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婷
(黑龍江民族職業學院 民族語言與教育系,哈爾濱 150080)
基于家長投入視角淺析家庭與學前兒童入學準備的關系
盧 婷
(黑龍江民族職業學院 民族語言與教育系,哈爾濱 150080)
家長投入對學前兒童的發展、幼兒園教育的發展及家長自身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價值。在學前兒童入學準備方面,家長投入對學前兒童的情緒和社會性發展、運動技能、學習品質、言語能力和認知水平都具有積極影響。通過分析家長投入對學前兒童入學準備的意義,以及家長自身、幼兒、家庭和教育機構等多方面因素對家長投入的影響,探討家庭與學前兒童入學準備的關系。
學前兒童;家長投入;入學準備;家庭
諸多的研究已經證實家庭背景的不同會造成學前兒童入學準備的差異,這使得研究者們更加關注家長自身因素對于學前兒童入學準備的影響。家庭教育對于個體一生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而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又告訴我們家長投入子女的教育對于個體成長發展具有重要性。家長投入作為家庭背景因素與學前兒童入學準備的中介變量,對學前兒童今后的學校適應具有更直接的影響。
本文試圖依據國內外對于家長投入的研究成果以及我國本土的發展現狀,探討家長投入的內涵、家長投入對學前兒童入學準備的意義以及影響家長投入學前兒童教育的因素。
1.1 家長投入
家長投入又稱家長參與、父母參與。國內外研究者分別從不同的視角對家長投入的內涵進行界定,總體上主要是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上探討家長投入的內涵。
宏觀層面上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國學者Epstein的觀點。Epstein認為家長投入就是家庭與學校和社區互動合作下,參與孩子、教育者、學校和社區組織下的六類活動,分別為Parenting、Communicating、Volunteering、Learning at home、Decision making、Collaboration。微觀層面上,研究者都是從家校合作的視角下來理解家長投入的內涵,認為家長投入就是家長參與子女學校教育與學校及教師合作的過程。
1.2 入學準備
美國國家教育目標委員會依據Bronfenbrenner 的發展生態學理論對入學準備進行了定義,提出入學準備應包括:兒童個體水平上的準備、學校的準備以及家庭和社區的準備。而兒童個體水平上對學校的準備應包括:認知和一般知識、學習方式、情緒與社會性、言語能力、身體健康及運動技能的發展。
2.1 有助于促進學前兒童的情緒和社會性發展
家長積極主動參與幼兒園組織的活動,為幼兒園做志愿者,幫助教師分擔工作,有利于提高幼兒的自我效能感,培養其陽光自信的性格。家長與教師間的互動交流,使教師能夠更加充分了解幼兒的特點,有利于構建和諧的師幼關系,同時還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處理同伴關系。家長在生活中對幼兒積極的情感投入不僅有助于消除幼兒的不良情緒,培養幼兒積極的情感類型,還有助于促進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家長通過恰當的情緒反應或情感表達幼兒參與的活動,對構建良好的親子關系具有積極的影響,提高親子融合度,還有利于提升幼兒感知他人情緒的敏感性以及提高幼兒表達情感的能力。
2.2 有利于發展幼兒的運動技能,促進幼兒的身體健康
家長參與幼兒的游戲活動、帶幼兒進行戶外活動以及讓幼兒參加特長班等運動活動項目和藝術活動項目,都會發展幼兒的大肌肉動作和精細動作。家長對幼兒的精心養育,不僅會使幼兒生理和心理得到健康發展,還會建構和諧親密的親子關系。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適當給幼兒安排一些簡單的家務活動或任務,都會提高幼兒的自我照料能力。
2.3 有利于提高幼兒的學習品質,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方式
家長為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和探索環境,不僅會調動幼兒的求知欲,還會提升幼兒的專注力。家長參與幼兒的學習或是游戲活動,給予適當的建議,鼓勵和支持幼兒的積極想法和觀點,不僅幫助幼兒理解與認識活動和任務特征,對培養幼兒的認知方式也有積極的影響。
2.4 有利于提高幼兒的言語理解和言語表達能力
家長在生活中樂于與幼兒進行溝通交流,并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表達情感,都會有助于提高幼兒的口語聽說能力。家長和幼兒之間的親子共讀活動,不僅有助于提高幼兒的書面語理解能力,而且還會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家長在家中為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會潛移默化地提升幼兒閱讀的興趣以及學習的意識。
3.1 家長自身因素
