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祥(云南師范大學云南昆明650500)
云南師范大學專項羽毛球學生體能訓練的研究
□郭祥(云南師范大學云南昆明650500)
體能是羽毛球運動員的能量基石,對運動員的技戰術能力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體能訓練成為羽毛球訓練中的重要內容。本文應了用文獻資料法和專家訪談法對云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羽毛球專項學生的體能訓練進行研究分析,對體育學院專項學生在理論指導和實踐中提供幫助。提高提高羽毛球專選學生的體能,促進羽毛球教學質量的提高。
羽毛球專項學生體能訓練
世界羽毛球的運動水平已經發展到一個新的水準,比賽的競爭程度日趨激烈,要能盡快的適應比賽的強度,強大的體能做后盾是必須的保障。增強體能可以為羽毛球運動員掌握復雜、先進、更高水平的技、戰術為訓練水平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這就要提高對運動員大負荷訓練及比賽的適應能力。好的體能可以延長羽毛球運動員煩人運動壽命;能有效地防止運動損傷;培養運動員的良好心理品質。機體各項機能的提高,可使運動員在短時間內迅速的做出判斷、思考、反應到肢體,來達到體能與身體素質的互相配合。
1.1、研究對象
體育學院1 5級羽毛球專項學生2 0名。
1.2、研究方法
(1)文獻綜述法。
查閱了很多與羽毛球有關的文獻資料,對相關文獻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了解和掌握與本研究有關的理論知識。
(2)訪談法。
在查閱大量國內外有關羽毛球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向國內的羽毛球體能訓練的專家進行專訪,對體育學院1 5級羽毛球專項學生進行訪談,得到了有關于羽毛球專項體能的信息,并以此為依據撰寫本文提供借鑒和參考。
2.1、體能主要現狀
通過測試對體育學院羽毛球隊學生的體能做了相關調查如:3 0 0 0米變速跑,2 0 0米加速跑、蛙跳、柔韌體操等,發現在目前體育學院羽毛球專項學生體能主要在力量、速度、耐力有很大的缺陷,羽毛球與其他的運動有所不同,因為需要在瞬間反應,急停、急跳、急轉,所以需要良好的體能做后備力量,需要采取專業系統的訓練方法才能加強體能的儲備,由于平時羽毛球專項課時少,再加上學生們不能完全利用好課堂的訓練時間,導致學生對待專項課的態度上不夠端正,沒有意識到體能在專項運動的重要性。
2.2、原因探析
根據體育學院羽毛球隊員年齡和年級的不同,體能的現狀也不同。大二年級選擇羽毛球專項的學生體能相對較好,因為在平時的課時中安排有一些其它運動體能訓練科目,所以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專項訓練課,對于剛剛接觸羽毛球專選學生的學習動機而言,態度也同時決定著運動成績與訓練水平。
其次因為羽毛球專項課開課較晚,不能讓學生比較早的得到接觸相對專業性的羽毛球知識,使學生無法充分得到理解與認識。還有羽毛球專項學生自身的認識、身體素質、學習態度、時間短、接觸晚、訓練不夠系統等。
系統的緊急訓練也是導致專選學生進步最有效的方法,這些主要的直接因素都影響著羽毛球隊員訓練,長時間的系統訓練對隊員的技戰術水平以及體能的訓練有很大幫助,使學生對專業性知識的掌握更全面具體。
