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敏
(中共常德市委黨校,湖南 常德 415000)
湘西北D村精準扶貧調研
葉 敏
(中共常德市委黨校,湖南 常德 415000)
通過實地調查,發現湘西北D村精準扶貧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不少問題。為此,提出相應對策建議,凝聚共識、步調一致,加大宣傳、重視扶智,一戶一策、精準聚焦,真心扶貧、杜絕作秀,廣泛動員,凝聚合力。
湘西北D村;精準扶貧;調研報告
1.1 人口結構
全村494戶1 861人,黨員50名,95%以上50歲以下青壯年常年在外地打工,空心化嚴重,本村在附近就讀的學生不足50人,留在村里的老百姓以老人、婦女、兒童為主,因此勞動力嚴重不足。
1.2 貧困戶情況
全村共有90戶242人貧困人口,其中:低保戶46戶63人、五保戶26戶26人,殘疾人26人、精神病人8人、危重病人6人。
1.3 貧困原因
自然條件較差,基礎設施落后,生產技能缺乏,勞動能力薄弱,集體經濟空白。
1.4 幫扶概況
2016年度共計脫貧25戶67人,占貧困戶27.8%; 投入5大項目建設、實施“5個幫扶”,共投入項目資金495萬元;市本級共有五個后盾單位及市直相關部門、33名市直后盾單位領導干部參與幫扶;投入3萬多元,義務植樹美化鄉村環境;資助3名貧困學子每人每年3 500元至大學畢業;完成8戶貧困戶危房改造。
2.1 科學制定幫扶規劃,確保扶貧有序開展
以D村實際情況為基礎,結合民意,制定了以“基礎建設、民生保障、生產發展、班子建設”為內容的“三年幫扶規劃”。以規劃為指導,明確職責分工和扶貧任務,推動了扶貧工作穩定有序、有針對性地開展,確保扶貧任務能如期圓滿完成。
2.2 推進規范建檔工作,完善精準扶貧機制
開展了“一戶一卡建檔案、一戶一策定方案”工作,并配套建立了精準扶貧“一對一”幫扶責任機制,實行掛圖作戰。“一戶一卡”幫助貧困戶完整、全面記錄家庭基本情況、幫扶聯系記錄等信息。“一戶一策”幫助貧困戶結合現狀、個人意愿、相關扶貧政策等因素,幫扶貧困戶制定精準脫貧方案,提升了扶貧效率和效果。
2.3 著力進行基礎建設,改善鄉村發展面貌
2016年,在扶貧干部的全力支持下,D村基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改善了村民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條件,解決了扶貧工作中的當務之急,加快了脫貧步伐。投資50萬元,率先在43個市級貧困村中實現光纖通村入戶,目前已開通使用近100戶。投資150萬元,平整土地320 160 m2,硬化溝渠3 000 m。投資107萬元,對全村電網進行升級改造,當前已完工。籌資200萬元,后盾單位補貼50萬元,高標準硬化通組公路7.1 km。正在D村修建一座橋,預計總投資1 200萬元,2016年10月下旬已破土動工。
2.4 開展形式多樣活動,建立良好干群關系
扶貧干部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為村民們送去溫暖,拉近了與村民們的距離,貼近了與村民們的情感。2016年2月5日, 扶貧負責人進行春節走訪慰問,到點村慰問五保戶與特困戶30戶,發放慰問金1.5萬元。春耕生產時期,送去生產資金1.2萬元和3 t復合肥,并開展“維權扶貧活動”。4月,組織醫院專家,到村開展送醫、送藥活動,為貧困戶和65歲以上老人免費體檢和發放藥品。積極進行走訪慰問、結對幫扶,并開展了豐富多樣的娛樂活動。
2.5 積極探索幫扶措施,“五個幫扶”初顯實效
結合脫貧扶植政策,落實技術、金融創新、經濟、創業五大幫扶舉措。結合當地以水稻種植為收入來源的發展實際,開展了提高水稻產量的技術培訓。2016年5月,動員和組織6戶種糧大戶注冊成立了“D村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通過協調6戶貧困戶獲得農商行的貼息貸款。幫助該村培育商標,并促成與崔家橋鎮電商平臺合作,全村利用林下放養土雞5 000余只,生產原生態老樹茶油8 000多斤,僅此一項為貧困戶增收2 000余元。投資60萬元,組建扶貧光伏發電站,預計2017年可為集體創收5萬元。
3.1 鄉村干部心思各異,未做到統一
部分干部在扶貧工作認識上保守固化,仍用傳統思維看待扶貧新政策,。部分干部急功近利,只關注基礎設施建設、重大工程項目等具有顯著影響力的舉措,忽略了扶貧工作的過程性和累積性。有的干部則在思想上夸大了扶貧工作的艱難程度,對扶貧工作的開展持消極態度,責任意識不強。