研究證實:家長的性別差異會影響家長投入,一般母親比父親能更多的投入到幼兒的養育和教育中。家長的受教育水平及家長的能力都會造成家長投入的差異。受教育水平高的家長對幼兒的教育有明確的認識,因此能以多樣的方式投入幼兒教育中,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而受教育水平較低的家長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較深,很少投入幼兒的教育或投入幼兒教育的方式單一、方法簡單。家長的自身經驗以及受教育水平都會影響家長投入的量和質。同時,家長的自我效能感也會深深影響家長投入的水平。
3.2 生活背景因素
家庭結構也會影響家長投入的水平和質量,完整家庭結構的家長能更優質地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而在主干家庭中,祖父母對于幼兒的成長投入較多,但是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的質量卻不如核心家庭的父母投入。家長的業余時間、時間安排以及家長的工作性質都會影響家長投入時間、投入形式和投入內容的水平。家庭的社會經濟地位和家庭的生活壓力等都會影響家長投入。家庭所處的社區環境以及父母所處的人際交往圈等都會影響家長投入幼兒的教育。
家長投入學前兒童教育的水平和方式受多方面的因素交互影響,而家長投入的形式和內容等的不同都會造成學前兒童入學準備上的差異。因此,要想使學前兒童個體做到入學準備充足,家長、幼兒園、教師以及社區不僅要注重學習學前兒童教育及學前兒童心理等方面,提高教養能力,還要互相攜手,建立資源共享平臺以及互動交流機制,以促進家長高效地投入到孩子的學校教育和生活教育中,從而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1] 曾慶玉,吳妮妮,姚梅林,等. 家長投入及其影響子女學業成就的機制探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6):70-71.
[2] 張瑞瑞,馮曉霞.低收入家長投入早期教育的若干問題探析[J].學前教育研究,2012,(04):44-45.
[3] 孫紅. 隨遷子女家長投入學前教育的水平與影響因素[J].學前教育研究,2014,(03):99-100.
[4] 李敏誼,劉麗偉.幼小銜接與家長參與:國外研究的新進展[J].比較教育研究,2014,(09):108-109.
[5] 于濤,邰宇,蓋笑松.兒童入學準備的評估與促進[J].心理健康科學,2010,(01):65-66.
[6] 鄢超云.學習品質:美國兒童入學準備的一個新領域[J].學前教育研究,2009,(04):59-60.
[7] 趙旭曼.我國學齡前兒童入學準備狀況的研究綜述[J].早期教育(教師版),2011,(09):118-119.
[8] 蓋笑松,張向葵.兒童入學準備狀態的理論模型與干預途徑[J].心理科學進展,2005,(05):76-77.
[9] 陳興華.幼小銜接研究要有生態學視野[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12,(01):122-123.
Abriefanalysisoftherelationshipbetweenfamilyandpreschoolchildren’spreparatorypreparationbasedontheperspectiveofparentalinvolvement
LU Ting
(Department of Ethnic Languages and Education, Heilongjiang National Vocational College, Harbin 150080, China)
Parental involvement is of great val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children, the development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arents themselves. In terms of pre-school children’s admission, parental involvement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pre-school children’s emotion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thletic skills, learning quality, verbal competence and cognitive level. At the same time, parental input is also affected by parents, children, families an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other factors.
Preschool children; Parental involvement; Admission preparation; Family
G610
: A
: 1674-8646(2017)15-0024-02
2017-04-28
盧婷(1990-),女,助教,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