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鑫,陳 曦,宋凌霄,張銀山
(華東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南昌 330013)
高校教學中的互聯網思維探析
劉永鑫,陳 曦,宋凌霄,張銀山
(華東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南昌 330013)
高校學生紛繁的學習課程表現為時間緊、任務重的特點,學生在大量的信息中如何快速掌握有價值的信息,需要互聯網思維來解答。以《工程化學基礎》教學為例,利用互聯網思維重塑教學內容、建立激勵制度和構建教學生態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取得良好的效果。
互聯網思維;工程化學基礎;教學改革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每天都要接收和處理各種信息。尤其是高校大學生,在使用互聯網產品方面永遠處于最前沿?;ヂ摼W思維一一個全新的概念,近年來廣泛在各行各業被推廣。如果在教學中融入互聯網思維,將會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對知識和概念的記憶,為教學改革帶來巨大的效果。本文主要圍繞“互聯網思維下的授課內容”、“互聯網思維下激勵制度”和“互聯網思維下的教學生態模式”三方面討論。
互聯網思維要求授課內容不拘泥于教材,應該廣泛聯系生活事例和互聯網熱點。以《工程化學基礎》為例,讓學生意識到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化學已經深入滲透到各個領域并與之相互促進,任何專業的工作都要面臨應用化學知識才能解決問題。對“問題”的說明要具有時代性,不能使用過時的例子去討論,過時的例子很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當今信息社會會被大量的新信息所覆蓋和淘汰。因此,要利用互聯網上的熱點事例,結合生活實例、網絡熱點及新科技產品的發展展開討論。
1.1 聯系生活實例
在講高分子材料時,可以從學生身邊的事物出發,男同學的籃球鞋、女同學的皮包等。在教學之前,要做足這方面的工作,籃球鞋的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高分子材料,有什么樣的內部結構及表現什么性能。這樣,就能主動思考材料的結構和性能。
1.2 聯系網絡熱點
去年一個互聯網熱點新聞報道,中國化學學會狀告中央電視臺播放法蘭琳卡化妝品的偽科學廣告“我們恨化學”,從此切入點向非化學專業學生介紹化學的本質、地位和作用,如何辨別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偽科學現象。
1.3 聯系科技產品的發展
當今,手機更新換代特別快,其中重要的升級部件是手機電池,并流傳一句著名的廣告語:“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通過這樣的切入點,向同學們介紹電池中的相關材料和知識,像納米氧化物、碳納米管,以及它們在其他方面的應用。再如,汽車行業里的網絡紅人“特斯拉”電動汽車,是一種新能源汽車,完全采用電力驅動。傳統汽車是靠汽油燃燒獲得驅動力的,對比這位網絡紅人“特斯拉”的電力驅動,就可以對《工程化學基礎》教學大綱中要求的多種知識點展開討論,包括能源存在的形式、能源的相互轉化、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綠色能源的開發、液體燃料及其相關技術參數,等等。實踐證明,利用互聯網思維講解《工程化學基礎》內容,可以極大的激發學生們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學生們能積極的跟老師在課堂上互動,并主動思考和提出問題,增強了知識點的討論性,同學們都能分組討論起來。
2.1 互聯網激勵制度是互聯網吸引客戶的動力
互聯網在娛樂行業中催生的最大產物就是網絡游戲,網絡游戲風靡全國、風靡世界。在各行各業中,在各個年齡段,都有人癡迷于網絡游戲。網絡游戲參與者最有黏性的、讓參與者最難以自拔的就是它的激勵制度。它的激勵制度主要基于兩個方面:一個是經驗值,一個是裝備。隨著玩游戲時間的增加和參與戰斗次數的增多,你會得到相應的經驗值,經驗值是游戲角色等級的體現,經驗值越高擁有的等級就越高,戰斗力和地位等方面也就越高。同時,隨著每次戰斗的勝利,都會得到相應的裝備,越難的戰斗得到的裝備就越高級、越漂亮,越有防御能力。這樣的激勵制度同樣存在于互聯網的其他方面,比如,網絡電商的積分制度,積分不僅可以兌換商品,隨著積分的增加,可以讓自己依次變成更高級的會員等。享受的待遇和優惠政策也就越多,所以經常會看到有人刷積分的現象。
2.2 課堂激勵制度——“加加分”
課堂教學每一章的重點和難點知識就好比網游中的每一場戰斗,只有順利通過了這一場戰斗,你才能擁有更強的能力,去參加下一場戰斗,如此反復,取得最終的勝利。把這樣的互聯網思維灌輸給每一位同學,讓學生們在“知識的戰斗”中一次次升級,不斷的增加積分,學生們對知識的渴求性將會極大的提高。除此之外,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互聯網思維激勵制度。基于互聯網思維,可以建立“加加分”制度。所謂“加加分”是指在正常得分的基礎上,額外得分,正常得分越多,額外得分越多。比如,平時成績考核的方式主要靠同學們的出勤率和課后作業的表現,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中比較容易出現應付作業的現象。在“加加分”激勵制度下,學生的平時成績分數要根據表現良好的“持續性”加分,如果學生表現良好的持續性,就要在正常得分的基礎上多加分,如果有些學生偶爾表現良好,那么在正常得分的基礎上就不會有額外加分。比如,在課后作業中,如果一位同學第一次表現得很優秀,那么給加1分;如果第二次依然優秀,第二次就在正常得1分的基礎上多加1分;如果第三次持續優秀,那么多加3分。這樣的“加加分”制度,會讓同學們舍不得自己已取得的基礎優勢,讓優秀的同學更加優秀,也能刺激稍微落后一點的同學,讓自己變得更好一些。
這樣的“加加分”制度同樣可以運用在其他的考核上,比如在學生畢業學分的考核中,可以引入綜合素質的“加加分”。如果一位同學每一科的成績都是優秀,那么他將會在正常學分基礎上得到額外的“綜合素質分”,這樣將會激勵學生更全面的去學習各科的知識。再比如,可以引入單項突出的“加加分”,如果一位同學有單科成績達到了滿分,那么他將會在正常的學分基礎上得到額外的“單項突出分”,這樣,會激勵在某一方面有天賦的同學更好的追求自己的專業方向。
