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玥
白城師范學院
轉型期地方高校日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初探
董 玥
白城師范學院
自2014年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做出“指導部分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戰略部署,全國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進入“轉型期”。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日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也要不斷改革、更新,才能符合轉型期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方案要求。
轉型期;日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引導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重大決策,2014年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做出了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發展的戰略部署,全國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成為實行轉型的主要對象。2015年我校獲批成為省屬本科院校首批整體轉型發展試點單位。學校通過多次的培養方案修訂,將日語專業的培養目標定位為“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具有扎實的日語語言基礎,熟練的日語語言技能,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能夠在經貿、外事、三資企業等部門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圍繞轉型期的人才培養目標如何調整人才培養模式,是轉型期應該深刻思考的問題。
人才培養方案是高校開展人才培養的綱領性文件,同時也是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得以順利開展的指導性文件。轉型期的學校辦學模式從單一式的辦學模式向以校地對接、校校攜手、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多元開放融合式辦學模式轉型,那么人才培養方案在修訂的過程中,就要吸引企業的管理人員或專業技術人員等參與,順應市場發展形勢,聽取多方面發展提議,優化課程結構體系,加強專業技能課程的設置。為實現日語專業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除了日語專業基礎課,專業綜合技能實踐課的設置則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要求下的課程體系。
在日語專業基礎課、日語專業專業綜合技能課的基礎上,加大專業技能課的設置,專業技能課主要是指日語經貿、商務談判、旅游、管理、財務等日語語言專業以外的其他專業領域的技能與知識。以往的培養方案中注重的是對學生日語語言知識的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的培養,如今,這樣的日語課程設置已不能滿足時代對既有語言功底、又懂專業技能的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加大實踐課程的設置,使學生可以將日語作為一種語言的交流媒介,從事某項專業性領域的工作,成為真正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應用型人才。各種實踐課程的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要取得這些能力不光要加大實踐課程的設置,還要通過“走出去”和“請進來”的形式,讓學生與企業加強聯系。多給學生創造一些去學校、企業等實習或見學參觀的實踐機會。在實踐中充分活用書本的知識,充分理解所學知識的重要內涵。同時,學校還要邀請企業的管理和技術人員到學校參與學生的實踐課指導,讓學生接觸不同的領域和行業,拓展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性思維能力。
轉型期的教學模式要從“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教中學、學中做、做中學”學產研用一體化轉型。在基礎階段的教學中,既要突出語言交際能力的提高,也要注重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課堂上從傳統的“翻譯式”教學模式到教師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翻轉式”教學模式轉變,教師提出自學思路,讓學生分組學習討論、總結概括,提出自己的見解,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學習的積極性。在實踐教學中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和多媒體等技術,發揮課堂內外、學習內外的時間與空間,增強學生實踐學習及協作學習的能力。及時更新現代化教學方法及手段,開辟微課、慕課、在線課程等網絡教學,將分組課堂、翻轉課堂等新教學手段運用到課堂當中,真正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創造性思維、自主性能力及應用能力。
隨著轉型期人才培養方案的重新制定,考察人才培養的評價體系也應隨之做出調整。傳統的評價方法大都為平時成績加期末筆試成績,轉型期注重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考察,可將評價標準從五個方面進行考察,分別為出勤情況、課堂小組協作、平時測驗、期末測試、實踐課完成。改革后,更加注重日語專業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
要培養經濟發展所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學校就應配有應用型的師資力量,轉型期的人才培養對日語專業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技能和科研要求。因此,轉型期地方高校要加強應用型師資的培養,創建既能從事日語語言教學,又能進行實踐教學指導的“雙師雙能型”教學團隊,才能培養出合格的應用型日語人才。學校要鼓勵教師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或考取職業資格認定,以及通過校企合作,定期選派專業教師到企業、實習基地去頂崗實習或掛職鍛煉,使得一線教學教師能及時了解當今就業市場對日語人才的需求現狀,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和實踐經驗。同時,學校要積極聘請相關行業和領域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走進校園,為學生和一線教師做與專業相關的知識講座或實踐指導,開闊師生的眼界,加強實踐教學意識,更有效地培養出符合市場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轉型期不是一個短的時間,新的人才培養方案的完成需要一個過程。在這過程中如何更好地培養日語專業應用型人才,這是一個持續深入探索的空間。轉型期的地方高校日語專業要解決的課題還有很多,面臨的挑戰也非常大,必須堅持不懈地加深思考,不斷創新,做出符合市場發展需要的改革,實現人才多元化、多層次、多類型發展,這樣才能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高素質的、高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1]蘆立軍.“轉型期”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日語課程設置改革[J].大連大學學報.2016.
[2]董杰.應用型日語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時代教育.2013.
本文為“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2015年度立項課題《轉型期地方高校日語專業人才模式研究》(課題批準號:GH150478)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