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本杰
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改革和經濟信息化局
非公有制經濟是最具中國特色的經濟概念,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非公有制經濟獲得了巨大的發展,一躍成為了當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就再次的重申了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其中之一就是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新時期,為了更好的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的科學向前發展,在十九大報告中更是提出要打破行政性壟斷,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與此同時,提出加強對創新的支持,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等一系列的指導與支持非公有制經濟更好發展的意見與措施。非公有制經濟的巨大作用,國家的更加重視,社會發展的越發需要,對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問題的研究更顯重要。
非公有制經濟的產生是相對公有制經濟而言的,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公有制經濟之外的其它經濟結構形式。自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組成中所起到的作用越發重要。伴隨著發展,現階段人們對于非公有制經濟的認知,尤其是非公有制經濟與民營經濟的區別關系認識有所混亂。民營經濟是目前社會中比較流行的概念叫法,其實質還是包含于非公有制經濟之內,就民營經濟而言,其含義最主要的就是包含三種:首先國營企業之外的其它企業,這是目前最為廣義的定義,其次是國營與外資企業之外的所有其它企業或者是個體經濟與私營經濟為主的經濟形式。對于非公有制經濟或者民營經濟概念而言,從國家層面來講,都是屬于非公有制經濟,是我黨著力支持促發展的經濟形式。
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雖然已經獲得長足的提高與進步,但是就目前的經濟發展形勢而言,受到了供需關系不穩定、經營成本不斷提升以及流動資金越發緊張等因素的影響,非公有制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仍然面臨著一定的問題,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
(1)難以把握“新常態”的發展精髓,造成發展難以持久。自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之后,非公有制經濟獲得了巨大的發展,尤其是諸如加工貿易、能源類型的產業獲得最為快速的發展,但是在目前新的發展局勢與要求下,以往單純粗放、掠奪式的依靠資源的發展形勢難以滿足當下的要求。尤其是現今我國對于生態環境的改善要求與力度更大,對于經濟的綠色發展強調更多,一些非公有制經濟企業難以把握“新常態”發展的精髓,仍然將發展的“速度”放在企業發展的第一位,極力擴大規模,消耗更多的資源卻難以獲得足夠的發展,甚至是在沒來得及調整發展模式的情況下就造成企業的衰落。
(2)缺乏專業人才隊伍,導致非公有制經濟企業難轉型。就目前的整體非公有制經濟企業的人才情況而言,雖然相較以往人才的普遍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是相對而言對于人才的競爭力仍不足,缺乏專業的人才隊伍。此種情況的出現,在于非公有制經濟的企業普遍規模不太大,且所經營的產品技術含量相對較低,這就造成高端人才難有用武之地,還有相較于外資企業或公有制企業而言,非公有制經濟的企業薪資待遇相對不高,同樣造成了人才難以存留與發展的情況。而家族式的發展模式,以及缺乏專業的人才隊伍,導致了非公有制經濟企業難以轉型,難以從產品的根本發展中去考慮,更多的采用降低成本,大打價格戰等急功近利的方法維持發展,但是產品的同質化現象嚴重,市場競爭越發激烈,經濟形勢更加復雜,種種的情況都十分不利于這些企業的發展,難以與社會經濟發展相融合的轉型,就難以跟上經濟形勢獲得長遠發展。
在深入清晰的了解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中所存在的問題之后,通過行之有效的對策解決問題,從而促進非公有制經濟長遠發展才是重中之重。
1、支持中小企業改革,放寬市場準入制度,打破行政壟斷。現階段,非公有制經濟中所包含的眾多企業需要改革,而在改革的過程中,可與國有企業改革相結合,實現資源及發展的相促進,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的經濟模式,真正的從根本上推動非公有制經濟企業在發展方向、發展支持、發展基礎等各方面得以提升,最快速的搭上快車,實現自身企業的規范化與先進化。在大力支持企業改革的同時,還應放寬市場的準入制度,真正按照十九大報告中所著重指出的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真正的打破行政性壟斷,加快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放寬準入限制。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還應加強對行政審批事項的縮減,加強程序審批程序的簡化等事宜,真正的通過政策的支持推動非公有制經濟企業的發展。
2、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促進企業的轉型升級。人是一切行動的根本,要想真正的推動非公有制經濟企業長遠發展,重點在于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真正的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專業團隊。在具體的人才隊伍建設過程中,應著重加強思想的教育與培養,形成有信任,有責任,有擔當,有發展的思想教育體系,加強與知名院校的聯系,盡可能的打造校企聯合的人才培養機制,為社會解決就業問題的同時,有效的滿足自身企業的人才需求,最后,在專業團隊的打造過程中應重視典型人物的打造,通過榜樣的力量帶動整個團隊的不斷奮進。有了人才的積淀,非公有制經濟企業更應著重促進企業的轉型升級,真正的通過大力踐行創新發展戰略,引進最新的技術、設備以及模式不斷的提升產品的價值屬性,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始終圍繞在發展的方向上,清晰的認知市場的需求,提高創新與發展能力,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1]李樹毅.大力推進我國民營經濟發展的幾點思考[J].科學社會主義.2006(03).
[2]王維群.新階段非公有制經濟在區域經濟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和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5(02).