有一家互聯網公司首先顛覆了電視和手機行業,緊接著他們將要進入玩具行業和汽車行業,這家互聯網公司就是樂視公司,他們提出了一個全新的產業模式,叫作“互聯網生態模式”,此生態模式就是利用了互聯網的開放性和共享性建立起來的,在這個開放的平臺里,任何人都可以是信息的生產者和傳播者,因此,加速了信息資源的共享,構成了互聯網思維的重要特點。
基于互聯網的信息開放性、傳播渠道的多樣性和信息傳播的高速性,為大學生打造了互聯網的“教學生態模式”,開拓了大學生的視野、提高其研究學習效率、方便獲取教育信息,從而使自己更快速全面的發展。當代大學生每天使用手機和電腦的頻率遠遠多于使用書本的頻率,他們在互聯網上獲取的信息和資源也遠遠超越書本。高校的課堂教學也要像市場上的許多產業一樣,抓住新媒體環境的發展機遇,乘風而上。我們提出的“教學生態模式”,就是要通過不同手段將互聯網思維的“開放性”引入教學的各個環節,將更多的資源整合為全方位的、無邊界的教學平臺。目前,廣大學生喜聞樂見的互聯網工具包括QQ、微信、微博等,可以利用這些互聯網工具作為教學輔助手段,組織實施教學內容的互動。老師可以利用微信群功能在上課之前就向同學們推送內容提要,同學們也可以在課后通過微信群對有疑惑的內容向老師提問。利用這種輔助手段,同學們還可以向老師提前“預定”學習內容,提前告知老師對課本中的哪部分內容比較感興趣,覺得哪部分內容比較晦澀,等等。同學之間也可以相互鼓勵,把同學間的學習方法拍攝成小短片,在群中推送給大家,讓大家更快的掌握高效率的學習方法。由于信息與言論的公開透明,“教學生態模式”下的老師與學生的觀點將會充分的溝通與碰撞。利用新媒體平臺,老師們可以根據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利用學生的態度和反應,有效引導,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生教學工作。
經濟市場上的產業營銷方式可以定義為線下營銷,也就是以實體店為主,店里賣什么,消費者就買什么。好比我們過去的教學課堂,以教育工作者為中心,學生常處于一種被動接受“灌輸”的狀態,很難主動、充分地表達個人的見解和想法。雖然在課堂上可以進行簡單的交流,但是交流的內容和形式也是建立在老師所準備的內容范圍內?;诨ヂ摼W思維創造的“教學生態模式”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
基于互聯網思維發展起來的經濟市場上的產業營銷,可定義為線上產業營銷。在運行過程中,網絡營銷外包服務商以互聯網為平臺,在深入分析企業現狀、產品特點和行業特征的基礎上,為企業量身定制個性化的高性價比網絡營銷方案,對網絡營銷效果進行跟蹤監控,并定期為企業提供效果分析報告。通過市場調研和大數據分析,研究消費者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在互聯網思維的“教學生態模式”下,老師與學生的關系好比賣家與買家的關系,老師和學生通過在課堂上的“線下營銷”與互聯網平臺的“線上營銷”,使老師充分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并進行有效溝通,彌補教學中的不足。在互聯網思維的作用下,通過“教學生態模式”的構建,使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后討論這項系統中來,通過老師的教授和學生的反饋以及探討,使學習方法、學習目的和學習內容等以“交互參與”的方式在大學生個體間傳播,形成自動自發的“交互參與”狀態,在自然平常的互動中掌握知識目標。
以上是筆者在解讀互聯網思維后,充分利用平等性、開放性、互動性和合作性等特點,并將其運用到《工程化學基礎》教學實踐中的心得,也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當然,對教學方法的認識和探索是無止境的,需要學校、學院和教師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實踐和完善,也需要大學生們的積極參與。
[1] 黃升民,劉珊.“互聯網思維”之思維[J]. 現代傳播,2015,(02):62-63.
[2] 馬秀英,劉軍壇,路映紅. 課程教學改革和創新的結晶——介紹《工程化學基礎》教材[J]. 大學化學,2000,(04):91-93.
[3] 王飛.互聯網思維下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學改革初探[J]. 廣州化工,2015,43(24):239-241.
AnalysisofInternetthinkingincollegeteaching
LIU Yong-xin, CHEN Xi, SONG Ling-xiao, ZHANG Yin-shan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13, China)
The learning curriculum of college students is characterized by tight time and heavy task. How to express valuable information in a large amount of information needs Internet thinking to solve. Taking the teaching of “engineering chemistry” as an example, the author tries to use the Internet thinking to reshape the teaching content, establish the incentive system and construct the teaching ecology mode, stimulat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achieve good results.
Internet thinking; Engineering chemistry foundation; Teaching reform
G209
: A
: 1674-8646(2017)15-0099-02
2017-05-25 江西省教育廳科學技術研究項目青年項目(GJJ150489);江西省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0171BAB213002)
劉永鑫(1987-),男,博士,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