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龍 陳美風 耿 翔
浙江省地礦勘察院
滑坡地質災害勘查與防治探析
何玉龍 陳美風 耿 翔
浙江省地礦勘察院
近些年隨著地殼運動更加活躍和人類的活動不斷向山區擴展,我國滑坡地質災害發生的較為頻繁,給人們的經濟財產和生命安全造成了較大的損失。因此,做好滑坡地質災害勘查和防治治理工作顯得較為重要。加強滑坡地質災害勘查和防治研究是減輕滑坡地質災害的關鍵。滑坡地質災害勘查技術較多,對此,本文首先對其進行了簡要闡述,然后以物探技術中的高密度電法勘查技術為實例,詳細探究了滑坡地質災害勘查方法,最后具體探究了如何防治滑坡地質災害。
滑坡;地質災害;防治
地質災害主要是在自然因素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會對人類的生命財產、自然環境等造成影響和破壞的地質現象。最近幾年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各種地質災害頻繁發生,如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等不僅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大量的人員傷亡,而且嚴重影響了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因此需要切實做好地質災害的勘查和預測,為地質災害的預防和治理提供相應的參考依據。
1.1 物探
物探的手段有:地質雷達、電法勘探、電視測井、聲波勘探、地質勘探等。地質雷達、電法勘探、聲波勘探、地質勘探主要是根據不同的地層的物理性質的 差異,來了解地質構造特點和地層的分布狀態等。
1.2 鉆探
在勘查一些中型滑坡時,主要用到的是鉆探技術。鉆探的主要任務是查清楚滑坡的范圍、巖土體組成和厚度,采用一些巖土來進行物理力學實驗,查清楚和滑坡有關的地下水含水層的層數、來源、動態、分布以及各含水層的水力聯系等等。
1.3 淺層地震映像法
淺層地震映像法指的是通過運用人工激發地震波技術,對該波段在巖土層中的傳播形式進行詳細記錄,然后根據記錄結果準確探查出淺層地質實際情況。在淺層地震映像技術的實際應用中,對于各個測點,都需要采用相同的偏移距,這樣才能夠準確反映地質實際情況。采用數學方法對該技術的原理進行解釋,分析如下:不同巖層彈性會對人工地震波造成不同的影響,有時會出現折射或者反射的現象,因此,在實際勘查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使用專業儀器,對地震波的傳播情況進行記錄和分析。
1.4 井探、槽探
當鉆探方法難以準確查明地下情況時,可采用探井、探槽進行勘查,探井、探槽能比較直觀的揭露滑體土與滑動帶的厚度及狀態,并且有利于在滑體及滑面位置取樣進行室內土工試驗。對于不同的探井斷面,需要選擇不同的探井直徑,這樣才能夠有效避免出現滑坡滑動的問題。
1.5 高密度電阻率法
高密度電阻率物探法的基本原理,與常規的電阻率法是相同的都屬于直流電阻率法其主要特點包括:數據密度大、工作效率高、測量點距小河以對地下電性異常體的形態進行準確而直觀的反映。不過在實際應用中這種方法主要是依據巖土體導電性的差異進行勘查,憑借一次完成的電極布設河以有效減少因電極設置引發的故障和干擾確保勘查的準確性。
2.1 改善邊坡巖體強度
借助一定的建筑工程技術,能夠達到改善邊坡巖體強度的效果,使山體能夠提高防滑能力,盡可能的減少滑動產生的動力。主要措施包括:減少山體的載重量,減緩坡度,依靠降低坡的高度或者放緩陡坡的坡角來增強山體的穩定性,減少滑坡滑動產生的動力。但是這種方法卻不是最經濟實用的,畢竟采挖山體耗費的勞動力也是不少,效果也不是很明顯。邊坡進行人工加固,主要方法有:修筑擋墻、護欄來保護不穩定的巖體,鋼筋混凝土抗滑樁起到阻滑支撐的作用。
2.2 排除地表水和減少地下水的影響
地表水和地下水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滑坡的滑動,所以在滑坡的防治和施工過程中要設法排除地表水或者地下水的措施,使地表水不能夠入滲或者進入滑坡內。這樣可以減少地下水對滑坡體的沖蝕,減少地下水的靜水壓力和動水壓力以及加大了畫圖題的抗剪強度等,從而增加滑坡的穩定性。排除地下水是利用地下的截水盲溝、排水隧洞、地下水管道和邊坡滲溝等措施來疏干地下水或者降低地下水位等來防止地下水對滑坡面或者滑坡體的影響。地表排水是指利用截水溝和排水溝在滑坡體的表面對水流進行攔截使地表水難以入滲滑體或者滑體范圍內。
2.3 設置防滑構筑物
首先對斜坡自重進行削減。滑坡主要是失穩斜坡在重力作用下出現的位移現象因此河以對于部分處于“頭重腳輕”狀態前方不存在有效抗滑地段的斜坡進行人工處理,改善其外形,降低其重心,提升斜坡的穩定性。然后,修筑支檔工程。可以在較陡的斜坡坡腳或者合適的位置,修筑相應的支檔工程增加斜坡的重力平衡條件使得滑體可以迅速恢復穩定。支檔建筑可以分析抗滑樁、抗滑檔墻等濡要根據實際條件進行合理選擇。最后對滑動帶的土層性質進行改善。可以采用爆破灌漿法、焙燒法等方法改善斜坡的地質情況肪治滑坡災害的發生。
2.4 加強宣傳工作
提高人們的防災害意識是做好滑坡地質災害防治治理的基礎,要做好這個基礎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宣傳工作。首先,有關部門應該在每年汛期到來之前,利用報紙、展板、宣傳資料向人們發放,在一些農村的偏遠地區人們的防災意識還比較淡薄,因此需要到農村、集鎮街上開展宣傳咨詢;其次,在一些地質災害多發地區,需要建立雨量自動檢測站,提高雨量檢測的準確性;最后,有關部門需要舉辦地質災害防治知 識培訓班,適時 地向人們宣傳地質災害的災害性和預防知識,不斷地提高人們防災意識和防災能力。
總而言之,滑坡地質災害對于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的穩定發展有著十分嚴重的危害,應該引起相關人員的重視,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對其進行勘查、分析、預測,并針對滑坡產生的原因,切實做好防治治理工作,盡可能減少滑坡災害的發生,降低滑坡造成的危害,推動社會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1] 宋羅明,郭國平. 滑坡地質災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探析[J]. 江西建材,2014(10):237
[2] 劉英超,劉瑩. 滑坡地質災害勘查及防治治理分析[J]. 科技創新導報,2015(02):69
[3] 余曉輝. 礦山地質災害的勘查與防治技術探討[A]. 山東金屬學會.魯冀晉瓊粵川遼七省金屬(冶金)學會第十九屆礦山學術交流會論文集(地質測量卷)[C].山東金屬學會,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