西方發達國家晚了100多年,而威海市建市也不過30多年,根據當前嚴峻的人口老齡化趨勢,完善威海社會養老保險法律體系十分緊迫。 在這個基礎上,威海養老保險體系的各方面工作進展才能有法可依,才能有效增加養老保險體系合法透明度,這對于重拾人民投保信心至關重要。
4.2 養老保險擴面
擴大威海市社會養老保險覆蓋范圍,增加養老基金收入。社保目標人群的覆蓋率一般來說體現了社會的公平正義,保證了財務的長期收支平衡。當然,養老保險的覆蓋率受社會經濟發展制約,強行要求居民或企業參加養老保險,只會導致“逆向選擇”的問題,扭曲勞動力市場。其次,養老保險的覆蓋面、替代率以及財務可持續性三者之間存在著一個三角關系,即最多滿足兩者而舍棄第三者。可以看出,這些都是威海市政府進行養老保險擴面工作時必須注意的地方,但就目前情況而言,威海市社會養老保險覆蓋面仍然處于一個不是十分樂觀的水平,仍需增加養老保險的基金收入,降低未來基金的支付風險。
4.3 建立風險分散體系
由于很多大型項目或者風險很高的項目對于單獨承保保險公司的壓力過大,應當建立一個合理的風險分散體系,通過降低保險公司的壓力來使得保險公司拖賠、惜賠的可能性大幅下降。大型企業或者高風險項目如需投保,可通過這個體系,選擇部分保險公司組成共保體來達成自己的目標。
4.4 妥善處理新舊保險銜接關系
新的保險方案將在統一集中管理后形成,因此企業必然會面臨原保險方案與現行保險方案之間的銜接問題,如果處理不當,企業很可能會面臨保險脫節。比較適當的做法是和統一集中管理后的承保公司提前進行書面約定,使得企業原保險方案一旦到期便會自動納入現行保險方案,以此保證新舊保險銜接無縫。
4.5 商業養老保險及企業年金
就前幾種措施而言,尤其在第一層次的養老保險,其作用僅限于保持退休職工的基本生活水平。相比之下,商業養老保險以及企業年金則側重對退休職工生活的提高。因此,作為社會基本養老保險的有益補充成分,這兩者的作用十分明顯。這就要求威海市政府給予商業保險機構企業以及企業年金積極的政策引導,促使商業養老保險以及企業年金能夠得到企業的擁護,同時調動人民參與其中的熱情,減少威海市政府社會保險的壓力。從長遠角度來講,這一點對于建立一個結構分明且高效率的養老保險體系十分重要。
[1]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R].2012.
[2] 楊微.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的現狀與可持續發展[J].時代經貿(下旬刊), 2013,(20):28.
[3] 李劍斌.大型企業集團商業保險統一集中管理價值分析及策略建議[J].時代經貿(下旬刊),2013,(10):29-30.
On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endowmentinsurance——takingWeihaiofShandongprovinceasanexample
LI Hui
(Employment and Social Security Office of Weihai High-tech Zone, Weihai 264209, China)
Currently, the problem of endowment insurance has become the major issues of common concern to society, as a city with higher aging degree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how to better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endowment insurance and lead to the excellent transformation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livelihood issue for Weihai to face and solve. 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dowment insurance in Weihai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relevant data and the civil affairs department.
Endowment insuranc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xist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F842.6
: A
: 1674-8646(2017)15-0006-03
2017-05-13
李輝(1972- ),男,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