3.1、從管理方面
(1)課外解決措施。
因為羽毛球專項課課時較少,使學生不能充分的得到訓練。我們可以利用以下措施解決,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繼續學習,加強對課上的不足之處,專修學生內部可以組織以俱樂部的形式集體訓練,還可以參觀或參加校外的俱樂部等組織來豐富自己的訓練模式,利用參加比賽,以賽代練,使專項課上學到的知識充分的利用,更好的鞏固了羽毛球技戰術。
(2)專項設施的完備。
由于對羽毛球專業知識的認識較淺,經驗不足,以及體育類院校開設專業的目的不同,客觀因素較多,所以專項設備不夠完善,不能全面有效的為學生提供專業的羽毛球運動學習設備。通過完備的設施可以有效的提高運動員的運動訓練水平以及改善運動員的訓練心理狀態,更有效的達到積極的訓練態度。
(3)充分利用課堂時間
要調動隊員訓練的積極性,就要對訓練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訓練具有娛樂性的小組之間以比較的訓練方式進行比賽,每天進行一次訓練性的比賽,以賽代練,可直接或間接的通過比賽的方式來增強學生的體能和提高對比賽的思想意識。
3.2、從訓練方面
(1)訓練的方法和內容。
①專項性力量練習的方法和內容
速度力量的練習——核心力量,絕對力量,小關節力量,羽毛球運動講究小關節發力。小臂的內旋與外旋是把手掌平放,讓手背朝上的動作即為內旋,從手背轉到手心即為外旋。手腕的前屈、后伸發力是將手臂平放,手背朝上,當手腕向下壓時為前屈,手腕向上抬為后伸。速度耐力的練習——羽毛球運動員的速度素質固然重要,而速度耐力則起著取得一場比賽勝負的決定性作用。一般速度耐力訓練習常用的方法是2 0 0-1 5 0 0米的全速跑,3 0 0 0米的變速跑等。
上肢專項力量訓練——羽毛球運動員上肢力量應突出發展持拍手臂的力量,相應發展輔助手臂的力量。腕關節活動練習要利用發力器在身體前面或者側面作畫8字練習,揮拍練習一揮網球拍,要發展擊球爆發力就要重點進行前臂、腕、指的各種擊球動作;臂的翻轉練習要利用啞鈴于體側作內、外旋練習。
軀干專項力量訓練——下肢力量是羽毛球步伐快速移動的基礎。練習伸展——身體負重兩腿分開站立做上下蹲起動作,體側左右兩側起仰臥起坐,傳接球練習——兩個人靠背雙腿分開站立,比肩稍寬,一人拿實心球,兩人向同一方向轉體,將球傳給另一人,輪換重復練習。下肢力量專項練習——負重深蹲起是做屈腿動作時較慢,起立速度加快;半蹲負重提踵負重跨步走;青蛙跳;跳繩練習是單、雙腿跳、單搖或者雙搖;原地縱跳、單足跳;跳階梯練習。
②速度素質的訓練
變速跑練習,根據口令信號快速沖跑1 0—1 5米,來回折返;根據口令,反復快速轉身跑;根據聽、看到信號后迅速作出事先規定的動作。動作速度練習:按慢——快——最快——快——慢的速度節奏進行原地高抬腿和小步跑;高頻率跑樓梯臺階;立臥撐的快速訓練;跨越障礙物高頻率練習(羽毛球)兩腳交替單、雙搖跳繩。速度移動練習:各種距離(3 0米、5 0米、6 0米、1 0 0米、2 0 0米)的加速跑;1 0-1 5米往返折回跑(要求轉身速度快);快速越過障礙的練習——以最快速度越過2 0米中若干個障礙物(球筒);前后跑——向前跑8米,后退跑8米。正方形跑——邊長約6米,在拐角處要求變換方向;接力跑。
③發展柔韌素質的訓練
各種拉長韌帶的練習;柔韌體操,各關節的扭、轉.
