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蕙
編者按:
2016年,茅臺榮登“全球烈酒品牌價值50強”榜首,比第二位的尊尼獲加威士忌高出11.4億美元;2017年新年伊始,貴州茅臺股價連刷新高……在白酒行業深度調整背景下,貴州茅臺穩中向好的“秘訣”是什么?未來如何布局?本刊就此專訪了貴州茅臺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保芳。
匠心守護品牌質量
:2016年12月2日,貴州茅臺集團旗下的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喜拔貴州首屆省長質量獎頭籌,并獲評工信部首批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評審專家對公司企業文化傳承、營銷體系建設、人力資源管理、技術創新、過程管理、經營績效、社會效益等方面給予好評。可以說茅臺是中國白酒行業的價值典范。
李保芳:懷匠心,踐匠行,做匠品,百年如一日精耕細作,方才鑄就茅臺品牌這一“國酒之魂”。
一直以來,茅臺人秉承“品質+服務+信譽=品牌”的理念,始終將“質量第一”理念貫穿于生產經營過程中,恪守“崇本守道,堅守工藝,貯足陳釀,不賣新酒”的原則,遵循“產量服從質量、成本服從質量、速度服從質量、效益服從質量”的質量“四服從”要求,茅臺酒出廠酒合格率長期保持100%。
對品質的執著,已成為茅臺人的一種信仰和根植內心的質量文化。企業在質量管理軟硬件建設、食品安全四大平臺建設、質量過程控制等方面精雕細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質量文化體系。
每一瓶茅臺酒,都是一件匠品。公司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貫穿生產工作始終,嚴把采購質量、過程質量、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關口,以工匠之心和工匠水平,始終保持質量過硬,讓更多的人信賴國酒、青睞茅臺,讓更多的人喝最好的酒。
:集團提出,要把茅臺打造成世界級的大企業,做實“世界蒸餾酒第一品牌”,這一目標如何實現?
李保芳:2016年,茅臺躋身全球一線品牌陣營,在國內外眾多知名排行榜中與世界著名品牌比肩而立。茅臺榮登“2016全球烈酒品牌價值50強”榜首,比第二位的尊尼獲加威士忌高出11.4億美元,“世界第一蒸餾酒品牌”地位不斷鞏固提升。
茅臺不是茅臺和貴州自己的,作為國家的民族品牌,茅臺是一張飄香世界的中國名片。要實現持續較快健康發展,打造成世界級的大企業,生產是基礎,營銷是關鍵,效益是體現。
一要加快發展,未來10年,茅臺將進一步加快發展速度,按照每年新增3000噸以上茅臺酒生產能力的速度擴大產能。
二要集群發展、集聚發展、集約發展,高水平規劃建設茅臺工業園。
三要深化改革,以改革求發展,以開放促開發,以創新求跨越,進一步提高公司在資本市場的運作和融資能力,提高資本營運水平,加強同戰略投資者的合作,積極參與全球合作與國際競爭。
四要強化管理,追求卓越,強化細化管理,大力實施六西格瑪管理、7S和精細化管理,確保管理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
五要科技創新,驅動發展,堅持依靠科技進步,把茅臺酒生產從主要依靠傳統經驗發展到先進科技、現代管理與古老工藝的精華相結合的方向上來,使茅臺科技研發能力達到全國一流水平,形成一批助推白酒產業發展的科研成果,全面推進創新型企業建設。
創新驅動深化改革
:在白酒行業深度調整背景下,貴州茅臺穩中向好,并在各領域取得了不菲的業績,業界熱議這與公司一系列改革“新風”休戚相關。
李保芳:茅臺追求的發展是全面健康的發展,改革與創新是茅臺發展的重中之重,也是保持茅臺領先地位與競爭力的根本,圍繞公眾關注的國企改革以及影響茅臺發展的企業內部改革與創新,一系列改革,正在實施。我們的目標是,用創新驅動,打造一個在全球市場有競爭力的酒業航母艦隊。
首先是調整策略。通過系列酒和茅臺酒形成比學趕超的態勢,系列酒的銷售要像茅臺一樣,集中精力做大單品。
其次是規范市場。重舉整頓違規酒商,結構性調整茅臺的供應以及區域之間、渠道之間的平衡,加強代理商隊伍的清理,留下有能力、對市場、對消費者有引導作用的酒商。針對新市場開發進度緩慢等問題,網絡下沉、重心下移,做好各經濟強縣市的銷售網絡建設,力促渠道的精細化運作。
再次是智慧營銷。茅臺雖屬傳統生產企業,卻沒有局限在傳統思維中,而是積極順應時代趨勢,利用先機技術探索“互聯網+”的發展路徑。除了電商渠道的探索外,還把覆蓋全國市場3000多家經銷商(專賣店)、100多家團購客戶組建成龐大的“地網”資源,推動經銷商深度進入“茅臺物聯網云商平臺”。
:近段時間,貴州茅臺股價連刷新高,茅臺酒的價格會不會趁勢提高?公司提出的2020年實現銷售千億目標是否更有底氣?
