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名友
就業創業,“娘家人”一直陪您在路上
■梅名友

日前,淮北礦業集團10名轉崗職工領到了“創業之星”榮譽證書,他們是數萬名轉崗分流職工中的佼佼者。得益于各級工會組織通過開展多形式的送政策、送崗位、送技能的精準服務,安徽省工會在鼓勵困難企業和困難職工就業創業方面,走出了一條“安徽特色”之路,成為安徽省工會諸多服務職工群眾舉措中的一抹亮色。近日,安徽省委副書記信長星在安徽省總工會《關于我省工會工作情況的報告》上作出批示,對于安徽省工會包括服務職工就業創業方面的一些有創新、有亮點的做法給予肯定。
“亞子,幫我洗一下車子。”一位中年老板從一輛奧迪小轎車下來便喊道。
“好咧!請張老板坐候稍等。”一位年輕洗車師傅應聲道,便迅速擰開噴沫開關,用麻利的動作開始忙碌起來。
年輕人是宿州至尊潔車洗車店的店長王海云,此前是錢營孜礦政工科宣傳干事,在礦上推行轉崗分流新政期間,她拿到了工會送給她的《安徽省就業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宣傳材料。細讀《辦法》,她發現,新規突出強調了促進就業服務均等、創業帶動就業、保障水平提升、重點群體扶助等。特別是新規將扶持創業作為就業資金政策著力點,將創業培訓、創業后續扶持、組織起來就業等歸納統一到創業扶持類項目,并給予各項補助。
去礦工會核實情況后,王海云與幾個志同道合的工友一交流,大家萌發了“創業”的念頭。他們自籌資金40多萬元,開起了洗車店,并順利通過了全市統一組織的洗車業標準化達標驗收。
在談到至尊潔車的明天時,王海云信心滿滿地說:“我們要用好就業創業的好政策,大力拓展業務,打造洗車業的新品牌,實現‘全城洗,洗全城’目標。”
近年來,安徽省各地工會經常性地開展“送政策”活動,向職工、農民工發放《勞動法》、《農民工維權手冊》、《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宣傳冊,為他們提供有針對性的政策咨詢、職業指導和就業信息服務,幫助其盡早實現就業、創業。
日前,江蘇常州榮元服飾有限公司舉行歡迎會,17名來自淮北礦業集團的職工在榮元服飾順利轉崗。從礦工變身為縫紉工,這是江蘇、安徽兩地工會聯合安置“去產能”職工行動中出現的一幕。
早在2月,在江蘇省總工會和安徽省總工會的牽線下,常州市總工會在本地挖掘、尋找崗位,淮北市總工會組織勞務輸出,兩地工會首次對接安置“去產能”職工。在常州市總工會安排下,安徽煤礦行業的國投新集、淮南礦業、淮北礦業、皖北煤電等4家大型企業與常州瑞聲科技、吉恩藥業、雷利電器等20多家生產企業召開了勞務洽談會。經過近一個月的努力,淮北礦業的17名職工成為首批在江蘇實現再就業的安徽職工。
2016年以來,“去產能”成為安徽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作為職工的娘家人,安徽省各級工會全力協助政府做好職工的就業和安置工作。
安徽省產能過剩企業主要集中在省內三家大型煤礦企業和一家鋼鐵企業里,近5萬名職工在年內面臨轉崗分流安置,面對這一新形勢、新任務,我省各級工會提前謀劃、源頭參與、精準服務,使得這項工作穩步有序推進。
早在2016年初,安徽省總工會即召開全省煤礦鋼鐵企業轉崗分流職工情況匯報會,研究分流職工急需解決的問題以及工會應采取的措施,將鋼鐵煤炭等過剩產能行業職工分流安置工作納入全年工會重點工作進行部署安排。安徽省總深入一線調研收集職工意見,為省政府出臺《關于在化解鋼鐵煤炭行業過剩產能中做好職工安置工作的實施意見》提供了重要的決策依據。
按照這份文件分工,安徽省工會創新工作方法,加大資金投入,開展就業援助、創業扶持、幫扶救助等工作,切實維護職工隊伍的和諧穩定。安徽省總先后組織合肥市同淮北、淮南市,蕪湖市同馬鞍山市舉辦系列勞務對接會,如上所述,安徽省總還“走出去”同江蘇省總聯系,舉辦安徽煤炭企業和江蘇常州市、鹽城市用人單位對接會。據不完全統計,工會組織的勞務輸出就業平臺,解決了數千名過剩產能企業分流轉崗職工的就業。
目前,安徽省總已經制定《安徽工會創業援助行動計劃》,安排經費500萬元,對于有創業意愿和一定創業能力的煤炭鋼鐵分流轉崗職工根據實際情況予以扶持。有關市總工會進行1∶1以上資金配套,采取小額貸款貼息、無息借款、資金入股等方式,扶持煤炭鋼鐵分流轉崗職工以創業帶動就業。通過一系列的有效舉措,安徽省已有超七成轉崗分流職工得到妥善安置。
如今,在馬鋼倉配公司職工中多拿證成為一種“時尚”。這不,該公司工會“關于舉辦起重機械指揮安全技術培訓班的通知”剛發出不到一個星期,職工報名人數就已超過40名,這在以前是絕對不敢想的事情。
隨著“去產能”力度的加大,馬鋼公司也加大了勞務替代力度。為了穩崗,掌握多項技能就成為職工必然追求。本著缺什么補什么,需要什么培訓什么的理念,馬鋼倉配公司接連舉辦了幾期特種工種技能培訓,職工們踴躍報名,主動參加教育培訓,已有15名職工取得叉車操作證,29名職工取得行車操作證。
江南如此,淮北亦是。為實施職工安置援助計劃,服務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促進煤炭轉崗分流職工重新就業,由淮北市總工會牽頭,聯合市人社局、淮北礦業集團、皖北煤電集團相關責任單位,年中舉辦了淮北市煤礦轉崗分流職工技能提升促就業培訓班。技能培訓班開設了汽車維修、家政服務、面點烹飪、園林修剪、電焊氧焊、叉車操作等技能培訓多個課程,針對職工就業特點和就業意向,整合社會資源,創新培訓載體與形式,拓寬分流渠道,讓有就業能力和意向的職工盡快走向新的工作崗位。據介紹,這次培訓班每期10天,共培訓1000人。
據悉,在淮北、淮南、銅陵、馬鞍山等四個產能過剩企業相對集中的城市,安徽省總已安排資金400萬元,實施工會轉崗促就業培訓和穩崗培訓。
像服務職工就業創業一樣,近年來,全省各級工會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持續創新,亮點頻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