④發展速度耐力素質的練習
采用各種長距離變速跑練習,如8 0 0米變速跑(2 0 0米快,2 0 0米慢或直道快、彎道慢)或更長距離變速跑練習,如1 5 0 0米等。
⑤提高耐力素質的練習
羽毛球運動特點決定了速度耐力是必須的耐力素質,無氧供能為主要的功能。耐力素質練習與普通的耐力練習有所不同,它不是單純的耐力練習,需要自身的身體素質與素質鍛煉的一些方法相配合,例如,直角貼墻蹲1-3分鐘每組立臥撐1 2-1 5個每組,克服自身重量俯臥撐1 5-2 5每組,發展速度耐力素質的練習采用各種長距離變速跑練習,如8 0 0米變速跑(2 0 0米快、2 0 0米慢或直道快、彎道慢)或更長距離變速跑練習,如1 5 0 0米等。中距離跑4 0 0米、8 0 0米;中長距離跑1 5 0 0米、3 0 0 0米、5 0 0 0、1 0 0 0 0米;定時跑(6分鐘跑、1 2分鐘跑)。
(2)訓練注意事項。
①首先應從運動員的意志品質著手,開展體能訓練
因為羽毛球運動的運動量大、對抗性強的特點,所以意志品質對于一名優秀羽毛球運動員顯得極其重要。在一場雙方實力相當的羽毛球比賽中,當比賽進行到最后關鍵時刻,運動員往往會出現四肢無力、喘不上氣、眼前發黑等情況,雙方隊員都會出現這種情況,一球打幾十回合,考驗的是雙方的意志品質,誰的意志品志強誰就能挺過難關就能最終獲勝,羽毛球運動員即使不比賽也需要較強的意志品質。否則運動中產生的愉悅心情就會消失。因此,要根據運動員的意志品質進行體能訓練,強調永不言敗的信念、永不放棄的堅強意志,鍛煉羽毛球運動員在大量的訓練后體力不知的情況下完成任務的能,挖掘自身的最大潛能,為有效的提高羽毛球運動員專項技戰術打下堅固的根基。
②應提高運動員的心智能力并加強速度靈敏素質訓練
因為羽毛球比賽在于對對方球路與意識的判斷,把握各種機會,合理運用技戰術與思路的配合,所以經常從事羽毛球運動可以使人思維敏捷,善于思考判斷,通過激烈的羽球比賽,可以有效增強羽毛球運動員智、勇、技、戰術,所以羽毛球技術水平的提高靈敏素質舉足輕重影響。
③體能訓練要因人制宜,區別對待突出特點
體能訓練應在突出重點的基礎上全面發展,因人而異,分別對待。我們不要求所有的羽毛球運動員的技戰術特點水平都一樣,體能訓練應根據羽毛球運動的特點訓練羽毛球運動員的專項速度、力量、耐力、靈敏和柔韌素質,在長期的體能訓練中不同高水平運動員,會對某一方式的訓練產生機制適應性,如果以后繼續這一訓練,機體就不能產生新的練習,體能訓練也就不可能在原有水平上繼續提高,唯一的方法就是因人而異,根據每個運動員的技術特點制定出適合運動員的體能練習。訓練方式要多樣化,避免單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訓練效率。
4.1、結論
羽毛球運動員擁有良好的技、戰術訓練基礎是由良好的體能訓練做保證和前提。提高運動員競技能力與良好的體能素質是密切相關、密不可分。羽毛球技術的提高與體能訓練有著相輔相承的關系,羽毛球這項專業性比較強的運動與其他運動有所不同,講究協調發力,科學有效的體能訓練更有利于羽毛球運動員的專業技、戰術的素養的提高。
4.2、建議
不能單純注重技、戰術水平的提高,而忽視體能的提高;處理好技術提高與體能訓練的關系,二者缺一不可;注意變換體能訓練的方法,合理地進行體能訓練能有效的促進技術的盡快掌握與完善,對提高羽毛球專項技術水平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注意運動員本身的素質練習,結合各個運動員不同特點,不能大同小異,要針對個人情況訂好計劃,目的明確地訓練,這樣有利于快速提高訓練的效率。
[1]程勇民,林建成,鄭寶君.羽毛球項目體能訓練原理探討和實踐研究[J].體育科學,2000,20(4).
[2]彭美麗,許青宏.羽毛球專修課教材.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1998,6.
[3]袁運平.運動員體能結構與分類體系的研究[J].首都體學院學報,2003(6).
G847
A
1006-8902-2017-(02)-LXY
郭祥(1 9 9 3-)男,籍貫:云南省曲靖市,研究方向:羽毛球教學訓練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