李保芳:茅臺不會急功近利,跟風提價,茅臺今后絕不搞行政命令,不搞壟斷,產品價格讓市場說了算,這是未來擴大市場的根基,也是茅臺作為民族品牌的企業形象和社會責任的客觀要求和良心所在。
“十三五”開局之年的勝利收官,為“十三五”末實現千億集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16年,集團實現銷售收入502億元,同比增長19.5%;利潤243億元,同比增長6.9%;上繳稅金188億元,同比增長23.2%;資產總額1350億元,同比增長23.5%。多項指標遠超預期,屢創新高,實現了更有效益、更有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
今后,我們要“穩”字當先、“創”字引領、“優”字發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繼承創新,持續深挖國內市場,大力推進“廠商聯營”,在廣東、河南建立聯營公司試點的基礎上,啟動北京、福建、江蘇、山東等地的聯營合作;奮力擴大國外市場,以舊金山“貴州茅臺日”和“一帶一路品牌推介”等活動為平臺,不斷鞏固茅臺酒在美國、歐洲、東南亞、香港、澳門等地的市場優勢,不斷擴大茅臺酒在國外的影響力、美譽度和市場占有率,努力打造“受人尊敬的世界級企業”和“享譽全球的國酒茅臺”。
大品牌應有大擔當
:勇擔社會責任,積極從事公益事業,是茅臺集團在經濟轉型時期持續健康發展的驅動力,也是茅臺集團多方面成長發展的核心。
李保芳:“大企業承擔大責任,大品牌應有大擔當。”這是集團始終堅持的社會責任觀。身為知名國有企業以及行業領軍品牌,茅臺有責任、有義務在推動公益方面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集團每年除為國家貢獻上百億元稅金、為貴州貢獻約12%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外,還廣泛參與公益、扶貧活動:為西部地區150萬名農村小學生捐贈《新華字典》;捐資1900萬元在貴州省部分農村小學建設100所“國酒茅臺·希望食堂”;自2015年開始,每年出資5000萬元,連續10年累計捐贈5億元用于貴州省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連續10年共出資6400萬元,開展“習酒·我的大學”資助貴州等地的貧困學子;投資近20億元參與茅臺小城鎮建設……僅2016年,茅臺就投入20多億元支持茅臺鎮的環境改造,連續第五年出資1億元開展“國酒茅臺·國之棟梁”大型公益活動。
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以來,集團已累計投入22億元,廣泛參與捐資助學、扶貧濟困、義賑救災、環境保護、扶農興農、慰問擁軍等公益行動。集團也是行業內唯一連續8年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企業,連續2年榮獲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頒發的“中國工業行業履行社會責任五星級企業”榮譽,還榮獲中國慈善領域最高政府獎“中華慈善獎——最具愛心捐贈企業”等榮譽。(責任編輯/蒙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