3.2 村民脫貧意識薄弱,缺乏對扶貧政策深入了解
一是D村村民主要以老人、婦女、兒童為主,文化素質不高,知識水平受限,對國家的惠民惠農、扶貧政策缺乏準確的認識和了解。二是D村地勢偏遠,環境封閉,長期以來存在自己搞生產、自給自足的慣性認識,導致村民們覺得扶貧與自身關系不大,對脫貧政策漠不關心。三是村兩委及黨員干部對扶貧政策宣傳和講解不到位,沒有充分發揮基層黨員干部帶領群眾積極脫貧的應有作用。
3.3 扶貧標準“一刀切”,貧困識別及退出不精準
一是D村勞動力流失嚴重,外出務工人員多,為精準識別帶來諸多不便。每戶家庭情況各異,部分貧困戶家庭成員外出務工或分散就業,收入不確定,不利于統計核查。二是個別貧困戶家庭情況復雜,無法因個人做出整體評估和統計,造成與實際情況有偏差。三是部分貧困戶家庭脫貧信息更新不及時、不同步,導致已脫貧家庭仍在貧困幫扶名單之列。
3.4 結對幫扶、精準扶貧流于形式
幫扶干部由于對相關扶貧政策、扶貧規定的解讀不深刻、不透徹。部分扶貧干部對扶貧存在形式主義傾向。“斷層式”、“臨時性”扶貧問題突出,后續跟進不到位,缺乏持續、長期的關注和有效作為。
3.5 扶貧力量單一,社會助力不足
當前,社會各界對扶貧工作的認知不足,參與幫扶的熱情和積極性不夠,投身其中的渠道和途徑較少。在D村2016年的幫扶工作中,除后盾單位聯合銀行給予資金支持外,尚未有社會企業給予扶貧支持,形成影響力較大的模范、典型。
4.1 凝聚共識,步調一致
高度重視國家扶貧政策,嚴格按照政府扶貧工作的部署執行脫貧策略,發揮干部模范帶頭作用,積極溝通,真正為扶貧工作的順利展開搭建暢通無阻的橋梁。
4.2 加大宣傳,重視扶智
加大對扶貧攻堅政策的宣傳力度和宣講解讀,幫助村民們樹立信念和信心,鼓足干勁,增加脫貧致富的勇氣,進而提升村民們脫貧的主觀能動性和對扶貧工作的配合度。只有精神上脫貧,才能從根本上奔向脫貧致富路。
4.3 一戶一策,精準聚焦
根據D村地理條件優劣勢、產業結構、實際境況量身定制扶貧政策,是精準扶貧的關鍵,適合的道路才是正確的道路。精確識別、劃定貧困戶,規劃到戶、扶貧到人,采取“一戶一策”的精準措施,嚴格把關,規范流程,是實現精準扶貧的前提,使扶貧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4.4 真心扶貧,杜絕作秀
幫扶干部要挽起袖子做事,實實在在的為脫貧做力所能及的實事。將每一次幫扶任務做到實處,要同幫扶對象保持長期、穩定、扎實的聯系,加強溝通和交流。
4.5 廣泛動員,凝聚合力
動員社會各界參與扶貧共建。呼吁更多愛心人士和志愿者投身扶貧幫困的行動中來,給予貧困家庭更多的精神關懷和人文關懷。只有在全社會形成扶貧共建的氛圍,充實扶貧攻堅力量,形成合力,才能提升扶貧效率,加速實現脫貧致富。
InvestigationreportonprecisionpovertyalleviationinDvillageofnorthwestofHunan
YE Min
(CPC Changde Municipal Party School, Changde 415000, China)
Through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in D village in northwest Hunan has achieved initial results,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o this end, it shoul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so as to achieve the cohesion and consensus, precise focus,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extensive mobilization.
D Village in the northwest of Hunan;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Research report
F323.8
: A
: 1674-8646(2017)15-0016-02
2017-04-20
葉敏(1974-),女,碩士,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